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白先勇简历
作家白先勇
1937,11年7月,白先勇出生于中国广西桂林。他的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名叫马佩璋。白先勇排名第八,有九个兄弟姐妹(只有五个仍然健在),电台名人白韵琴是他的表弟,而他的大部分家人仍住在台湾省。白先勇7岁时被医生确诊为肺结核,无法上学,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度过的。
抗日战争时,他和家人游览了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1948移居香港,就读于拉萨学院。不久后,他于1952移居台湾省。
1956建国中学毕业后,因为梦想参与三峡大坝建设,以台湾省省立的国立成功大学(现“国立”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系作为第一志愿考入。次年发现兴趣不合,转到“国立”台湾省立大学外国文学系学习英国文学。
1958年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两年后与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星共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出版了《月圆梦》、《大嫂余庆》、《毕业》等多部小说。
大学毕业1961。
1962年,白先勇的母亲马佩璋去世。根据他的自传体文章《蓦然回首》《母下。
白先勇
下葬后按穆斯林仪式上坟四十天,第四十一天出国飞美国。”母亲去世后,他飞到爱荷华大学的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当时他的父亲白崇禧也来送行,这是白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1963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学习创作。
65438年至0965年,白先勇在爱荷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前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中国语言文学,此后定居于此。他在1994退休。
6月1999,165438+10月1发表《养虎为患——父亲的遗憾(1946年春夏第一次“四平巷战”前因后果)》(台北当代第147号),是其父白崇禧的传记。
白先勇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孤独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和长篇小说《孽子》。白先勇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并将其融入中国的传统表达,描写了新旧时代人们的故事和生活,充满了历史的沉浮和世界的沧桑。
2004年,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青春》、《白先勇思想选集》和新作《缤纷牡丹亭》。白先勇热爱昆曲这一中国地方剧种,如《牡丹亭》,并不遗余力地保存和传承。
2创意体验编辑
连接中国和西方
白先勇
白先勇从小热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如薛东征,西征,谈唐,蜀山剑侠传,哭笑姻缘;巴金的《家》、《春秋》;三国,水浒,西游记,尤其是红楼梦,都是他喜欢的作品。大学时期,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毕业后进入艾奥瓦州的创作班,作者将注意力转向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他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他长期生活在台湾省和美国,沐浴着欧陆风情和美丽雨露,但大部分作品仍保持着相对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
巴蜀情结
作者生活在天府之国重庆,当他回忆起童年时看到的巴山蜀水时,他仍然非常着迷。高中毕业时,白先勇因为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放弃了保送台大的优厚条件,进入台湾省水利学院。后来发现对水利不感兴趣,就转到台大外语系了。他对祖国大陆印象深刻。我很怀念,他日夜思念的所谓“家”,无非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正是这种对民族、对祖国的深情,让这个远离祖国的游子在作品中散发出一种孤独的“乡愁”。
对工人的同情
白先勇
白先勇虽然生长在官员家庭,生活条件比普通人好,但他从小就很同情自己接触的下层工人。在《孤独的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血红色的杜鹃花》中,作者同情地描写了隽隽、朱风和王华的形象及其悲剧命运。当然,这不是偶然的。他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感触良多。据作者本人说,1963出国前夕,母亲去世,我从学校回来时,“父亲已先回本。”这件事对他的心灵有很大的震撼。作者曾写道:“别人留学大概都是满心兴奋,我不是。拿我来说,只觉得心慌,不知所措。在美国的第一年,我的心情是凄凉的。”“到了美国后,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失落。”这些想法和情绪是相当消极的。后来作者写了《芝加哥之死》和《已故神仙的故事》,其中吴汉魂和托马斯·李溺水自杀,大概与作者这一时期的悲凉心情有关。白先勇从50年代末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从1958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到8月1979《夜曲》在香港文学系列发表,* * *发表了30多篇短篇小说。1960年与欧阳子、王文星等人在台湾省共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先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然后编成几部短篇小说集,如《孤独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落仙的故事》等。他的第一部小说《孽子》自1977起在现代文学连载,已由台湾省视觉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作者童年时期所接触的生活,或模拟西方文学的作品,如《孤独的十七岁》中的大部分作品;二是描写台湾省上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如《台北人》;三是描写生活在美国的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如《纽约客》;四是描写台湾省下层人物的作品,如小说《孽子》。
3人物轶事编辑
对同性恋的评论
白先勇和他的家人
白先勇曾在香港公开表示自己是同性恋,但在台湾省却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的性取向。白先勇曾说,他相信父亲知道他的同性恋行为,但他从未真正和父亲谈过这件事。
白先勇唯一的一部小说《邪儿》(1983),因其对台北部分同性恋社区亚文化以及同性性交易的毫不留情的描写而格外引人注目。《孽子》以一个因同性恋倾向被父亲驱逐出家门的年轻人“李青”为视角,讲述了1970年代,一群以台北新公园为集散地,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男同性恋。作者对父子亲情的描写也是这本书的主题。2003年,台湾省电视台将其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引起社会对同性恋的各种讨论。2002年,台湾省同性恋权利活动家陈俊志指责白先勇和舞蹈家林怀民没有为台湾省的同性恋运动尽最大努力。
个人信仰
白先勇,凤凰周刊采访。
你的作品受伊斯兰教还是佛教的影响?
