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由来和重音是什么?

2月2日也被称为中和节。这里有一些我正在寻找的信息!

2006年3月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也是传说中的黄帝生日,炎黄子孙的节日。

中和节是唐德宗施立在贞元五年(789)制定的,也称为“龙抬头”的二月二日。本来2月1日,土地神的生日也包含在里面,所以改成了2月2日。

据唐代李泌传,唐代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初九、正月三十、三月初三,二月没有节日。在唐德宗的时候,李弼写了一封信,说正月不吉利,二月一日是中和节,作为服役的标志。德宗非常同意,并下令将正月初九、二月初一和三月初三统称为三令节。?

这些记录表明,中和节从唐德宗时期就得到确认。然而,中和节的一些活动并非始于唐代。比如周朝春分去东郊拜太阳,秋分去西郊拜月亮。太阳饼的起源也更早,一直沿用到隋唐。他在唐德宗时,从春分的活动中得知祭日的内容,丰富了中和节,所以中和节和春分是混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

(一)太阳神?

太阳神,又称太阳神。这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一,内蒙古阴山岩画和云南沧源岩画中都有崇拜太阳神的图像。道教兴起后,常被称为祭祀日月星辰神灵。在中国古代,祭祀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一日,三月十九日和十一月十九日。?

关于太阳的传说很多,大汶口的陶尊就有太阳和月亮的形象。传说最早有十个太阳,后羿射日才成为太阳。也有人说太阳是男的,月亮是女的。从汉代的画像石可以看出,三足住在太阳里,后来太阳神被人格化,变成了男人的形象,甚至有了妻子。所以有太阳神和月神。传说他们住在太阳宫和月宫,主宰世界事务。这些传说虽然是古代人创造的,但也反映了他们的实际感受。人们日出而作,有了温暖,就可以种庄稼,晚上和阴天太阳就消失了。这样的变化让人产生联想,最后创造出太阳神。至于太阳玉鸡的传说,可能是日出和鸡鸣联系在一起,太阳和鸡是同伴。一旦鸡叫,太阳升起,人们就起床开始一天的耕耘。?

祭祀太阳时,应供奉太阳饼,这种饼是用江米粉制成的,上面印有太阳和乌鸦的图案,有些饼上还塑有鸡。人们也吃太阳饼作为食物。

(2)土地神的生日?

中和节也祭祀土地神。土地神是古代社会的神,也是自然崇拜的神之一。但是各地的土地神或者社稷的出生日期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定在2月2日,有的定在6月1日,有的定在7月7日,但大部分都是2月2日。?

传说最早的土地神是土地,那时候还没有偶像。海南黎族的土地神,大多是石头做的,然后拟人化。最初人格化的土地神是狗龙,后来是土地神。土地神原本是一个女人,所以她被称为大地母亲。后来有男有女,叫土公,土母,土主,土奶奶,土地庙。流行的“土地嫁女”也是一种社会牺牲。《水浒传》中,据说有一幅“土地神驱散水怪”的画面,描写了土地神在战斗中辅助义军的情况,说明土地神在民间有很深的根基。江苏、安徽有盛大的土地会祭拜土地神。在祭祀土地神时,有些地方还会祭拜谷神。吉林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顾慧的女子。她生孩子的时候只有高粱米充饥,所以死了。后来,她的坟上长了两棵谷子。她在梦中让丈夫种小米,从此才有了小米地,顾辉成了小米之神。

(3)祭祀神农?

立春后的第五天是春分,春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交日,在这一天崇拜土地神和谷物神。吃俱乐部餐和喝俱乐部酒是古代村庄居民的遗产,他们在祭祀土地神时吃东西。在祭祀土地神前后,历代朝廷都要祭祀神农,皇帝自己也要举行耕田的仪式。所谓神农,主要是指炎帝。也有祭祀来世的,这是一个国家,也叫田申。以前每个大城市都建神农寺,以京都最重要。因为祭祀神农时,皇帝为了提倡农业生产,要亲自祭祀,举行耕田仪式,所以北京的仙农坛很大。祭祀神农时,多在无雨的春天,所以也供奉龙王祈雨。

(4)龙抬头吗?

