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战斗舰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美国海军作战环境和作战目标的巨大变化,美国海军逐渐意识到“今天的战场是在近海,在五大洲的陆海交界处”。为此,美国海军不断调整军事战略,提出了“由海向陆”、“前沿存在”等战略构想。近年来,美国海军提出了“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的概念,这标志着“近海战略”正式取代了“海洋战略”。为适应这一军事战略的重要变化,美国海军于2005年3月下旬向国会提交了《未来30年部队结构发展计划》文件。根据这一包含两种不同方案的计划,美国海军将在2035年前进一步缩减大型战舰的规模,并将舰船发展的重点转向以濒海战斗舰为代表的小型战舰。美国海军的“瘦身”计划是落实五角大楼新国防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的实质性行动,凸显了美国海军作战理念从冷战时期的“远洋”向反恐时期的“近海”的重大转变。

战略转型催生了

从二战到冷战结束,美国海军一直是远洋攻击海军,在远离本土的大洋彼岸作战,旨在全球大洋部署大型战舰,以拥有对海洋的控制权。但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迅速瓦解,美国海军面临的威胁大多来自近海,作战区域主要集中在多国近海。自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以来,美国舰队开始在敌方沿海水域进行军事行动。所有的行动都是在近海和沿海进行的,威胁正在增加。除了水环境恶劣,主要是敌对势力和大量武器。近30年来,美国海军有5艘舰艇受损,均发生在近海海域。因此,在未来的行动中,美军需要在沿海地区进行安全干预。濒海战斗舰的入列,既能保证美国海军在濒海地区的安全介入,又能保证其他战斗舰从事其主要作战任务。在美国海军的概念中,濒海战斗舰必须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能够远距离到达世界上需要部署的地方。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离岸不超过几百海里的区域,联合特遣部队提供快速机动、高精度和强大火力来支持军事行动。濒海战斗舰将在美国海军“未来30年发展计划”中发挥主要作用。为了满足未来全球海上战略的需要,美国海军计划在2035年前采购至少5-60艘濒海战斗舰,总价值超过6543.8+02亿美元。

卓越的技术性能

快速机动“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具有高度自动化设计,舰员编制控制在50人以内,舰体吨位2840吨,动力系统由两台劳斯莱斯MT-30蒸汽轮机提供动力,最大航速60节,可在两分钟内从0节加速到45节,巡航速度可达30节。它可以在两船之间的距离以30节的速度立即停止,在三船之间的距离以30节的速度突然转向,在全速航行时可以在七个船长的距离内进行360度转弯。水深只有3.65米。此外,该舰的运载能力比美国海军要求的高50%,其尾部着陆平台还可以为直升机和无人机提供作业,被称为高速“海上卡车”。该船船体采用模块化结构和先进的船体材料,航程超过6900公里。全新概念技术在船型上,船体和上层建筑采用高级铝合金,但主体结构采用钢材,部分部件采用复合材料。舰形向内倾斜以减少雷达反射信号,采用全封闭式上层建筑和通信/传感器桅杆以提高生存能力。在恶劣海况下具有更好的低速导航性能,有利于直升机/无人机的安全起降。该舰还为高速拦截艇配备了发射和回收设施,以支持特种作战。直升机甲板下部还装有折叠跳板,可用于轻型装甲车、火炮等装备的滚装运输。强大的作战系统为了满足濒海战斗舰的火力需求,美国海军将把即将投入实战的轨道炮作为整体作战系统的核心。此外,美国海军还选择了西班牙希萨尔造船厂生产的唐娜舰炮火控系统和美国联合防务公司生产的MK110型57mm隐身舰炮系统,可发射精确智能弹药。美国海军还计划组装一种具有非直射系统的“未来作战系统”。发射系统可携带15垂直发射的精确攻击导弹,可攻击40公里内的静止和移动目标。海军正在加紧研制翠鸟II型武装无人机,它将配备用于监测和侦察的传感器、主动声纳、两枚Mk54鱼雷或四枚Helfa导弹,并可配备一挺7.62毫米机枪,以保护濒海战斗舰免受小型快艇和潜艇的攻击。