答:佛教。我受伊斯兰教叛逆和非正统血统的影响,但在宗教教义上与伊斯兰教并不十分接近。我去了一所天主教学校。我在香港上初中的时候,背过圣经,但是年纪大了。我想皈依佛教。我父母都信仰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协会是我父亲创办的。但对孩子来说,是宗教信仰自由。我二姐是天主教徒。我现在信佛了。我想如果他知道了,可能会失望,但不会干涉。呵呵,我常说他是“开明君主”。"
桂林情结
白先勇不建党的经历和异于常人的情感世界,铸就了他特殊的性格。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概况的人,一定会理解白先勇在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台湾省当代文学中的地位。白先勇的文学作品,白先勇的爱好,甚至白先勇的语言和思维,都离不开桂林这块孕育他、养育他的山川宝地,离不开勤劳智慧的桂林人民。在白先勇的一生中,有一种情感是永远解不开的:那就是对桂林故里的眷恋。
事实上,他只在桂林生活了七年。他12岁去了台湾省,25岁去了美国,但是说的是非常地道的桂林话。白先勇在他的小说中使用了许多桂林方言。例如,桂林方言在他的怀旧小说中的灵活而恰当的运用,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老桂林可能会有一种感觉,“金大奶奶”这个话题很有桂林味。当然《金大奶奶》中有很多白先勇童年时听到的故事,那些人物的生活背景都有桂林的影子。
白先勇不仅能说一口地道流利的桂林话,还爱吃桂林米粉。据白先勇说,父亲白崇禧打仗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隔壁阿姨煮卤水,做热米粉。白在四十年代后期生活在南京和上海,经常请人做桂林米粉。后来到了台北,就很少吃桂林米粉了。白先勇怀念这种特别的乡土气息。在他的代表作《花桥的荣耀》中,他津津有味地讲述了桂林米粉的故事。1993年9月,白先勇返回桂林,入住榕湖宾馆。遇到服务员就问:“桂林有没有热腾腾的米粉?”服务员有时候接的时候,就嘟嘟囔囔地喊“先来两碗”。白先勇告诉笔者,桂林米粉可谓“天下第一”,好吃。
2000年1月,白先勇再次回到桂林,就像上次回到桂林一样,白先勇一进餐厅就问“有没有桂林米粉”。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连端了两碗,连说,多香菜多脆豆好吃!白先勇吃米粉,那个动作也是“训练有素”。虽然米线堆的很高,但是那些筷子在碗里可以随意打翻,不会让调料掉出来。这大概就是桂林人的吃饭能力吧。除了桂花桂林米粉,白先勇非常喜欢桂林的传统艺术桂剧。在他7岁离开桂林之前的日子里,白先勇经常在母亲的怀里看桂剧,所以即使当他57岁回到桂林时,白先勇仍然对桂剧如此着迷。[3]
4主要作品编辑
《树有如——纪念已故好友王国翔君》——1999年1月26日《联合报》
《夜曲》——中国时报《人间世》副刊,1979年。
《孽子》——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第一期,1977年。
秋思中国时报,1971年。
国葬——现代文学第43期,1971年。
乔华·荣吉——《现代文学》1970年第42期。
《冬夜》——现代文学1970年第41期。
孤独的花朵——1970年《现代文学》第40期。
天空中闪亮的星星——《现代文学》1969年第38期。
怀旧——现代文学第37期,1969年。
血红色的杜鹃花——1969年《现代文学》第36期。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现代文学1968年第34期。
《傅亮颂》——1967年《现代文学》第33期。
“年除”——1967年《现代文学》第32期。
“花园里的梦”——《现代文学》1966年第30期。
《绿色之触》——现代文学第29期,1966年。
堕落神仙的故事——纽约客第一篇,发表在《现代文学》第25期。
火岛之旅——现代文学第23期,1965。
永恒的尹雪艳——《台北人》第一篇,发表于《现代文学》1965年第24期。
《在幸福的家乡的一天》——现代文学1964年第22期。
《香港:1960》——1964年《现代文学》第21期。
去摩天大楼——现代文学第二十期,1964。
芝加哥之死——现代文学第19期,1964年。
《那天晚上的月光》——也被称为毕业——发表在1962年的第十二期《现代文学》上。
孤独的十七岁——现代文学第十一期,1961年。
藏在裤兜里的手——《现代文学》1961年第8期。
青年——现代文学第七期,1961年。
《小阳春》——现代文学1961年第6期。
黑色的彩虹-现代文学第二期,1960年。
《玉清姐姐》——现代文学1960年第一期。
《月亮上的梦——现代文学》1960年第一期。
《闷雷》——创新之数出版之笔汇,第一卷,六期,1959。
《灰烬》——收录于《纽约客》。
等待
不朽者的复仇-收录于《纽约客》。
我们去看菊花吧
《丹尼男孩》──刊登在《纽约客》上
《两个人的茶》──刊登在《纽约客》上
小说分期
白先勇的小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总的来说,台词是美国出版的《芝加哥之死》1964。在这部小说之前,所有在台湾省写的小说都叫前作,之后,所有在美国写的小说都叫后作。早期作品受西方文学影响较大,个人色彩和奇幻元素较多,思想艺术上不成熟。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他更多地继承了中国民族文学的传统,并将其融入现代,这使他的作品更加现实和历史,他的艺术也越来越成熟。白先勇是台湾现代派中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他生活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等几个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国民党的官僚家庭中度过的,前辈们的“显赫”和上流社会的“气派”在他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台湾省后,我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旧官僚的没落,以及许多背井离乡在台湾省生活的下层民众的痛苦挣扎。他们的乡愁和乡愁都影响了作者。在美国,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对美国物质文明的向往,对西方文化腐朽的一面的反感,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执著和漂泊海外无根的痛苦,同时涌入他的心灵。这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真实体现。