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中秋过后,春天来了,草木复苏,各种虫子复活。这时,人们把龙画回来。早在6000年前,中国就相信龙。当时有玉龙,有龙牌。商周时期龙的形象较多,唐宋时期佛教传入后出现了龙王。山东惠民有一个春季龙舟节,用灶烟在地上画一条龙,俗称招财龙。请龙回来有两个目的:一是请龙回来,播种雨水,祈求农业丰收;第二,龙是各种昆虫之神。龙来了,各种昆虫都会躲起来,有利于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2月2日在江苏南通,人们用面粉制作桃子和五种动物,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种在坟头和田地里,以为是虫神的食物和祭祖,祈求祖先赶走虫灾,希望虫神不要伤害庄稼。同时,为了收获农业,我们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和雨水。因此,祈雨成为中日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玩龙戏,就是把端午节和下雨结合起来。?

中和节在少数民族地区也颇有影响。侗族人民,也被称为二月龙抬头,在节日期间邀请亲戚和朋友在野外吃一顿饭,希望有一个丰年。但侗族人称接龙为牛,即犀牛,认为犀牛是龙的象征。逢年过节,人们从村外牵来小牛,用它们做诱饵,引诱龙进村。然后,端午节,牛被杀,分享牛肉,各家吃酒。一边喝酒,一边喊着“玉龙归来拳”,唱着“玉龙归来歌”。最后把牛角埋在犀牛塘下面,预示着犀牛会回家,龙会归位,村子会有大丰收。达斡尔人也称中和节为“二月二”,满族人称之为虫王节。

(5)花节?

花节又称花节,具体时间不同,一个是二月初二,一个是二月十二,一个是二月十五。传说这一天是花的生日。此时各地都祭拜花庙,庆祝花神的生日,并伴随着去野外赏花、栽花种树、捉蝴蝶,或举行赏花会。北京人经常去天坛等地赏牡丹,种花种草。插花节流行于云南等地。四川的江游节和杭州的石翔也是踏青赏花的活动。?

另外,二月初三是文昌(主宰名利的神)的生日。日本秀才拜文昌,求科举。?

二月二以后,广大农村开始耕种土地,南方广泛种植桑树,山区开展春猎。

二月二,龙抬头,节中吃。

“二月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这一天,唐代唐德宗施立亲自倡议,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定为“中和节”,民间也称为“龙头节”。节日期间,人们围绕祭祀龙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打龙灯也是由于此,这个节日与人们的农事活动密不可分。

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傅时期,当时傅“重农桑,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他都亲自耕犁。后世黄帝、尧、舜等纷纷效仿。去周武王甚至被当作一件重要的国事来执行。

这一带有的地方,二月二早炒豆子、爆米花,有的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又满又小。”祈求来年丰收,生活富足。2月2日,北方大地刚刚解冻,万物复苏。春雪敦促人们为春耕和春种做好准备。

二月二,百虫复活,江苏有祭祀昆虫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磨陈年糯米、玉米、高粱、芝麻等。制成粉末,并制成各种水果形状,如寿桃、面包卷或鸡鸭。蒸熟后插笋,黄昏时送到田头或祖坟前,祈祷百虫不伤田中嘉禾,希望当年庄稼丰收。

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要吃孙鸡蛋糕。太阳鸡蛋糕的制作方法是:用糯米做一个蛋糕,在蛋糕上用米做一个寸长的象征鸡的动物,或者在蛋糕上印一个象征鸡的图案。太阳鸡蛋糕里的鸡代表太阳,太阳鸡蛋糕是用来祭拜太阳的。

2月2日,老天津的魏人讲究吃春饼,也叫“春盘”讲究点,切酱肉、熏肚花、酱肘子、腊肠等。变成细丝,有些还夹杂着南方风味。用熏鸡丝、小肚子丝、火腿丝、香肠丝、葡萄干、香酒、白糖、酱油做成,咸中带甜,清香扑鼻。

除此之外,还要煮夹菜(就是把两头嫩嫩的绿豆芽掐掉),肉丝炒韭菜,肉丝炒菠菜粉,铺经典菜,卷卤味的煎饼,叫做“龙麟饼”。孩子爱这个东西,一是味道好,二是可以用手卷食物,自由自在。

二月二,人们讲究吃春饼,煎炖肉。红烧肉是用绿豆粉做的,软硬有弹性。锅中倒入少许油,将炖肉切成小块,用文火煎两面,淋上芝麻酱和蒜汁,加入少许香醋。很好吃,还配了芝麻饼干和脆皮饼干,都很合大家的胃口。