承载着四大使命

根据美国海军提出的设计要求,濒海战斗舰是一种快速、机动、吃水浅的水面舰艇,主要用于全球沿海水域。其舰体结构采用可重新组装的开放式结构,可根据任务需要与不同的武器模块系统进行组装匹配,实现“即插即用”。这种“可配置任务模块”提高了其在反潜、反水雷和反水面作战中的技战术性能,应对了各种威胁。主要承担反潜战、反水面战、水雷战和协助特种作战四大任务。反潜作战模块主要是切断潜艇的接近。其配置包括一架配备声纳、声纳浮标和鱼雷的MH-60R反潜直升机,一架配备改进型鱼雷系统、回声测距系统的反潜无人机,一架配备传感器和发射武器的RQ-8“火力侦察兵”无人机,一架配备用于探测潜艇潜望镜的雷达潜望镜探测系统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反水面作战模块可以攻击和躲避水面舰艇,尤其是高速密集艇。其配置包括一架MH-60R直升机,配备光电/红外传感器、地狱火导弹、机枪和火箭弹。舰上搭载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和无人水面车辆也将配备光电/红外传感器和武器。轨道炮是美军“重要超远程火炮科技项目”的核心项目,将为美军濒海战斗舰提供主要火力。水雷战模块可以避开水雷,从容进行反水雷作战。其配置包括一架黑鹰直升机、无人水面艇(USV)、WLD-1远程猎雷系统(RMS)、战区储备自动水下航行器(BPAUV)和REMUS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水雷战濒海战斗舰还将装备垂直起降无人机(VTUAV),以支持反水雷的爆炸处理小组。具有不对称作战能力的濒海战斗舰具有很强的隐身能力,装备有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和电子设备,可以在近海浅滩航行,具有敏捷灵活的操纵性能,可以秘密驶近敌方海岸线,协助“海豹突击队”特种部队登陆或其他陆海装备突击队执行秘密任务。此外,濒海战斗舰还可广泛用于非军事领域,打击走私、禁毒等任务。

未来海战的先驱

美国海军大力发展高速“濒海战斗舰”将是美国军事力量网络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海洋、陆地、天空、太空、计算机网络空间空前融合。“濒海战斗舰”是美国海军军事战略从海洋走向近海的重要标志,是旨在称霸世界近海的重要海上力量,是革命性的新一代海军舰艇。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下一代海工船。一些国家正在研制的濒海战斗舰将利用新一代船体线型,使濒海战斗舰能够在沿海地区进行有效防御和作战,包括应对水雷、快速集群艇和潜艇等诸多威胁。有关专家认为,随着近海战舰技术的不断进步,濒海战斗舰将在军事领域大有作为。

新闻来源

据美国《防务新闻》2006年1月9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沿海战舰(LCS)自由号(Liberty)将按计划于2006年夏季下水,2007年2月交付。其建设成本将控制在原计划的最高成本2.2亿美元以内。

[编辑本段]美国自由级“独立”号濒海战斗舰

独立号濒海战斗舰?美国海军最新型“独立”号濒海战斗舰于7月3日开始海试。虽然“独立”号和“自由”号同宗同源,都是“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但两艘“兄弟舰”的外形却大相径庭。“独立”号最大的特点是三体结构,船体前尖后宽。它看起来很像科幻电影中的“星际战舰”,有人称之为“别针”。

三体结构带来独特性能

自世界上第一艘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三体船服役以来,其优异的航行性能逐渐受到美国海军的青睐,其关键技术正在加速应用到独立号上。现在三体结构的“独立”号具有其他船体不具备的特点:一是主船体与两侧副船体相结合的细长结构,与同体积的单个船体相比,可降低阻力20%以上;二是阻力大幅下降使其速度更高(“独立”号达到45节,瞬间达到47节),机械维护强度明显降低,全寿命费用大幅降低;第三,细长的主船体可以提高耐波性能;舰上的飞行甲板可以布置在中间附近,从而显著增加直升机操作平台的空间;第四,辅助船体增加了防护效果,有效提高了整体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细长的三体降低了上层建筑的高度,减小了水线以上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大增强了“独立”号的整体隐身效果;而且由于三个船体带来的主甲板面积的扩大,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装备和指挥通信设施,从而使全舰的综合作战能力陡然增强。

