谁能帮我找一些关于呼啸山庄的评论?事情紧急。拜托,我会给你分数的。

论《呼啸山庄》和《荒原》

专栏>书评

作者:颜慧聪发布时间:2005年9月6日9: 54: 02点击量:3338

[评论][关闭窗口]

摘要:《呼啸山庄》是思考,是探讨人性的哲学。荒野是《呼啸山庄》永恒的背景和内涵,它展现了人性中的力量、野性和激情。是摆脱了社会文明束缚后的纯粹人性,是一种野性奔放的气质,是人类本能的激烈释放。荒原赋予了《呼啸山庄》难得的气势和魅力。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咆哮的风暴,还可以听到被困在现实中的灵魂挣扎着回归自己真正的悲惨和绝望。

关键词:《呼啸山庄》艾米莉在荒野中怒吼

勃朗特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很多读者都很熟悉。勃朗特的姓氏下,除了夏洛特,还有艾米莉和安妮,合称为“三姐妹星座”。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故事。它们在文学的星空中瑰丽夺目。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一生短暂,一生痛苦。她1818年出生于约克郡桑顿,只比妹妹夏洛特小18个月;她来自英格兰严寒山区的一个教区牧师家庭,有许多孩子。当她不到两岁的时候,她和她的家人搬到了同一个郡的豪沃思,不久之后(大约三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去世了。她从6岁开始就在教会慈善女子寄宿学校接受过一些零星的教育,但一直没能接受完整的教育。27、28岁的时候,她写了《呼啸山庄》,1847出版。在此前一年,她还与姐姐夏洛特和妹妹安妮* * *,出版了一本诗集,艾米莉的署名是埃利斯·贝尔。艾米莉一生未婚,30岁死于肺结核。艾米莉家境贫寒,个人学习生活经常需要操心。作为女性,她年轻时失去了慈爱的母亲,经常遭受性别歧视和家务劳动。她一生贫穷,死于不治之症。在如此惨淡的人生中从事文学创作是一种劣势。而正是艰苦的生活成就了艾米莉的一生。她超脱于多重苦难,有着博大的苦难精神和新的力量;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告诉我们什么是苦难深重的人性。

艾米莉是一个奇怪的女孩,“一个在荒野中长大的孩子”。(1)两岁时,她随家人搬到了豪沃斯,住在一个偏僻的荒野里,从未离开。她没有经济条件去交一些基本的朋友,去旅游,只能在这个偏僻荒凉的山村里孤独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说,不合群的人不是神就是兽。然而,艾米莉两者都不是。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她塑造了一个压抑孤傲的灵魂,她的性格和气质都在这里。艾米莉的生活场景狭窄而有限,但她的内心世界却是广阔而无限的。她独特的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限制,却依然可以自由流动,沉醉在心里。艾米丽生来身体虚弱,外表文静,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与这外表强烈冲突的是她的内心。父亲的文学素养和月经给她讲的故事滋养了她丰富的想象力。像冰面下的开水,她的内心充满激情,狂野奔放,不停翻滚。她更像一个男人,一个旷野秋风中的矫健少年,站在她3000里的荒原上,散发出一种苍凉、苍劲、淳朴的美。冰冷坚硬的岩石下,藏着一股深深的激情,在呼啸的秋风中,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在艾米莉的胸膛里涌动。当我们试图接近和体验这个独特的灵魂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大致的画面:她无畏而奔放的灵魂在阴沉的天空下奔跑,而背景是秋风猎猎和一望无际的荒野。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的知名度略逊于夏洛特的《简爱》。但是《呼啸山庄》的神秘和诡异是《简爱》等小说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比其他小说更难理解和接受。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呼啸山庄》展现了一种荒野之美,充满了刚性、野性和激情。《呼啸山庄》的每一章都在肆虐着群山,呼唤着海啸、狂风和暴雨,以其令人心碎的情感力量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普通人喜欢的温柔,优雅,女人味,在这里都变成了苍白无力,毫无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呼啸山庄》直指人的灵魂。读者从《呼啸山庄》中感受不到情感的美好和愉悦,但灵魂的剧烈震撼和冲突扑面而来。爱与恨的表现强度超越了人类的极限。这种展览突破了人类社会文明的界限,几乎是人性中炽热激情的再现。艾米莉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和价值取向真的不太好理解。