2)农历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以前也是老北京人心目中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所以二十四节气“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土中或洞穴中的虫、蛇、兽都会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会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下雨了,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二月二,老北京有很多民俗活动。

首先,饮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发财”,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命名。一般要吃春饼,也叫“龙麟”;吃饺子也叫吃“龙耳”;吃面条,也叫吃“龙须面”,是北京龙须面的名称。其中最讲究的是吃春饼,俗称煎饼。这是北京特有的食物。是一种用白面粉烤制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盖子,涂上甜面酱,卷成“盒饭”,也就是木须肉、豆芽拌粉条、酱肘子。口感适口,味道不错。俗话说“各种箱菜,丰年五谷丰登。”

二月二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大妈”,也就是家里接回出嫁的女儿,所以有“二月二接娃”的说法。老北京人出于礼节,正月里“大妈”不能住在娘家,初二后必须当天回婆家,尤其是新婚的“大妈”。但是2月初二,她家来接女儿回去,住了几天或者半个月。一是第一个月忙了很久,累了,就把她接回家好好休息。第二,新年刚开始,又要忙了,好好对待她。一般都是上春饼,也就是煎饼。被接回来的那几天,我的“阿姨”只是在周围聊天,轻松愉快。

二月二日的另一个活动是皇帝耕田。因为每年的二月二,几乎是休克前后,“一犁休克,春分气满。”从那以后,就是北方春耕忙的时候了。为了动员民众迅速投入春耕生产,不误农时,2月2日,皇帝会象征性地带领官员出宫,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明初皇帝每年二月二日到先农坛耕田松土。从清朝雍正帝开始,他们每年2月2日出圆明园,在“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耕地。以前有一种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面中,一位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在用手犁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播种。一个穿长袍的七品县令在管,远处是挑筐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有一句顺口溜:“二月二,龙抬头,皇帝耕田赶牛,皇宫里的皇后总送饭。朝臣失种,春耕夏耕领天下,平秋五谷丰登。”这幅画也说明了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在春天栽培夏云,让百姓丰衣足食。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大早,家家户户都用柴火灶里堆积的柴火灰,在地上不断地铺出一条长龙,直伸到附近的河边或井边,意图将这条懒龙送走。然后用黄土从河边或井边开始,铺成一条长龙,直到家门口,意图把秦龙带回来。因为龙可以游云控水,所以这种引龙活动是为了在暖春过后来几场好雨,以利于春耕,使庄稼生长,收获庄稼。为了尊重龙,妇女必须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停止缝纫,以避免“伤害龙眼”。由于二月二日已是“警钟长鸣”,阳气渐升,各种冬眠的昆虫逐渐复苏。所以,这一天,又有了驱赶毒虫的活动。早上家里的老人会拿着棍子敲炕沿说:“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相见。”“二月二日,龙抬头,蝎子蜈蚣没露面。我认为,这样一来,蝎子、蜈蚣等害虫就无法恢复了。至于二月二的饮食,要改变春节期间的吃喝方式,吃素。这一天的时令素食是油炸红烧肉。红烧肉是一块凝胶状的淀粉。把它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在油里炸。当有一层黄色的酥皮时,放入碗中,用芝麻酱稀释,撒上蒜末,搅拌后即可食用。搭配主食派或者烧饼都很好吃。

3)二月二日,唐·白居易

2月2日,天晴下雨。

草芽是暂时的;

轻装骏马年轻,

天津十字头。

二月二,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苗族、壮族、满族、侗族、黎族、畲族、布依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也庆祝这个节日。这个节日的习俗和活动很多,也叫花节、踏青节、摘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因为是在农历二月初二,所以叫。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诗曰:“二月二,新雨暗,草齿菜生一时。轻衫还好,马青年轻,十字架上写满了字。”当时及以后,民众以刀尺互问遗产,以百粒、瓜果种子、水果迎财,并有摘菜、徒步、迎财等活动。袁菲在《中国过去的生活》中写道:“二月二日,青年节,任军县的人们游览并欣赏分散的郊区。..... "、和王浩《广群景·时谱》引《莫寒记》:“罗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郎节,亦为采菜节。”明朝以后,二月二日有许多关于龙抬头的习俗,如撒灰招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所以称之为龙抬头日。清咸丰《武定县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厨灰如龙蛇围屋,名为招财龙,招财进宝。”此外,还有赶工、试耕、炒蝎豆、穿草、祭龙王、敬地、敬粮、娶女住春、童子写等保存习俗的活动。布依族会在2月2日举行为期三天的节日,主要是祭拜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祭祖,吃双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全村平安。

