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临终前,宋美龄含泪问道:韩庆,他还自由吗?姜:不要放虎归山。

1975年4月5日,台湾省正值清明节,卧病在床近一年的蒋介石于凌晨23时50分突发心脏病去世。

蒋介石临终前曾致电蒋经国、宋美龄等人,对台湾省的前途作出详细安排。

宋美龄借此机会含泪问出了夫妻间存在了39年的问题:韩庆是不是...还是免费的?

蒋介石闭眼片刻,答道:不要放虎归山。

宋美龄闻言泣不成声。

在中国近代史上,关于张学良的各种理论著作层出不穷。然而,很少有人能完整概括这位著名“少帅”的一生。

1901 6月4日,张学良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当时还叫八角台。

我的父亲张当时还不是北洋军阀。他从山里的田地里收取“保护费”,是一名应永·朗。母亲赵春贵坐着马车逃走,生下大儿子张学良,绰号“小六”。

当小五岁时,在他堂兄赵明德家,张向清廷投降。他跟随母亲,搬到父亲驻扎的新民居。次年,拜崔为师,学习四书五经等中国古典著作。

在此期间,小六子被正式命名为“学良”,并带有“韩庆”二字。它的倔强和无法无天的本性让周围的人常常胆战心惊。他自己也不在乎,天天疯玩。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任第27师师长,驻奉天,即后来的沈阳。在父亲的安排下,张学良先后拜杨敬真、金良、白永贞为师,兼修东西方文化。

白永贞辞职那天,他说服了张左林,让张学良为所欲为。他不是一个坐在房间里学习的人。

1919年,张重开东北军吴江堂,张学良正式入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授予炮兵少校军衔,进入东北军,一年后晋升上校。

此后,张学良在军中一步步努力,到中原大战时,已成为东北军的一名陆军上将,是其父张的得力助手。

在此期间,张学良结识了导师郭松龄、挚友潘幼玉等人。在张父子的领导下,东北军形成了本土派、留日派和讲武堂派(又称新派)三大势力。张学良成为讲武堂学派的领袖。这也为后来的东北内乱埋下了祸根。

1925年,郭松龄反对与日本签订密约,着手讨伐张。他被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学良打败,最后死在留日学生杨雨婷的算计之下。

潘幼玉因参与* * *,被张判处死刑。无奈之下,张学良只好亲自处决潘幼玉。

1927年,张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政府,并任命自己为元帅。张学良作为陆军将领跟随左右,“少帅”之名全国皆知。

此时南京的蒋介石已经基本掌握了军政大权,并于1928年再次发动北伐。张担心被后人骂为汉奸,拒绝履行与日本签订的密约,于1928年6月3日离京。

6月4日,他在返回奉天途中被关东军打成重伤,勉强回到元帅府就去世了。张学良的生日成了他父亲张的忌日。

得知张受伤,日本人多次派等人打探情况,被张夫人和大儿媳派出。

17年6月,张学良化装成炊事兵从北京赶回奉天,稳定民心。一切妥善解决后,他于6月21日发布讣告,正式宣布张死亡。

1928年7月3日,27岁的张学良出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军政重担全部落在他肩上。

张学良成为东北最高实际领导人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日苏在东北的特权问题。

他首先设计并处决了阴谋夺取东北政权、勾结日本出卖东北利益的杨雨婷、常荫槐等守旧派元老。随后他亲自组建东北航空司令部,任航空司令,将东北空军整编为五个航空旅。

1928年8月,张学良建立海军学堂,在东北训练自己的海军,并在葫芦岛、青岛、哈尔滨设立海军基地。短短几年时间,东北就有了一支步兵、骑军、炮兵、工兵、装甲兵、汽车兵、通信兵齐全的现代化军队。

当时中国除了蒋介石,只有张学良拥有这样的军队。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为防止东北落入日军之手,张学良在平定杨、常后,宣布东北于2月29日改旗1928,服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和部署。