美国海军装备调整的新思路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海军根据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战略对手的重大调整,对海军战略进行了多次修订,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在海上方向,不再有前苏联海军那样的强大对手,几乎不可能出现过去那样的大规模海上对抗;更现实的对手将是那些“不听招呼”的沿海国家,以及对其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的各种威胁,还有日益猖獗的海上恐怖分子和海盗。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效应对各种威胁,美国海军将各国近海视为自己的“利益区”,即活动空间和作战海域。美国海军也针对近海海域复杂的地理和电磁环境加强了勘探和测量,决定减少原本非常适合深海远洋作战的大型且不灵活的舰艇数量。美国海军在武器装备上思路的调整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再建造性能突出、价格昂贵的“海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而是发展价格相对低廉、性价比更好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另一方面,水面舰艇引进了机动性能好、速度快、战斗力强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特别适合近海作战,只建造了两艘技术先进、价格太贵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以后也不会再建了。同时,增加非对称武器的数量和训练,包括导弹艇、岸对舰导弹、水雷甚至自杀式快艇。

战舰部署聚焦亚太地区

事实上,虽然濒海战斗舰独立号被归类为小型战舰,但其吨位和尺寸都不小。该船长127.4米,宽31.6米,吃水4.5米:标准排水量2176吨,满载排水量2784吨;最大速度45节,短距离疾驰可达47节;续航能力:4500节。该舰装备多种武器装备,包括1 Mk110隐身舰炮、一套“海勒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4门50毫米机关炮、2架MH-60R反潜/反舰目标直升机和数架MQ-8“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虽然重视近海作战的平台和武器,但美国仍深感大型航母在近海和远海作战和行动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应继续保留和发展,数量不能减少(到2050年仍将保持11舰)。美国海军计划到2065年拥有14艘濒海战斗舰,到2020年拥有438+05艘,42艘。五角大楼长期以来一直在考虑部署濒海战斗舰。不久前,美国海军宣布将把“独立”号部署在西海岸的圣地亚哥,重点关注太平洋。随着“自由”级建造数量的逐渐增加及其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濒海战斗舰在这一地区的部署将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

模块结构

濒海战斗舰的舰体结构采用组合式体系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根据任务的变化更换不同的模块。濒海战斗舰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核心系统和任务包。任务模块包括舰炮、无人水下航行器、声纳和其他设备。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濒海战斗舰具备水面舰艇的基本防御能力和执行某项关键任务的能力。核心系统实际上存在于濒海战斗舰的每一个子结构中,其目的是保证战舰的基本作战能力,如攻防、导航等。考虑到技术的螺旋式发展,核心部件也是模块化的,以便于以后轻松完成技术更新。任务包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系统组,可以赋予战舰执行特定任务的能力。一个任务包包括几个任务模块,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的船只,可释放/可部署的传感器或特种任务部队的士兵。濒海战斗舰的任务可以概括为:进行反潜战,特别是以柴电潜艇为主要目标;水雷战和防御集群船的攻击。

作战任务

在中高强度作战环境下,濒海战斗舰主要配合航母编队等主要作战力量使用。航母编队首先利用舰载机、巡航导弹等力量实施远程攻击。接着,作为航母编队的濒海战斗舰“深度冲锋”,在舰载机的配合下率先进入战区,驱逐和清理敌近岸的导弹艇、鱼雷艇和攻击艇;建立反潜防御圈,驱逐沉没的柴电潜艇和小型潜艇;清除水雷,建立安全海域和航道;在较浅的深度侦察和打击敌人的海岸。在航母编队等主要作战力量的前方和侧翼形成新的反潜和反不对称水面攻击防御圈。在航母编队等主战力量在安全海域远距离投送兵力、攻击沈璐的过程中,濒海战斗舰可以在航母编队外形成隔离带,防止敌方潜艇渗透、不明舰船靠近,避免不对称攻击。如果配备通信指挥模块,濒海战斗舰还可以部署在航母和海岸之间,对舰载机进行识别和引导。在低强度作战环境下,濒海战斗舰可能运送和掩护特种兵,通过内河深入海岸、岛屿甚至内陆执行渗透任务,也可能搭载特种兵执行封锁和登船检查任务。如果去掉任务舱,装上中小口径速射炮,濒海战斗舰就可以变成巡逻舰,在打击海盗、缉私、禁毒等方面比使用航母编队更有成本优势。

视频:/v/b/34792658-1302046767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