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星表和星图在历史发展中有哪些渊源?

考古人员于1977年在安徽阜阳发掘了一座西汉早期墓葬,出土了一个刻有28夜距离的28夜圆盘。这些距离数据与《开元詹静》中引用的“古度”相同。此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行占》记载了公元前3世纪的行星运动数据,说明当时已有测角工具,施时代已有可能测量恒星的坐标位置。北宋政治家王安利的《灵台秘园》和宋元之交史学家马端临的《魏翔考》中保存了宋代观测星表的资料。两本书记载的星表中有360颗恒星,有345颗恒星是现代星名公认的。这个星表的准确度在半度左右,测年日期是1052。元代的郭守敬等天文学家也完成了星表的测量,保存在明代的《圆周率去极集》中。这是一本结合了星图和目录的书。星图上一颗星的旁边标明了该星的后退度和后退度。有267个星官,1375个星,739个给定坐标的星。所以,这既是全天星图,也是全天星表。明代朝廷命译西域天文文献四卷,保存在《明代天文文献译著》中。书中首次引入量的概念,从托勒密开始就在西方流传。明朝翻译的天象文献中有30颗恒星的星等和经度值,是波斯天文学家Hiroshi Yaer的原作。明朝的另一个星表在明朝天文学家贝林写的《七个政治步骤》一书中,这是一本阿拉伯天文学导论,写于1477。星表中有277颗恒星,给出了星等、经纬度,并首次对中西方恒星名称做了对比,对中国人以后学习欧洲天文知识很有帮助。这个星表的数据可能是元代上渡天文台的阿拉伯学者测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