张学良下令军队更换北洋政府的五色旗,升国民党旗。结果中华民国正式统一,日本分裂中国的阴谋最终破产。

为了奖励张学良在东北改旗易帜的努力,1928年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东北军将领唐玉麟为热河政府主席。31,张学良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司令,全军并入国民革命军。

让蒋介石深感忌讳的是,张学良的部队不是无源之水。张父子在东北经营了几十年,在东北大地上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工商业体系,军事工业和军工企业也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持续经营。

再加上张学良制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裁兵拓边”、改革金融信贷政策等,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东北在战争年代就像一个“独立王国”。日本虽然虎视眈眈,但仍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这让蒋介石很担心。为了削弱自己的控制力,他鼓励张学良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特权。

张左林生前曾口头同意日本人租借满蒙铁路,但张学良上位后果断拒绝。所有关于密约的约定,如果没有落实到纸面上,都是不被认可的。

至于苏联,列宁同志原来宣布放弃在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获得的一切特权。他死后不久,斯大林宣布苏联将继续保留中东铁路和其他相关特权,但张绝不承认。

张学良接掌教头一职后,一方面年轻气盛,另一方面受到南京蒋介石的鼓励。为夺回中东铁路,于1929年8月在黑瞎子岛附近与苏联交战,历时100多天。史称“中东路事件”,当时震惊中外。

这一战,东北军伤亡近万人,苏军仅伤亡不到65438+万人。65438年2月20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张学良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勃利会议议定书》,承认中东铁路由中苏共同组织。黑瞎子岛从此被苏联占领。

东北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张学良的个人威望也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驻守东北大地的关东军大本营摸清了张学良的底细,开始频频闹事,挑衅东北军的底线。

1931 18年9月,关东军炮制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契机,在半年内占领了整个东北。

张学良奉蒋介石命令不抵抗,率领30万东北军退入关内,被全国人民斥为“将军不抵抗”。

在蒋介石的建议下,1933年4月,张学良宣布辞职,经上海访问欧洲。

期间,他觉得自己处处被骗,一次次被冤枉,于是下定决心戒掉毒瘾,终身戒烟。

张学良出国后,留下的三十万东北军义愤填膺。大家痛骂蒋介石不近人情,忘恩负义,说“他”在需要的时候用人,在不需要的时候把人踢开,是“不够朋友”。

在激烈的情绪下,蒋介石对东北军的命令往往被故意无视。张学良的忠实部下于学忠、何、万福林、等人以各种名义拒不听调遣,这使他十分恼火。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重新启用张学良,在1933年底召回张学良,命令他继续接管东北军,前往西北“剿* * *”。

但令蒋介石失望的是,张学良接管东北军后,陕北红军继续越打越大,东北军在老山等地遭遇了一系列惨败,这让张学良深感怀疑,不再相信蒋介石的“天下先定”理论。

为了更好地对付红军,张学良开始秘密接触与* * *生产有关的书籍和理论著作,并结识了几名与* * *生产党有私下交往的国民党军官。

张学良在西北“剿匪”的同时,华北局势日益紧张。日军一路南下攻城略地,展开了残酷血腥的大屠杀,各地学生运动、工人罢工运动风起云涌。

在联合* * *抗日呼声不断高涨的形势下,蒋介石依然不为所动。平定两广事变后,他乘专机飞往xi安,亲自督战。

此时,张学良的东北军与杨虎城的西北军和* * *产党红军秘密达成联合抗日协议,在整个西北形成“三位一体”的局面,令蒋介石闻风丧胆。

他多次怂恿张学良出城剿* * *,欺负张学良。不服从命令就把东北军调到福建安徽,派中央军去镇压* * *。

张学良多次劝说未果,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有了撤换张学良、分解东北军的想法。

张学良正在犹豫要不要打时,杨虎城找到了他,提醒张学良,时间不多了。如果继续拖下去,心怀不满的西北军很可能会叛变,局面将更加不可收拾。

1936 65438+2月12凌晨5点,临潼华清池边响起枪声。

xi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苏联、美国等各方代表相继进入Xi,竭力挽救蒋介石,以免发生更大的政治危机。

