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人物“杨戬”最早出现在哪本书里?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李冰精心策划的治水成效显著,但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一定有帮手。甚至在李的传说中,上面提到的成都牛神,据说也有手持弓箭的勇士来帮忙。《巩俐父子治水录》说:“公治水不是一个地方,也不是一个人。如果你在南安和景荣,你可以品尝它。所以,离堆的故事是虚报的,同时,如果朱轼和毛郎也担任觉勋,二郎尤其出名。二郎,有着与生俱来的道,继承了家学,正值壮年,依然喜欢打猎。奉父亲之命剁饺子。他的七个朋友居然帮了他,眉山七圣流传于世,说是为人民做了贡献,所以叫圣人。”(《冠县文薇》卷五)《蜀名胜记》六卷也引用《古今集》记载:“李冰令其子二郎三石人镇其河,五石犀恨水怪,凿离堆山避沫水之害,渡三十六河,灌溉川西南十余郡稻田。自禹治水以来,冰因有旧迹而能广散。本县西三十三钥堰索桥有李炳寺。”“堆上有个龙符观,底下有个深谭。传闻二郎把恶龙锁在里面。第一次霜落入水中,或有时看到它的锁。”(《井蛙杂记》卷九)李冰父子对蜀国的治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蜀人很怀念他们,所以修建寺庙,常年供奉。李冰被尊为“川主”,儿子被尊为“二郎神”:“蜀中二郎庙,因李冰离堆而建。今天,许多怪物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斋藤优子流派》,第三卷)
二郎神传说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宋代以后。在宋朝以前的汉朝和唐朝,李冰的儿子“二郎”都没听说过,李冰是否真的有一个我们还不知道名字的儿子“二郎”也无可非议。不过,关口二郎庙的香火与日俱增,二郎神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是真的。甚至在北宋著名诗人柳永的作品中,还有一个词牌叫二郎神。在周觅的老武林故事中,也有一些诸如二郎西周、用鹳打兔子变二郎、二郎神变二郎神等称号。
后来,传说中的嘉州太守虞照与李冰父子争夺“川主”和“二郎神”的职位。《郁芳胜览》载:“虞照藏青城山,隋炀帝曾为历史太守。关键是池中有一只老蛟时,于引一千兵在河中厮杀,于持刀入水。一会儿,池子完全红了,露出左手拿着饺子头,右手拿着刀,往外冲。有一天,我放弃了我的官职。史升后,蜀人见虞骑白马于云中。”宋太宗被授予勇敢将军的称号。《嘉定县志》中记载,民间感受到虞照的恩情,在关江口建庙祭拜,俗称“关口二郎”《常熟县志》也大致如此。《八闽通志》也说入蜀时,得到了二郎神的帮助。后来,张勇请凤川的主人虞照做“清源苗刀的真正国王”。“川主”原是李冰的称号,《县志·文薇》卷五《巩俐父子治水录》记载:“益州治蜀治水,故名川主。“现在虞照也被称为四川的主人。关于这个传说中有两个“传主”的事实,《彭水县志》解释说:“传主庙祀县令李冰父子,或应祀者。高照和李都主张在蜀中治水,被称为蜀中的大家。然而,李习安和赵侯;而李是整个蜀国的源头,而赵只是历史上的。黎志涛滩也是堰,为民出力,不只是以迹异闻名;如果赵以道避一时之灾,千年之后人也不会从中受益。“虽然这是一种妥协,但它表明了两个传说的先后顺序和异同。
类似的故事,在《襄阳旧传》中也可以找到:“晋邓远,其言当远,其勇无与伦比。当时是襄阳太守。城北的污水里有水饺,经常对人有害,我就把剑放进了水里。蛟绕在它的脚下,远处的剑把蛟砍出血来,河水是红色的。因日之名,故又谓之蝎。”《书集成》引用《浙江通志》说:“二郎庙在杭州李中清。神姓邓,陈军也是本地人。从小骁勇善战,那时候,他就是樊哙。桓温认为一个将军是征服者,是冠军将军,是几个郡的知府,号为星。襄阳城北水中有水饺,对人有害。遥剑入水,蛟绕其足,遥剑斩蛟出数段,自是苦于利害。村民之德,是立祠祀之,尝为二郎将,故尊为二郎神。这里记载的邓夏剁饺子的故事,在盛鸿志引用的《太平玉环传》和《靖州传》中也有记载。于是,传说中的二郎神又多了一个邓雅。