《呼啸山庄》真实再现了艾米莉的心理状态,几乎是她内心世界的翻版。可以说,呼啸山庄就是艾米莉,艾米莉就是呼啸山庄。理解《呼啸山庄》和理解艾米丽一样难。艾米丽是一个安静孤僻的女人,有一颗热情的心。她渴望爱情,但得不到。她独自生活,几乎没有朋友,也从未结婚。《呼啸山庄》出版后,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受到批评,“普遍受到冷遇和严重贬低”。(2)生命的早逝,也让他听不进身后崛起的文学名。当单调冷漠的生活和现实再也容不下如此丰富的灵魂时,叛逆自由的精神就会成长起来,为灵魂寻求更强大的栖息地。

那么,艾米莉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清风细雨不是她的皈依,垂柳浮云也不是她的归宿——这些都太淡太矫情了。只有荒原才能与之相呼应,相呼应,也只有荒凉平原的荒原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灵魂。艾米莉对自己居住的约克郡沼地如痴如醉,就像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这里的石南是自然生成的,生命力极强,这里的空气纯净自由,精神振奋。这里的天空和大地广袤无垠,可以容纳任何一种奔跑和思考。无论什么季节,艾米莉都经常独自去荒原,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摆脱世俗的一切羁绊,这才是现实中人们欢乐的源泉。她跑出了现实世界的沉闷空气,向荒原呼喊,在呼啸的风中听到了灵魂深处的回应。这样的呐喊与回应,这样的野性与激情,是《呼啸山庄》的荒野气质,也是其精神内核。它像利箭一样穿透书本,像蓓蕾一样蔓延,震撼着读者的身心。《呼啸山庄》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这个精神内核是一个随着气势磅礴的音乐在荆棘上舞蹈的灵魂。

《呼啸山庄》的主题是普通的爱情和复仇,情节简单。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利物浦街头的弃儿。老恩萧先生收养了他,把他带到呼啸山庄,宠爱他。老恩萧的爱激起了他儿子辛德雷的嫉妒和仇恨。老恩肖死后,辛德雷残酷地折磨他,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把他赶出客厅,成了奴隶。但老恩萧的女儿凯瑟琳却始终同情他,站在他身边,与他团结一致反抗辛德雷的暴政,在* * *的反抗中孕育出一种根植于生命最深处的爱。然而,当凯瑟琳看到画眉山庄舒适体面的生活后,这种感觉发生了变化。最后,她嫁给了英俊、富有、温柔的画眉山庄的年轻主人埃德加·林顿。

结果希斯克利夫离家出走,三年后回来时很富有,并对恩萧和林顿一家进行了残酷的报复。从此,这本书被蒙上了一层“黑暗恐怖”。(3)激烈的感情冲突和折磨使凯瑟琳病入膏肓,过早死去。她死后,希斯克利夫没收了辛德雷的财产,让他酗酒堕落,让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沦为奴隶和文盲,就像辛德雷对他做的那样。然后,他引诱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嫁给他,并强迫林顿和凯瑟琳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她的儿子,从而成功地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房产据为己有。

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非人的报复持续了十多年。直到最后他从年轻一代的行为中看到了自己胜利的假象。希斯克利夫悲惨地死去,死后带着凯瑟琳的灵魂在荒野中游荡。

《呼啸山庄》的确是一本奇书:阴郁、神秘、狂野、脱俗。这本书的非凡激情挑战着每一个打开它的人。荒原赋予了《呼啸山庄》难得的气势和魅力。合上书,我们仿佛听到了主角在荒原上徘徊的脚步声,风呼啸着穿过荒原,被困在现实中的灵魂挣扎着回到自己真正的悲惨与绝望。

《呼啸山庄》不是一部安静的小说。在其中,你看不到秋月春花之美。自始至终,它像暴风雨一样怒吼,绵延着荒凉狂野的石南,它的整本书都弥漫着浓浓的荒野气息。荒野气质是《呼啸山庄》的魅力所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方面是人性的咆哮,另一方面是自然的咆哮。

呼啸山庄是思考,它探索的是人性的哲学。《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充满了刚毅、野性和激情,这是摆脱了社会文明束缚的人的天性,是一种狂放不羁的气质,是人类本能的一种激烈释放。这种形式上的人性咆哮,不在乎善恶美丑,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在《呼啸山庄》中,激情是关键,是人性的咆哮把我们带到了高潮,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荒原。

我们先来看看凯瑟琳的爱情告白。一个星期天,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去了画眉山庄的林顿家,那是一个美丽壮观的地方。凯瑟琳在画眉山庄住了五个星期,这使她与希斯克利夫永远分开了。在那里,她得到了体面和虚荣的所有装备——漂亮的衣服,优雅的语言,有教养的举止和风度。当这位端庄的年轻女士再次看到她野蛮的童年伙伴时,当她第一次感觉到希斯克利夫的野蛮和粗鲁时,他们最初的灵魂之间就有了天然的屏障。“成为这个地区最富有最伟大的女人”的虚荣心让凯瑟琳在知道自己错了的情况下嫁给了林顿。她和希斯克利夫原本在精神上是“同类”。此时的她“异化了自己的本性,背叛了自己”。(4)当她最终试图摆脱异化的生活,回归真实的自己和自己的世界时,她已经付出了自己整个青春和生命的代价。

