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哪些现代流行歌曲是以唐诗宋词为蓝本的?

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最著名的是一张专辑《淡淡的爱》,里面有李煜的《与欢相会》(独去剧场无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帘遮》(蓝天黄叶)、秦少游的《桃园故人记》(玉楼锁)、欧阳修的《玉楼春》(不知你离这里有多远)、 朱的《人生检查器》(去年元宵节亮如白昼)(这个也用在她为《烟锁重楼》或《月牙格格》写的插曲《鸳鸯锦》、柳永的《玉琳玲》、辛弃疾的《丑奴》中。 台湾著名词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和杨晨作曲。歌与词可谓完美结合,使得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的杰作。《视听世界》杂志曾将其评为“最适合晚上聚精会神听的十张专辑”。这张专辑中最著名的两首歌,一首是李渔的《鱼美人》(什么时候是春花秋月?对过去了解多少?”),另一张是王菲后来的翻唱《祝人长寿》,是对这首经典代表作的现代诠释。其实这个词在中国大陆有很多版本,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1984年播出的电视剧《宋武》中,张都健饰演的丫环,后来为宋武跳楼,弹的就是这首歌。但这些作品大多属于声乐范畴,与流行性隔了一定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表现了古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流行歌曲大多表达的是一种流行文化,古典诗词的介入正好把它的雅俗推给大家,这也说明艺术上的雅俗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

我想说的是,很多“拜物教”的诗词歌赋被广泛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地表达或烘托了剧中人物的一种心境或心灵。大家都很熟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等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有配乐和演唱。也许最著名的版本是张明敏的。香港的武侠剧、历史剧都爱用这类作品。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宋诗词,比如孟郊的《游子颂》,来表达一个既定的主题,通过诗词的熏陶和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另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是徐小凤的《别难》,这首歌使用了李商隐的《无题》和“我遇见她很久了,但自从我们分开以来,时间更长了/东风起百花落/春天的蚕到死都在织/每晚蜡烛都在哭泣灯芯”。

唐宋诗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和创作的重要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表现形式。

文学创作历来讲究广泛的引经据典,引经据典,为我所用,从而暗示其题材的普遍性。很多现代流行词作者希望从古典诗词中借用一些典故或内容,展开或解读为思想,进而表现出一种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突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台湾省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都喜欢借用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名句,比如“我只皱眉,我却往心里去”“庭院有多深”“青山还在,夕阳几度”,非常符合一个一直被她经营困扰的古典婉约女子形象,也非常契合她塑造的各种形象和一派诗情。

另一位是来自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乐坛岭南派的领军人物。他是另一部对吴城影响很大的三部曲。海浪声还是三部曲(毛宁),白云深处(廖柏伟),晚雨(李进)已经在不断接触古诗词了。在《涛声依旧》中,他用了张继的《枫桥边夜泊》(留一把渔火停泊在枫桥边)《月落时,乌鸦总作千年风霜》)、《白云深处》和杜牧的《走在山上》(坐在路口对着夕阳,白云深处没有家,你说你喜欢这片枫林的景色。不要为了一首歌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写了《三月烟火》、《晨雨》(均由吴涤清演唱),还有毛宁的歌曲《大浪淘沙》。他是词人中最古体的一位,喜欢把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通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歌词说出来,形成了他独特的陈体,成为中国通俗歌词创作的典范。不过他主要描述的是个人感受。

后来有一个冯晓泉,他是民族乐器历史学家出身,所以对民族文化有着深深的兴趣和根植。在他的词中,也更多地运用了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利用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注重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耳熟能详的是《中国民歌》(《朝花夕聚杯酒,寂寞人在》。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作为歌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刘海波的《有脸的桃花》、白雪公主的《慢声慢语》、阿欣的《火红的扬州路》、陈明的《回望灯火》、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这些歌词只是借用了唐诗宋词或者其中。

从创作形式上看,唐诗宋词也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者说确立了另一种风格。

我想这也是整个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说到流行歌曲的写作形式,对唐诗宋词的语言格式和风格的借鉴或套用或模仿还是不可避免的。以古典诗词的形式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的精炼和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无疑在主题表达上有着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怀,古典诗词往往都是将语言和情感凝结在一起,从而增添了许多值得回味的空间和意境的持久魅力。

先说香港。我一直觉得香港流行歌词的创作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提到香港,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最现代的生活节奏。那是因为香港本身就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快餐文化很受欢迎。流行歌曲方面,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歌手的作品都是直接用欧美日流行歌曲中的中文词作曲,但是古典诗词在港流行歌曲中的渗透程度明显超过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我觉得。另一方面非常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粤语方言造句法为主。粤语本身就叫白话文,语言方法和文言文差不多,所以香港作词人的很多作品往往俗中有雅。但是,也必须承认,香港很多词人对古代文化有很深的认识。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典故,甚至运用唐诗宋词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首先是《笑傲江湖》最著名的主题曲James J.S.Wong:“海笑时,波两边有潮,沉浮随波只记得现在...微风笑,却让你觉得孤独,晚上拍个照都累……”,而且有一首《射雕英雄传》里的《千愁记旧情》手法还挺正规,不过应该算是金庸的作品。还有著名的《上海滩》,“波涛汹涌/浪涛滚滚/万里江海无边/穷尽/世俗/幻想汹涌”,他的风格就像一个笑傲江湖的勇士,豪情万丈,豪放不羁。