综上所述,二郎神的传说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一直在不断变化:人名要么是李冰的次子虞照,要么是邓涯;地理位置,或灌溉,或历史,或襄阳;倍,或秦,或隋,或晋。但最基本的情节流传下来了:太守或太守的儿子下水切饺子,平息洪水,死后成神。百姓对他印象深刻,于是修建了一座名为“灌口二郎庙”的寺庙,取名“灌口二郎神”、“二郎真君”。这些在后来的传说中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二
元明戏曲中二郎神的传说非常丰富。今天涉及二郎神传说的元明杂剧有四种:《西游记》杂剧(杨评点版)、《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灌口二郎斩》等。《西游记》杂剧第八回写道,观音菩萨秘密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戏玉帝,十官差”,第四官是“二郎灌口”。第四本第十六期说猪八戒是黑风山的妖,抢了民女裴海棠。后来孙悟空救了裴海棠,问她妖怪的事。裴海棠道:“那怪喝醉了,说怕二郎精狗。”后来猪八戒去找了裴海棠,把唐僧带走了。孙悟空来到南海向观音菩萨求助。于是,二郎灌口遵从观音菩萨的法门救唐僧,与猪八戒大打出手,放出了“精狗”。“眼见为实,我抓了猪八戒。在这里,剧中并未说明俘获猪八戒的“瘦狗”的具体形象,但在后来的《封神演义》中,对二郎神名为“腰”的哮狗有这样的描述:“仙狗修成小腰,形如白象,状如猫头鹰”——这大概就是凶哮狗的“本来面目”。《西游记》杂剧中有一首《越雕·斗鹌鹑》描写二郎神雄姿的诗:“看了日月沉浮,山川已变。令人垂涎三尺,威风凛凛,姚娅将有一个姓氏。郭直按皂鹰,金头奴引精犬。带着弩,带着弹丸。灌晋江头,李安运栈边”。这是元明戏曲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但没有提到他姓李还是姓赵。但在后来的戏里,如《二郎神醉锁魔镜》、《灌口二郎神斩蛟》、《二郎神锁美猴王》等,二郎神成了历史的太守虞照。《二郎神醉射锁镜》第一集,二郎神上台说:“我的神姓赵明玉,字从道。我小时候是历史太守。历史上凌源有两条河,河内有一个饺子,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历史老人,告诉我的上帝,我亲手把剑打进水里,剁了它的健康饺子,左手抬起头,右手把剑打出水来。看到地上的七个人拜降,这是梅山的七圣。我神斩了健蛟,集了梅山七圣,白天骑着白马飞升,灌溉了河边的百姓,与我神一起建了一座庙。玉皇大帝赐符盘,加我神为关江口二郎神之位,真清源妙道之王。“在《二郎灌口斩》这部剧里,客串的都是大郎沈的背景,与前面引用的《大郎沈醉射锁魔镜》里的描述大致相同,只不过(余误写)先升天为圣,后降梅山七圣,再剁饺子,只是顺序颠倒了而已。二郎神的将领还包括郭雅志(“牙”和“压”,音转),“牵狗”,还增加了一个“抢刀”。《二郎神锁猴王》中的二郎神,在“北极驱魔院大师”的命令下,带领梅山七圣和众多天兵前往郭华山,捉拿偷灵药和酒的猴王。像《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的《我怕二郎神精狗》中的“二郎神锁猴王”也说:“只有清妙真本源,二郎神才能破猴王”,可见二郎神是捉妖拿怪的好手。虽然剧中没有明确说孙悟空就是美猴王,但在第一次妥协中,美猴王曾说:“有三神五姐妹,姐姐是龟山水母,姐姐是铁色猴子,哥哥捉弄三郎太” 这和《西游记》第九部剧中孙悟空的说法差不多:“孙悟空兄弟姐妹五人:大姐远离大山和母亲,二姐是个女巫。 唯一不同的是《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引出齐天大圣,降伏它的是哪吒,不是二郎神。也可以明显看出《二郎神锁齐天盛达》这部剧深受《西游记杂剧》的影响。《二郎神锁孙悟空》重点讲述了神武、二郎神、眉山七圣的勇猛。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花果山三圣。