这一天有许多关于龙的活动,所以它被称为龙抬头日。二月二养龙首的习俗,最早可见于明代刘东、俞懿正的《帝都风光略》:“二月二养龙,将元旦吃剩的饼放在炕上,熏虫,意为引龙,虫不能出。”清朝仍然遵循它的习俗。夫差敦冲《燕京年谱》:“二月二日,古中和节也。让人仰视。日食时吃饼的叫龙麟饼,吃面的叫龙须面。别在闺房里缝了,免得伤了龙的眼。”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显圣,是吉祥之物,是风雨的主宰。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抬头就是云要造雨,天地造爱云要造雨,这是万物生儿育女的条件。另外,古代认为龙是介壳虫之精,各种虫都是长的,龙一出来,各种虫都躲起来了。二月初,是春回大地,农事开始的时候,也是百虫蛰刺,蠢蠢欲动的时候。所以民间有扶龙头、招青龙、剃龙头的动作,有吃龙皮、龙须、龙子、龙麟饼的习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4)“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在北方,二月二也被称为龙抬头日,也被称为春节。在南方叫郊游节,古代叫摘菜节。中国人自唐代以来就有“二月二”的习俗。据记载,这句话的由来与古代天文学和农业节气中对恒星运动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天文观测模式中,周日在黄道上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夜。古人将这28颗星按东南西北分为四宫,每宫7宿,并按其形象将四宫分别附在四种动物身上。其中,东宫七夜被想象成一条从北向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星星组成。

恒星相对静止。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龙星座和太阳处于同一方向时,太阳光就会淹没星光,人们就看不到天上的龙了。过了一会儿,地球的位置转移了,龙星座又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古人发现了这个规律,并用它来判断季节。

被称为“龙角”的七夜东宫第一夜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正是春天来临的时候,所以古人把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此时恰逢中国农历二月的雨水节气,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二月二日,天晴下雨,草芽生一会儿;轻衫细而马幼,十字满言。”

5)元代二月二,明明是“龙抬头”。在这一天,人们吃面条,这被称为“龙须面”。还有煎饼,叫“龙麟”;如果包括交子,就叫“龙牙”。

把“农历二月初二”称为中和节是一种误解。中和节起源于唐代。据《旧唐书·德宗吉》等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五年来一直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在这一天,官员们休息一天,而人们用绿色的布袋装满古柏水果,并互相赠送,这被称为“提供儿童”。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也用糯米做饼,叫做“太阳饼”,用来祭拜太阳。中和节祭祀太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因为中日节日的第二天是二月二,所以后世有人把两者混淆了。

“二月二龙抬头”正式形成民间节日是在元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气候对农业收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节日反映了普通大众对春雨的期待,希望春天有足够的雨水,为秋天的丰收奠定基础。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能抬起龙的头?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时节,此时阳气正盛,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春天要犁地播种,土壤湿润保水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时候如果天气下雨,真的是弥足珍贵,所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节气上,二月初介于“雨”、“惊蛰”和“春分”之间。这是一个需要下雨的时候,也可能会下雨。人们是如何希望通过祈龙来达到降雨的目的。

龙为什么要“抬头”?因为在2月初的休克垫前后,各种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动物都恢复了活力,是时候做点什么了。龙抬头,说明龙也在动,要履行降雨的职责。不过这种说法是“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很好理解。但“龙抬头”有古代天文解释,常被忽略。