凯瑟琳很少用爱情来形容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关系。在她亲手决定两个人悲惨命运的那个晚上,她敲着自己的额头和胸口,喊着:“这里,这里!凡是灵魂存在的地方,在我的灵魂里,在我的心里,我都觉得我错了!”然后,她把自己的心事托付给管家耐莉。这些来自灵魂深处的话语,蕴含着最深沉、最真挚、最痛苦的激情,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人内心所能流出的最真实的自己,最深切的痛苦: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痛,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也感受到了对方。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其他的都毁了,他留下来,我还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其他的都留下了,他被毁灭了,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会变成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我不会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耐莉,我是希斯克利夫!他会永远在我心里。”(6)

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生死约定,灵魂最深处的秘密都在简单中显露。当凯瑟琳喊出“耐莉,我是希斯克利夫”时,那声音穿越了一切虚空的时空,刺穿了一切女性的娇气和虚荣,发出了对最本真的自我存在的坚定呼唤。不是“我爱你”,意思是两个对象分裂对立;但“我就是你”,你我本来就是融为一体,桥接一体的。耐莉,我是希斯克利夫!一句话,简单,却带着来自生活根源的力量,堪称英国文学中表达爱情的绝唱。

然而,当凯瑟琳向希斯克利夫喊出她的整个灵魂时,就是真爱逃离的时候。希斯克利夫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毅然离开,凯瑟琳成了林顿夫人。每个人都表现得温顺、被动、细腻、优雅。当从荒原上走来、充满原始野性的凯瑟琳压抑自己,被包裹在这样一种柔软内敛的空气中时,她陷入了异化的深渊,她的生命就像一棵栽在花盆里的橡树,一天天枯萎。在凯瑟琳临死的那场戏中,回来复仇的希斯克利夫闯进了画眉山庄与她见面。这是书中最粗鲁也最感人的一幕。这两个人之间的超现实的激情是完全生成的,带着仇恨、疯狂和破坏力,导致凯瑟琳走向死亡。面对奄奄一息的凯瑟琳,希斯克利夫显得非常残忍。他没有给她温柔和安慰,而是对她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血腥的分析:

“现在你让我明白了你以前有多残忍——残忍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看不起我?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凯蒂?我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你应得的。.....你爱过我,所以你有什么权利离开我?因为苦难、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和撒旦所能给予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把你我分开,而你却是出于自己的心意才这样做的。我没有伤你的心,是你;当你打破它,你伤了我的心。.....我必须活下去吗?什么样的生活会是当你-哦,上帝!你愿意和你的灵魂一起生活在坟墓里吗?!"(7)

这是所有关于爱情的描述中最令人心寒的一句话,残酷而感人。希斯克利夫一眼就看出凯瑟琳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在这最后的时刻,任何廉价的舒适都会使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只有一件事能让死亡变得更有价值,那就是对他们关系的完全的、发自内心的宣告、承认和接受。在小说中,他们有了第一次拥抱,疯狂的亲吻和爱抚。在《你将何去何从》中,极度的绝望、灼痛、旷野的爱、刻骨的恨,都在相互亲吻、相互指责,生成犹如地狱之火,滚滚而来,燃烧一切。

我们看过很多爱情小说里的甜言蜜语,看过森林里的树下优雅的散步,却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部小说里爱与恨的冲突,把情感的张力表现到如此激烈的程度。在凯瑟琳苍白的脸颊,流血的嘴唇和闪烁的眼睛里,有一种狂野和复仇的恶意:“我希望我能抓住你,直到我们都死了!”" (8)

野性的人性在爱与恨中咆哮,火热的语言,暴力的行为,疯狂的报复,躁动,燃烧,电闪雷鸣——这样的爱与恨我们无法形容,它所蕴含的激情像暴风雨一样考验着你的接受度。他们的爱是如此强烈,但有些只是咬牙切齿,愤怒地指责和撕裂对方。这份爱似乎和恨一样温柔。这种激情——粗犷而狂野,带着荒野的气质,没有《杨柳岸清风》的缠绵,只有《一江之隔》的勇往直前。它就像一股强风吹过你的心,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它的不可抗拒,不可阻挡。