不像后来的小说《西游记》,他们要赌变化,要靠太上老君的钻石切割才有效果。郭华三圣中,齐尧是偷丹偷酒的头目。他勇猛善变,但一旦被抓,就下跪求饶。而大师兄——大圣的形象更为突出,使一根铁棒和神力发生变化,与后世小说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相似之处。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可以说是融合了花果山三贤的形象,连“孙行者”这个名字都是借用了“戏三郎”的。
总之,在二郎醉射魔镜、灌口二郎剁饺子、二郎锁美猴王等剧中,对二郎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描述:他“神异多变”(二郎醉射魔镜)、“面红耳赤”、“骑跨龙驹插箭金罐”。他的“三尖两刃口”(《二郎神把大圣锁在天上》)带领“精犬破阵,金子弹驱散妖兵”(《二郎神把大圣锁在天上》)。明代小说集《醒世》中有宋元版《寻靴纪实二郎神》一书,说“古歌牧婧”中有一座二郎庙,供奉二郎神,与北极真王一样有灵性。那庙里的二郎神雕像是“身裹金花,身披绣袍,腰系玉带,满身飞靴”,“手持弹弓”,类似元明戏曲里的二郎神形象。可见,二郎神(嘉州太守虞照)的传说和形象,在元明戏曲和小说中都有所描写,甚至民间寺庙供奉的二郎神塑像,也被戏曲中描绘的青文所塑造。
元、明及以后的戏剧、小说中,二郎神几乎没有被写成李冰的次子,唯一的例外是杨朝官的戏剧《关口之初二郎神》。杨朝官,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在川西邓州(今邓干县)任知县。他找到卓文君妆楼旧址,建了一座银丰阁,自演短剧,取名“银丰阁杂剧”。他应该很熟悉川西流传的二郎神传说。他的《灌口初二郎神》简称“二郎神”,写的是蜀郡知府李冰挖剩桩,龙女和龙子挑了李冰打架。李冰的儿子二郎纵鹰狗辅战,终于活捉了猪龙母子,用铁链把猪龙母子锁在桩下,“要他加入河沙,深如眉,浅如脚”,使紫龙[小龙]“攻东海岸,分水内江,使千里不毛之地变为良田,永灌农田”。剧中写二郎治水立下汗马功劳,蜀人尊他为川主,拜他为“二郎真君子”,大概是以朱的为原型的。剧本以李二郎剁饺子为中心,始终与治水为民紧密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杨朝官关心人民利益的良苦用心。
三
《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不姓,也不姓李。第六回,孙悟空大闹天宫,在花果山俘虏了李尧王的十万天兵,于是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帮助李尧王。这个二郎神“是玉皇大帝陛下为了让他的侄子们看到真正的君子二郎神,他住在广州关江口”,就连孙悟空也“想起玉皇大帝的妹妹思凡与杨军合作时,生了一个人,曾经用斧头劈开桃山”。这个二郎神。既然他是的儿子,他当然不会姓赵或。“斧劈桃山曾救母,击双凤”,“心高认天庭,性傲居河中”(《西游记》第六回),显然出自另一个神话传说。元代钟思成《鬼录》记载了元代的杂剧《沉香太子斩华山》,明初朱权的《太和谱》收录了元代李的杂剧《沈凌斩华岳》的条目(元曲选目称《巨斩华山》,《园林书目》亦称《斩华山与沉香救母》)。清代皮黄戏《莲花灯》中所演的用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可能是由上述元杂剧“劈山救母”演变而来。不然为什么主角的名字(“白木香”)和故事名字(“劈山救母”)一模一样?《莲花灯》中,破坏沉香母亲婚姻的倔强大叔是二郎神杨戬,而小说《西游记》中,正是二郎神杨戬劈山救了沉香的母亲。两人所依据的“砍山救母”传说,都来自于一个不稳定的传承。当然,我们也猜不到二郎神也出现在上述元杂剧《斩山救母》中的很多篇——这些元杂剧早已失传,无从考证。