古人认为地球不动,太阳在动。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年运行轨迹看作一个圆,这就是所谓的黄道。然后用一些星星把圆分成28等份,形成28个区间,称为28个地方。“住宿”就是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动,基本上每天停留一个晚上,依次停留28个晚上,大约一个月,所以叫“宿”。把这28个小屋按照东南西北西北四个方向平分,每个方向会有7个小屋。对于这28个夜晚,它们都被命名了。东方七宿称为:焦、康、边、方、辛、卫、吉,合为一组,称为东方黑龙。其中,角是龙头的象征,炕是龙的脖子,夜是龙的胸膛,房是龙的肚子,心是龙的心脏,尾和蹦是龙的尾巴。冬天,黑龙里的这七个夜晚都隐藏在地平线下,黄昏后就看不到了。到了二月初,当黄昏来临的时候,犀鸟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此时,黑龙的整个身体还隐藏在地平线以下,只有一角露在外面,于是,黑龙抬起头来。《说文解字》解释“龙”字时说:“龙是鳞虫之长。可静可明,可详可巨,可短可长。春分登天,秋分深潜。”都是指苍龙七夜的若隐若现的变化,并不是真的有兽龙在变。“春分登天”是指春分时,天空中开始出现角梁,东方黑龙出现,即龙抬头。

中国古代对龙的崇拜一直延续,越来越明确地把龙视为掌管雨水的动物神。所以《左传》第五年,桓公说“龙现”,意思是龙被电击、被蛰后会出现,此时会举行祈雨的祭祀。战国时期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也说,应龙生活在南方,“所以南方多雨”,而烛龙“不吃不睡,风雨为祸”,即经常引来风雨。因为想象中的龙能在云里雾里飞翔,所以迷信龙能给人带来好运,到了人间能幻化成皇帝,所以皇帝被称为真龙帝。

最早借助龙的形象直接举行求雨活动的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故事》。书中提到舞龙求雨。汉代的画像石上还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这些都可以算是后世打龙灯的起源。

唐朝的人们已经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一个“迎财”的日子,在这一天吃“迎财果”就是吃一些小吃。宋朝的宫廷在这一天也有特别的活动。宋人在《老武林》中仔细记录南宋时,二月初二在宫中有一次“挑菜”御宴。宴席上,将生菜等新鲜蔬菜种在一些小蹄子(口小底大的计量器具)里,名字写在丝绸上,放在蹄子下面,让大家猜。根据猜测的结果,有奖惩。这个活动既是尝鲜,又是娱乐,所以在那个时候“宫也更有效果。”而唐宋时期的这些“二月二”活动,与“龙抬头”并无关联。

元代二月二明明是“龙抬头”。《天津实录·分析》在描述元代大都风俗时提到“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之日”。在这一天,人们吃面条,这被称为“龙须面”。还有煎饼,叫“龙麟”;如果包括交子,就叫“龙牙”。总之要以龙身命名。

元代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间活动的记载更多了。人们也称这一天为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燕京岁时年谱》说:“二月二日......今天人们呼唤龙抬头。日食时吃饼的叫龙麟饼,吃面的叫龙须面。别在闺房里缝了,免得伤了龙的眼。”这个时候,不仅要吃蛋糕和面条,女人也不能做针线活,怕伤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了民国时期当地二月二的民俗,称:“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早上用扁担敲梁,就是敲龙头,表示龙刺落地,盖近休克期。农民早餐吃的是粗米粉做的糕点和馒头。所以女人天天给孩子剃头,掩盖了龙抬头的意思。”这是辽宁的民俗。早上要用长杆敲房梁,叫醒龙。同时,我也做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还有往家里打水的活动。清代《万蜀杂人》曰:“二月二日人人唤龙仰视,乡民用灰捻布从外入屋厨,圈水缸,谓之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的凌晨。人们从河边、井里一路撒草木灰、谷壳,直到家里的水缸,就是为了有个好天气。如果你不放心只有下雨的时候,你必须把水带进你的家,让雨落在你自己的田里,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这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些地方有打龙灯的活动,也有求雨的意思。在这一天注意剃光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清以来,二月二又增加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代《帝都风光略》说:“二月二,龙抬头...熏了床炕,又熏了虫,为引龙,虫不能出。”清代康熙《大兴县志》中记载“二月二日,各家为素饼,油煎食之,谓之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虫子开始蠢蠢欲动。有些昆虫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在这一天,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炸食品,摊煎饼等方法来烟熏和杀虫。这是一个强调卫生的概念。在北方,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也有吃炒豆角驱虫的习俗。人们将大豆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入锅中翻炒。很快,大豆在锅里跳动,以此来警告昆虫并赶走它们。至于有些文章提到北京有“二月二接大妈”等民俗,这里不用我赘述。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一个古老的民俗节日,已经基本淡出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但也要认识到“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文化内涵,比如古人对龙的崇拜,古代天文学对“龙抬头”的唯物解释,仍然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