然后就是邓了。他和黄俊生一样,写了很多电视歌曲,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大来源。在《北京春梦》中,他写道,“如梦似幻,人生令人心碎/空了我就哭/为何似水流年/河水没了/值得追...无恨,深弃/流浪,你现在恨谁/为何每一场风暴/落花都飞得粉碎?”千山总爱千水。不要说青山多障碍/风急/风大/白云也能过峰顶表达爱意/不要说流水多变化/水也静/柔情似水,永远爱* * *吧。主题曲《射雕英雄传》也是他的作品《模模糊糊的梦/心中的动摇/》邓的作品擅长描写内心的感受,颇有宋词的风格。

此外,卢国沾也是这方面的大师。他时刻背负着国情,作品中充满了民族情怀和历史判断,这是很多唐宋名家所推崇的品质。看他的《长城永不倒》:“百年不眠/中国人渐醒/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滔滔/山川秀美/峰峦叠嶂/问我哪国有病”《姑娘慈禧》:“女胜男/男女代代相传/你有没有推测过/明日世界/弱者先来。

又如许冠杰,他也善于用诗歌的模式来描绘世间的生活,如“真假难辨/多险多欺”“浪子的声音”“夜风冷/独自回首/往事已成往事”“沉默是金”等,他写自己的感受,“浮上轻舟/互许誓言共庆春晓/互拍照片/愿海鸥欢唱欢唱”

再看台湾省,台湾省的歌词更偏重于现代文本,更注重风流韵事,但也恰好是很多旧诗的一大源头。我认为琼瑶是最突出的一个。她最大限度地利用古诗和经典来表达儿女恋爱时的浪漫情怀。比如“绿草如茵/白雾无边/青山犹在/几度夕阳红/今夜又抹泪/留在风中/明晚风载着我的梦想/世界无尽”“几度夕阳红”。

Bug也有几部名著,都表现了一些古诗词里的情怀,但是离唐诗宋词有点远,更像元曲什么的。比如他给陈淑桦的《情关》写道:“我有过心/我有过情/我别无选择才有了这个没有天空的梦/泪中的爱与恨”《红楼梦》“我昨夜在梦里睡着了/多少悲伤的回忆涌上心头/今早醒来梦里空空/我把梦留在了红楼/红抱,红抱/为什么浓浓的红妆遮不住你的轻愁/红抱?

台湾省流行歌曲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很多词曲作者表现出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群,关注表象之下的普遍现实,进而表现出更多的乡愁。在这些方面,古诗的形式也将是自然的方式。我很喜欢张宏亮的《山水之旅·歌之旅》。这位歌手只是昙花一现,但这首歌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仍然记忆犹新。这首歌说,“我是喝醉了睡觉/还是担心我的心脏?”我累了/我不写诗/我不喝酒喝我/当鞋声布满青苔和寒气/世界上最容易毁掉老幼的是什么/有一部分是我心里的雪/有一部分是影子/不是我想家了我/是桥上的红叶不认识人/是我走过的路/是路在陪我走/是风在穿过西窗和 船无处可寻/是我走过了春雨秋雨/是泪/风清、拍肩、惧见明月/山川、歌/笛、驱雨、吹寒/梦”正是这种诗意的歌词风格在一次次翻来覆去的爱情和琐事的直白告白中得到了唯美脱俗,让这首歌在当时乐坛脱颖而出,让演唱者风光一时。 这就是古诗词风格的魅力。

说到内地的歌词创作,其实更有天赋。毕竟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大陆,除了陈小奇和冯晓泉,还有一个陈涛,他的诗也很优雅,这与他经常引用古诗词和经典密切相关。看他的作品。他写了《霸王别姬》:“我站在狂风中/我恨它/我止不住持续的痛苦/我看着天空/我手里有一把剑/我问谁是世上的英雄/我想/你是最重的/悲喜* * */我生死与共/来世我将是英雄/我将回归夕阳。”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海角,再也不回来...我愿有情人,* * *饮一江春水,红尘之外”“精忠报国”(都是屠洪刚唱的)《红花美人》:“今夜一朵红花匆匆带走夕阳如血。喜欢他最近的一首歌《鹅咬泥》(贾梅演唱):“金陵美人横笛/引燕咬春泥/两燕筑柳堤/柳阴深处有浅笑/江南春雨润玉/永不湿行人衣/歌颂繁华,歌颂和平,听丝竹悠扬,丝竹急鸣。“写了《苦日子》的张莉,也有一首著名的《不痛不痒的爱》。电视剧《夜深人静》的主题曲写道“虽有一点点联系,却终成眷属”,正应了李商隐的两句话“虽身无彩凤之翼,却觉麒麟之和谐心跳”。阎肃老人,有戏曲创作背景,也有不少作品,如《昨夜小楼吹东风/祖国回望明月明中/天苍茫/水蒙蒙/上下望空/回望九州初晓》(电视剧《一八九八》主题曲那英演唱)。

