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有春节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称农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的春节是指从腊祭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仪式,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祈求丰收。活动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来了,万象更新,草木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即将开始。人们刚刚度过了花草树木在冰天雪地中奄奄一息的漫长冬季,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自然要用喜悦和歌声来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满族、蒙古族、瑶族、壮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达斡尔族、侗族、黎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但节日的形式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有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骨文中“年”的拼写是上为“和”,下为“任”。金文的“年”字和甲骨文中的“年”字一样,也是跟粮跟人的。小篆的“年”写的是“上至五谷,下至千年”,《说文解何姿补》:“年熟。从五谷,从千声。”小篆把“人”字改成了“千”,于是许慎就用了这个说法,“千”字本来就是装饰的,这个解并不矛盾。“粮”是谷物的总称,不能曲解为“麦”。一年的好坏主要是由“禾”的生长和收成决定的,而现在甲骨文中的“禾”字已被挖掘出来,几乎都显得沉重弯曲,可见它象征着粮食生产的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呢?从甲骨文来看,“年”字似乎是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
在中国,农历年的开始被称为春节。它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着团结、繁荣和对未来的新希望。据记载,中国人民庆祝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发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做皇帝,带领部下拜天地。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被称为春节。春节过去被称为元旦。春节所在的月份被称为一月。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日历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这两个“年”,也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正好在农历年前后,所以阳历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名为“春节”。
中国农历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因此也被称为“夏历”。众所周知农历平年是12个月,闰年是13个月。但是,你知道农历是怎么设定闰月的吗?为什么闰月多设在夏季,少设在冬季?在大家的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过闰月,所以没有“闰春运”。为什么?话题还得从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说起。年、月、日的定义自古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为了计算时间,我们必须引入时间单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地球的舞台上进行的,所以昼夜交替、季节变换的现象自然被作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自然的时间单位,也就是“日”。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为一个“日”,是昼夜交替的循环。地球绕太阳公转带来了第二个时间单位,即“年”。地球的整个公转是一个“年”,是四季的循环。最后,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为大家确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天体的运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还是月球的运动,都需要相对于一些参考点进行观测。所以天文学中的“年”、“月”、“日”是因为使用的参考点不同而产生的。每个人生活中使用的“日”每天长度相等,称为平太阳日。平太阳日不再是一个自然的时间单位,它是地球轨道为正圆且地球自转轴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时,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决定四季变化的时间段称为回归年,其长度为365.22个太阳日。最后,月亮变化的周期称为新月,其长度为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完全是天的整数倍,这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叫做历法,包括一年中的天数,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天数如何确定,闰的规律。阳历和阴历中年月的长度是日长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自然的时间单位,分别被称为日历年和日历月。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制定的历法。阳历每一个历年都接近南回归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历年的统一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在这种条件下,每年被分成12个历月,没有天文意义。所以在阳历中,用最接近回归年的整日数来计算一年的长度,一年365天。
很明显,如果公历的公历年是每年365天,那么由于每个公历年比回归年短0.2422天,长此以往,差额会不间断地累积,季节会不间断地推迟。比如720年后,累计差达到半年左右,此时春分出现在10月,7月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寒暑颠倒,18岁大乱。为了克服这一点,公历定义了闰年,闰年是366天,有365天的一年称为平年。设定闰年的规则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闰年是非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被4整除的一年,闰年是世纪年(如1900和2000)的公元年数被400整除的一年,其余年份为平年。所以400年中有97个闰年,303个平均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回归年的长度只相差26秒,3000多年后才1天,非常准确。现行的阳历是教皇格里高利八世于1582年颁布的,从第二年开始被世界各国采用,所以也叫公历或公历。