西游记小说中的二郎神,“外表之果,好奇而细腻。整体就是:帅气帅气,耳垂和肩膀都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领浅鹅黄色。金靴衬龙袜,玉带花八宝妆。腰间带着弹弓,一弯月牙,手持三尖两刃枪。”(《西游记》第六回)“他从前罚过六个妖怪,帐蓬前有梅山兄弟和一千二百个草头神。它们是奇迹,有72个变化。”那“眉山六兄弟——乃康、张、姚、李斯太尉、郭申和大将军智简;这个“郭沈志坚”暗含着“郭雅价值”之名。二郎神与孙悟空大战期间,“抖擞神力,化身为参天人物,双手捧出三尖两刃神锋,宛若华山之巅之峰,面青牙赤发”。他放出一只“精狗”,在孙悟空的小腿上咬了一口,又拉了下来,趁机抓住了孙悟空。(《西游记》第六回)后来,孙悟空等人取经途中,在比武国广金寺塔上追到了偷舍利宝的九头虫怪,遇到了打猎回来的二郎神和六个眉山兄弟。不考虑之前的差距,二郎神孙悟空帮助皈依佛门,学习佛经。他“拿了金弓,装了银弹,拉满弓,打了起来”,放了那条好狗。”王跳起来,咬了一口,把九头虫的头咬得血肉模糊。怪物痛苦地逃走了(《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这部小说里的二郎神虽然姓杨,但是他的长相,弹弓,三尖两刃刀,鹰狗,甚至结拜兄弟(眉山七圣),似乎都属于二郎神虞照。这清楚地表明了小说《西游记》与元明戏曲中二郎神传说的密切关系。
与《西游记》大约同时期的另一部小说《封神演义》也刻画了杨戬。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二郎灌口之神(书中甚至没有出现“二郎灌口之神”这几个字),而是说杨戬是玉泉山金霞洞丁于的师傅,受师傅之命帮助姜子牙灭阴的。他还用三尖两刃刀,穿着“浅鹅黄色”的衬衫,“浑身金光”;他有“三摩地火眼,显光华,亮如白昼”,还有一只叫“瘦腰”的哮天犬,“形如白象”。他“曾炼九轮元恭,变七十二变,成就无限妙道,圣化其身,封妙道之源,使其为真君子”。《封神演义》中杨戬的形象和功力,与元杂剧和《西游记》小说中的二郎神是那么的相像,连“清远妙道真王”的称号都是一字不差。《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终都是文人创作的。同时,由于两本书作者成书的确切时间无法考证,究竟是谁先出的还存在争议,所以存在两本书对一些民俗故事和细节进行了渗透、关联甚至抄袭的现象。这并不奇怪。一个例子是杨坚的故事,一个“清源、妙道、真王”的故事。
在明代,二郎神的传说广为流传。当然,不可能只有一种说法,细节上没有区别。《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最后的作者)曾看到二郎神的画像,并为《二郎神歌》作序。其序曰:“二郎搜山卷,吾乡吴公家产。在丢失了50年后,他的后代孙权子在了解了巩俐的家庭后,把它拿了回来。绿毡回归,刀剑重叠,堪称奇迹,可见《二郎搜山图》历史悠久,弥足珍贵。《二郎神寻山之歌》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是:“少年美而清,本部奉物灵而星飞使山空。名鹰斗狗,大刀长刀霜雪。猴子难延寿,狐母空酒泣血。江水翻海,搅动柳丁,但怪物们并没有陆续发现,绿锋突然狂啸一声,金锁缠住了龙。魔兵猎魔也猎兽,探洞抱巢无处可逃。人生得意,虽爪敢冲。”(《射阳求生稿》卷一)《二郎搜涂山阁序》成书于嘉靖十八年(1539)。作者正值壮年(36岁),指挥神兵,挥舞大刀长刀,对着“美少年”二郎射鹰纵狗。救月有目标救日弓,世上无英雄。这大概就是作者在《西游记》中描写二郎神恩威并施的内在动机吧。
被附为二郎神的杨戬,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北宋时期一位非常有权势的宦官。《宋史》第468卷有他的传记。杨戬成为二郎神是一个怎样的传说,现在还不清楚。皮黄戏剧《莲花灯》所依据的传说是古老的(元代杂剧),它也显示了一些有待追寻的线索。但该剧成型于小说《西游记》广为流传后的清代。剧中“劈山救母”的二郎神大叔杨戬,究竟是恰好脱胎于《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目前还不能确定。