由于当时蒋介石在中国仍有很高的威望,不明所以的普通人误以为张学良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拘留蒋介石。事件发生不到一个月,张学良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攻击。在国际上,苏联和美国也对张学良的行为表示不赞同。

危急时刻,张学良终于希望延安代表周恩来进入Xi。后来,周恩来会见了南京代表宋美龄和美国代表杜安娜。经过协商,蒋介石终于同意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Xi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深感愧疚,表示愿意将蒋介石送回南京。这个决定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延安,当周恩来得到消息,赶到机场时,却远远地看到飞机的影子。

2月25日,1936,1936,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到南京。他一下飞机,戴笠就派人秘密“护送”到住处。

六天后,南京军事法庭以叛乱罪判处张学良10年徒刑。蒋介石的“大度”表示赦免,张学良被发配到奉化溪口“学习”。

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张学良始终没有机会上战场抗日报效祖国。

蒋介石出尔反尔的行为引起了各方的抗议。

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曾计划用蒋介石的盟军兄弟张群交换张学良出狱,但因不可抗力最终失败。

至此,大陆失去了拯救张学良的最后机会。

蒋介石打败台湾省后,宋美龄主动保护张学良。

宋美龄和张学良很早就认识了。1925年,南京路惨案震惊朝野,东路军总司令张学良奉命进驻上海,调停中外冲突。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我认识了上海著名的第一交际花宋美龄。

他们一见钟情,张学良惊叹于宋美龄的知性温雅,美貌与博学,而宋美龄则惊叹于张学良的优雅、妩媚与绅士风度。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宋美龄和张学良一起出现在各种场合,成为上海滩的一道亮丽风景。

张学良晚年回忆宋美龄时幽默地说,如果当时没有老婆,一定会追宋美龄。

2月,蒋介石在上海与宋美龄结婚。婚后,宋美龄对蒋介石有情有义,但在对待张学良的问题上,宋美龄表现出非常强硬的态度,并试图保护张学良的人身安全。

1936 Xi事变后,宋美龄极力向张学良保证,他来宁后一定保他平安。

但后来蒋介石扣留了张学良。这让宋美龄感到非常内疚。她以掌握了蒋介石的许多秘密为由,要求丈夫保住张学良的性命。

此后,在张学良最困难的岁月里,宋美龄始终关心张学良的安危,及时给他送去各种生活必需品。他们两人通过书信联系,成为终生的知心朋友。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学良多次在台湾省内活动,身边的奸细一直伴随着他。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与陪伴他的赵四小姐一拍即合,并于20世纪60年代结婚。

他在美国的第一任妻子于凤至为了挽救张学良的生命,签署了离婚协议。

1975年,蒋介石死于台湾省。临死前,他还对被囚禁了39年的张学良恨之入骨。

宋美龄问如何处置张学良,奄奄一息的蒋介石回答:不要放虎归山。

仅仅四个字,就足以看出蒋介石对Xi安事件至死都耿耿于怀,并没有真正放手。

虽然蒋经国对张学良有好感,他们在溪口推心置腹地谈过话,但他父亲的命令很难违抗。他仍然服从他的意志,继续扣押张学良达十年之久,直到蒋经国本人于1988年去世。

蒋经国晚年,张学良虽然没有正式自由,但行动比以前自由多了。1990后,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

赵四小姐去世后,他定居在美国夏威夷州。

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平安去世。

至此,这位以军师之言改变中国近代史的民国传奇“少帅”留下了无数秘密,只留下一本泛黄的历史日历:1936。

1,中国* * *制片人新闻网:《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连载张学良说,周恩来是我第一个敬佩的人。

2.央视:“蒋介石给张学良下不抵抗命令了吗?》

3.央视:张学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