呼啸山庄有着浓郁的自然气息,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荒原上刮起的大风,倾泻而下的滂沱大雨,甚至四季的变化。艾米莉巧妙地利用自然的力量作为一种更有力的象征,来表达人性中那些沉睡的伟大激情。书中的人物,剧情永恒的背景是荒原,那里有天空,有小溪,有石南。在一望无际、阴沉沉的天空下,溪水自由歌唱、潺潺流淌,到处都是黑色的石南,自然生成——一切都充满了野性和活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无拘无束,粗犷豪放,犹如荒野中两个自由的灵魂,充满了原始的野性和自由的精神。天堂被他们鄙视,只有广袤的荒原才知道他们灵魂的归宿。在回国的路上经过痛苦的挣扎,他们的灵魂终于不再和世界一起被禁锢,而是一起留在了荒野,进入了一种永恒。

在这片荒原上,大自然永远在呼啸,它是人类。凯瑟琳嫁给林顿的那天晚上,希斯克利夫走了。凯瑟琳真的迷失了自己,她对着希斯克利夫痛哭。这时候自然就有了灵性,风暴就来了。"暴风雨来势汹汹地在别墅上隆隆作响,刮起了一阵狂风和雷鸣。不知道是风还是雷把墙角的一棵树撞倒了。”(9)凯瑟琳在隆隆的雷声和倾盆大雨中呼唤希斯克利夫。她内心的恐惧、悔恨和巨大的悲痛外化为大自然的狂风暴雨,以压倒性力量的悲剧力量将小说推向了情感高峰。

希斯克利夫死的那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直到黎明...窗户开着,雨水直泻进来...他的脸和喉咙被雨水冲刷着。”(10)又是在一场大雨中,希斯克利夫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悲剧人生。这场暴风雨般的爱情终于在暴风雨中冲破了死亡的门槛,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灵魂一起回到了荒原。

这些悲剧情节是建立在爱米丽对生活的悲剧理解之上的。她是一个在荒野中长大的孩子,《呼啸山庄》“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荒野气质”,(11)主角命运上的风暴似乎是一种来自荒野的神秘力量。它总是在人物命运的每一个瞬间响起,以其毁灭一切的气势盘旋在悲剧人物的上空,作为剧情惊心动魄的背景。这声音响彻时空,我们仿佛听到了荒原上风雪呼啸的声音。它仍在那里呼啸,并将永远咆哮。

但是,当英雄不在的时候,当英雄的激情不在的时候,世间的一切都不浓烈野性,那么安静悠闲。这是对废土的背叛,还是废土的新延伸?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当小希斯克利夫和小凯瑟琳相爱时,大自然也表现出温柔多情的一面:

“在荒野中央的一片草地上,蜜蜂在花丛中梦幻般地嗡嗡作响,云雀在头顶上高歌。还有蔚蓝的天空,灿烂的太阳,无云照耀。.....西风吹来,晴空白云掠过头顶;这里不仅有云雀,还有画眉、山鸟、红雀和杜鹃。.....长草迎着微风起伏,还有森林和流水,整个世界都觉醒了,沉浸在疯狂的欢乐中。”(12)

在这里,汽笛声消失了,荒原不再回来。这个快乐的世界是激情过后的寂静(但不是死亡)。当然,新的激情在其中酝酿,新的荒原需要开垦。和平是一种希望和梦想。

注意事项:

(1):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杨靖渊对勃朗特姐妹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杨靖渊对勃朗特姐妹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艾米莉、杨译《呼啸山庄》第一卷第九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7):艾米莉,杨译《呼啸山庄》第一卷第九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8):艾米莉、杨译《呼啸山庄》第二卷第一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9):艾米莉、杨译《呼啸山庄》第二卷第一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10):《呼啸山庄》第二卷第二十章,作者艾米莉,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11):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作者艾米莉,杨译,《呼啸山庄》第二卷第十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转载本站文章请自觉注明:“引自文化研究网()”

匿名发布时间:2005-11-16 19:15:34 IP地址:218.62.30。*

对人性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回复此帖子:0

匿名发布时间:2005-10-5 19:47:01 IP地址:222.212.211。*

可读性很强的文字也有一种荒野的气息。

回复此帖子:0

匿名发布时间:2005年9月29日21: 15: 25 IP地址:220.163.438+03。*

确实如此。我觉得解读内容不错,但也很难。如果你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背景有很深的了解,就很难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这本书很难理解。

[原帖]

似乎过多的笔墨花在了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故事上,对故事的解读也没有什么新意。

回复此帖子:0

匿名发布时间:2005年9月28日19: 20: 46 IP地址:61.144.54。*

似乎过多的笔墨花在了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故事上,对故事的解读也没有什么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