现代流行歌曲除了形式上的模仿和借鉴,在歌词写作手法上也从唐诗宋词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注重节奏感和意境美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在现代歌词的写作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较常用的是唐诗宋词。

虽然现代歌词的创作开始沿着古典诗歌的道路发展,但唐诗宋词和现代流行歌曲仍然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受到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和评判。

我们说文学是为了反映生活而存在的,所以任何文化形式都必须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现实,反映特定时代的特征。就像我们都说唐诗宋词一般不叫唐诗宋词,是因为它们分别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流行歌曲显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与唐、宋不同,所以两者之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这也是很少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先说主题和内容。诚然,诗歌,任何时代的诗歌,都不会没有抒发情感的主题,但不同时代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抒发情感的方式和内容,这与每个时代的人的生活内容和社会规范不无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让人们更加关注国家、家庭和社会,求知求官,国家和国家,等等。在唐诗宋词中,你一定要多读一些忧国忧民的话,比如“虽国破,山河长存/成春草木生”,或者“人间四月花满,山寺桃花开”,或者“呵,让一个有气魄的人到他喜欢的地方去闯荡,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对着月亮!”是大度的。“和尚叩月门”的崇高境界,包括“举杯望明月,把我影来,使我们三个”的个人感伤和“曾经沧海难为水,永远琥珀”的人生顿悟。伟大的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更多的是描写山山水水的世界,或者个人成败之间的感情,而对个人的感情却是精心搜集,很少提及。宋词中有很多对个人感情的描写,但大多是尽力而为。比如写告别的时候,只能“牵手含泪相视,却无话可噎”,写思念的时候,又说不清楚来,只好“寻寻觅觅,漠然处之,苦不堪言”。两情相悦,充其量就是期待一场“金风玉露,却能赢得无数人”,等等。当今社会,人们对待情感的态度更加开放,个性化的东西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所以很多描写个人感情的作品比较受欢迎,但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直接坦率,比如第一次见到你时的“我忘不了一见钟情”,再比如“为了这次约会,昨晚我好想你”。恋爱中,我总是问“我是不是你最爱的人”和分手的时候。你怎么能让我一个人呆着?我的感觉变了,甚至可以出现第四人。一方面大声质疑我为什么在背后爱别人。最后只能面对无言的结局。分手的时候说再见,请不要忘记。可是,我想不通,为什么分手后我总是想你。但恐怕就连以浪漫生活著称的李后主也想不到吧。

此外,在语言方面,那个时代的特征更加明显。比如很多流行歌曲都会提到电话,因为这是现代人一种主要的交流方式,这在唐宋时期是闻所未闻的,更不要说“穿新衣服,剪新头发,奔腾电脑,WINDOWS98”,“穿风衣,听MD”。唐宋时期的“宫柳、黄腾酒、红酥手”或“骑着红尘公主谈笑风生”、“酒亭”、“红茶添香”只能是那个时代的浪漫,很少出现在现代流行歌曲中。这些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谁也改变不了。

在语言表达方面。尽管许多现代歌词作品不同程度地借鉴或引用了唐诗宋词,但生活化的语言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歌词创作的主流,现代词汇和语法仍然占据着歌词创作的主导地位。语言格式要求也不同。唐诗宋词对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流行歌曲只需要押韵,甚至有的不需要押韵。唐宋诗词的遣词造句都很优雅。历史上有贾岛的“推敲”奇闻(“池边树上鸟留,和尚敲门”),而现代流行歌曲的语言是以现代白话为基础和主导的,更加直白口语化。诚然古诗词中有少数叙事风格,但依然是“卖炭翁,山中砍柴砍炭,尘土飞扬”的文艺腔。我相信不可能直白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忙吗,身体好吗?”

现在的很多歌词在语言上不是很规范,更多的是为曲调服务,所以错误很多。尤其是在香港的歌词创作中,奇怪的现象是最好的歌词和最差的歌词都出现在香港。相比较而言,台湾省的一些老词人更注重诗与文化的结合,注重结合的方式。香港的词文化是为爱情而用的,但经常被滥用甚至曲解,这也是香港都市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无论如何,参观宋词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总会对现代流行歌词的创作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包括未来,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和追随也永远不会停止。唐宋诗词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不可舍弃的主题,是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不可回避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创作、论述等方面为现代创作者提供了许多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