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原佘山天文台主楼是一座建于1898的法国优秀建筑,2002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建筑年久失修,在这次大修前已经破旧不堪。幸运的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承担了保护这一历史文物并促进其复兴的责任。经过多年论证,上海市科委于2003年底正式投资建设“上海天文博物馆”,并将其列入2004年上海市政府十大实用科普工程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升级改造项目之一。同时,上海市文管委还拨款协助上海天文台对这座百年主楼进行历史性修缮。经过近一年的博物馆建设和四个月的建筑大修。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座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的优秀建筑。其中,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座既体现天文台深厚历史内涵,又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新博物馆。

上海天文博物馆位于上海松江区西佘山山顶。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于1900年建造的欧式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天文台。1962更名为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成为重要的天文研究基地。20年前,其工作重点逐渐转向文物保护和科普教育,并于1999被定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在一座百年老站的基础上,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天文博物馆。

博物馆包括“时间与人文”和“中外天文交流”两个展厅。前者展示了时间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时间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上海天文台对我国时间工作的贡献。后者以丰富的文物史料展示了中国近代天文科学的发展史,并介绍了相关的天文知识。其中,建于1900的40cm双筒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可谓镇馆之宝。此外,博物馆公园还有星座广场、日晷、国际经度联测纪念碑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