在小说《西游记》中,二郎神是玉帝的侄子,杨军的儿子..除了“砍山救母”的传说,还有一条线索可以追寻,那就是写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二郎宝卷》(以下简称二郎宝卷)和《二郎宝卷》。前者,刘有《元明清宝卷》一文对此作了十分详细的论述(见《文献》第3期,198)。后者在胡适的《真空卷后记释》(见《胡适古典文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中有详细描述。《二郎宝卷》分为上下两卷,每卷末尾都写着:“大明嘉靖九月三十四日在任旭荣登。”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西游记》最早的出版时间比这还要早20年(公元1592年)。如果像《西游记》通常所说的吴承恩晚年在家(公元1568年离开长兴成职后),二郎宝卷是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写成的。即使按照吴承恩在青壮年时(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写西游记或已完成初稿”的说法(见苏星《吴承恩年谱》),也不太可能出现《二郎宝卷》作者十年后能看到《西游记》初稿并据此改写成《二郎宝卷》的情况。因此,很有可能二郎宝卷或以此为基础的二郎神民间传说对《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吴承恩的刻画产生了影响。
《二郎宝卷》主要描述了二郎真君的出生历史:二郎神之父杨天佑,是天庭“金童”,雀州市秀才。母亲云华仙爱上旧爱,私下嫁给杨天佑,生下二郎真君。因为违背天条,她被孙行者困在郭华,压在泰山下。后来二郎神在天上斗牛宫受西王母指使,“上山捉孙”,劈山救母云华仙,转而以泰山压孙行者。《二郎宝卷》是这样描述二郎神的形象的:“开山斧,双刃刀,银弹金弓;升天,乘云,行云;绑妖锁,斩魔剑,八宝全有。看妖镜,看魔,六贼臣服;三顶山帽,杀气腾腾,顶上三盏灯;八宝,四带,束腰;黄袍上八爪龙,紫雾弥漫。”(见《二郎宝卷,乞签第十广西造》)“二郎变神通,八圣宝随后,先出去收牙,黄毛小子护着我。接受七圣为护法后,白马白狗各有前因...梅山七拜,拜兄弟。英俊的将军会永远支持他们,天地会随着春天变得神圣。白马骑在马上,白狗紧随其后。关将降魔捉鬼,邪灵不见。”(见二郎宝卷。《二郎宝卷》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与《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极为相似,其中“治牙”即“郭压直”的拼写与元明以来二郎神的杂剧相同,而“白狗神有”则与《封神演义》中的“瘦狗”呈白象形状。胡适也认为《二郎宝卷》是吴承恩和《西游记》写出来之前的作品。他看了《二郎宝卷》中唐僧取经的故事,认为“此时的佛经故事还处于自由变化的状态,所以里面的节目,比如二郎救母,把行者留在山下,完全不受传说的约束,与后来版本的吴承恩完全不同。这是嘉靖时期的作品,给了我们这样的自由。嘉靖以后,有了统一的结构,自由转换就不容易了。”后记〈真空卷轴的发行,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文集》)。
结语:《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有蜀郡知府李冰之子关二郎造福百姓的雏形,有元明戏曲中为治水立下汗马功劳的历史知府二神被写成“清远妙道真王”的形象,有元杂剧和元明民间说唱文学《宝卷》中“斩山救母”的之子。总之,《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是汉唐以来民间流传的吴承恩二郎神传说的结晶。充分显示了他重视民间文学、善于博采众长的艺术才华,以及他通过二郎神形象宣泄“斗恶”、“平邪”野心的独特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