农历,又称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周期制定的历法。制作农历的原则是让每个历月都接近月亮,历月的统一长度应该是月亮。然后,使日历年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因为农历正月的长度是29.5306天,所以农历的历月是农历正月30天和农历二月29天,相互交替,使历月的统一长度接近农历正月。当然这种方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在360个历月(即30个公历年)中,有191个大月和169个小月,大大提高了历月与农历正月的协调性。
纯农历也有平年和闰年。平均一年354天,包括六个大月和六个小月。闰年是355天,12月底增加一天,包括7个大月和5个小月。这种历法没有考虑到统一的日历年长度和回归年长度之间的协调。久而久之,两者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举个例子,对于一个68岁的用农历记录年份的回族老人来说,说实话,他只活了66岁。
因为农历的基本特征是历月的统一长度是新月,每个日期都必须对应某个月相,比如农历的十五大致就是满月。阳历中的月份不能反映这种自然现象。但农历的历年不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所以很少使用。
农历和节气:
阴历完全是基于月亮的运动,而阳历完全是基于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中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或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月,统一历长为农历正月;这和阴历原理一样,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在农历中设置闰月,使历年的统一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并设置24个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点。农历结合了阴阳历的特点,故称“阴阳历”。
阴阳历的历月长度与回历相同,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即所谓月楼。但阴历的排列与回历不同,回历是机械地交替排列月份,阴历的大小是经过计算后确定的,比回历更精确。根据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将与新月重合,新月的那一天将是第一天。月楼的大小取决于新月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新月所包含的天数。因为两个月的长度并不正好是59天,所以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会连续出现或大或小的两个月份,以使历月的统一长度尽可能接近月亮的长度,剩下的差别就看闰月和闰月的安排了。
农历正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重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非常零碎。然而,中国农历成功地调和了这两个自然周期,这是阴历和阳历的基础。早在春秋时期就发现,如果把7个闰月插入19太阴年,总长度几乎等于19太阳年。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讲真,19回归年= 6939.60天,而235 (12× 19+7)个月= 6939.69天,两者相差只有2小时9分36秒。为了进一步解释农历设定闰月的规则,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的一大特色。由于农历长期以来被称为阴历,很多人误以为节气属于农历。说实话,节气完全取决于地球的公转,可以称为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到达的不同位置。因为运动的相对性,它们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到达的不同位置。划定黄道叫春分,然后黄道每15会定一个节气,* *一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分别是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中、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严寒、立春、雨、蛰。正因为如此,阳历中节气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春分总是落在3月21或者22。少数变化是由于阳历长度不等,闰年增加一天造成的。相反,农历节气的日期是多变的,同一节气出现在农历不同年份的日期相差最多可达一个月。现在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节气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24节气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节”、“气”。在古代,人们从冬季至日开始交替排列中气和节气,所以小寒是节气,大寒是中气,以此类推。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节气。一般每个月有一个节气,一个节气。每一种气体都属于某一个月份,不能混淆。
确定节气有两种方法。古代历法中称之为“恒气”,即一年按时间分为24等份,每个节气为15天以上,故又称“平气”。现代农历用“定气”一词,即根据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一周为360,两个节气间隔为15。由于地球在冬季至日时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季至日前后,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缓慢,一个节气达到16天。在使用固定空气时,可以保证在昼夜平分的情况下,将春秋分为两天。
阴历设闰的方法与中气的划分、定气的方法密切相关。因为两个节气的长度约为30.5天,而农历月只有29.5天左右,所以每个月的节气日期必然会比上个月延迟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气。这个月被定为“闰月”,是农历的第13个月。由于节气是严格按照回归年的长度反复出现的,按照上述划定设定闰月,必然保证农历年的统一长度与回归年非常接近。19年七闰法就是这样设置闰的。
由于采用恒气的方法,冬季一个节日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农历正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缓慢延迟,因此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地球绕夏季至日运行缓慢,节气也较慢,一次可达16天之多,所以夏季及其前后的月份有很多闰月,如农历的三、四、五、六、七月。从1821到2020年的200年里,有74个闰月。其中1月、11月、12月没有闰,5月闰最多,达到16次。难怪我们遇不到闰月和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