5出版物简历编辑
2012,《白崇禧将军文集(一、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两个人的茶,作家出版社。缤纷绽放(白先勇散文集),作家出版社。
2008年,《白先勇作品集》由天下文化出版。全套12卷,随书附《青春牡丹亭——牡丹百年DVD》。
2008年,《白先勇笔记》被秘密编辑出版在《尔雅》上。
2007年7月20日,《纽约客》在台湾省出版。
2004年,《说昆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了《五彩牡丹亭》。
2002年,《树有如》由台北联合文献出版社出版。
2001台北人民出版三十周年珍藏版。
1995,第六指。尔雅出版社。
1984《星咖散文集》出版。
1983,小说《邪儿》出版。
1982《白先勇短篇小说选》出版。
1980年,《白先勇小说选》出版。
1978出版散文集《蓦然回首》。
1976出版了一本名为《寂寞十七岁》的小说集。
1971年,他的作品开始被翻译成英文(第一部是《神仙传》),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文、韩文、德文等多种文字。同年,台北短篇小说集出版。
1968出版短篇小说集。台北小说集。
1967,出版过《谪仙》和短篇小说集。卫星书店。卫星系列。
6、昆曲编辑
一部集歌、舞、诗、剧于一体的精致优美的表演形式,一部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部深受喜爱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汇集两岸三地一流创意设计师,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这一文化项目,在台湾省、香港、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座无虚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
《牡丹亭》承《西厢记》,开《红楼》,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的一座高峰。曲调优雅,唱腔悠扬,歌词华丽,400年来一直是昆曲的传统经典。火热的《牡丹亭》让压抑已久的昆曲舞台骤然升温,这与白先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曾经笑称自己是昆曲志愿者的白先勇,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魅力,不惜暂停自己的事业。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牡丹亭》,在校园里进行公益演出,为昆曲赢得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艺术生存的沃土,白先勇说,“我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有一天他们也可能会做昆曲,成为昆曲的推广者,或者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从小就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小说《游园惊梦》的灵感来源于昆曲《牡丹亭》。他致力于昆曲艺术,做了二十年推广昆曲的“志愿者”。他更热衷于向年轻一代介绍昆曲,经常与港台的昆曲艺术家合作公开演讲。拍青春版《牡丹亭》是他多年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4年实现了。
普及昆曲
白先勇年轻时曾和家人在上海听梅兰芳(俞振飞和言慧珠联袂演出)演唱的昆曲《游园惊梦》。21世纪,他为在全世界推广昆曲做了大量工作,并自称昆曲志愿者。
7字符评估编辑器
“在生活在美国的作家中,最持之以恒,潜心于自己的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件有价值的作品。
白先勇
有两个人不得不为后人读作品:余丽华和白先勇。他甚至称赞白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天才作家”。从五四以来,艺术成就能和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只有五六个人。”——美国学者夏志清教授的评论。
“白先勇才华横溢,不甘被拘禁;他尝试过各种小说,接触过各种题材。难得的是,他不仅尝试写作,而且写出了几乎非常成功的作品。白先勇讲故事的方式很多。他的小说情节有传统直接叙述的《我们去菊花吧》、《玉清姐姐》、《孤独的十七岁》、《简单闪回的叙述》、《香港-1960》、《复杂意识流的表达》,更有用的是直接叙述。他的人物对话,像日常用语一样,非常自然。此外,他还可以使用强烈的色彩,就像油画中的文字一样。1960年的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玉清姐姐》中,他采用了广西桂林的口语,使小说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他的前几部小说,也就是他在台湾省的时候写的作品,都是简单朴素的。从第五篇《上摩天大楼》开始,他就开始非常注重文字的效果,经常通过对句子的恰当选择和安排,以及各种恰当的'(象征主义)的运用,把各种'印象'有效地传达给读者。”——评美国作家欧阳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