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绣花丝绸长袍在春天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有一群金孔雀和银独角兽”,唐朝的人在穿着上有多讲究?
服装一直是大思想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礼仪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着装无小事”,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都要严格按照礼仪的规则来穿着。不同形状的服装可以反映主人的地位。
事实上,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每个世代的服饰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与当时的民族面貌和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唐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不仅推崇海晏和鹤庆,更推崇文化的包容、开放和兼收并蓄。唐朝继承了魏晋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雅”的风格。
唐代以前,人们的日常服装虽然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可以让人一眼就知道主人的身份和职业,但大多都有款式单一、造型固定的缺点。自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来,他对天帝的服饰进行了开创性的改进,首次明确将明黄色作为特殊颜色,象征九五,并明确禁止其他任何人穿黄色衣服,以彰显皇权的神圣性。
至于李渊为什么用黄色作为皇帝服装的颜色,历史学家众说纷纭。其中最可信的是“五行说”,认为朝代的更替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在唐代,当归属土,所以把土地的黄色作为皇权的象征。
古代皇帝的正装一般称为“龙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唐朝皇帝的衣服上并没有龙。这种皇权至上的象征,直到明清时期才有。当时皇帝常穿的衣服分为“常服”和“正装”。顾名思义,“特勤”是指平时衣食住行所穿的衣服,与其他普通男装在造型上没有根本区别,只是颜色不同。“礼服”是大型礼仪活动的专用礼服,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也叫“加冕礼服”或“衣服”。
旧唐书《玉符志》记载了天子“衣”的构成:头戴冠,冠上镶嵌十二颗玉珠。黑底红赏,绣有“十二章”。
在当今的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说皇帝无论何时何地都穿着龙袍,戴着皇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实衣服一般都是重大庆典和特殊仪式的特殊服饰,比如登基大典和祠堂祭祀。
宫廷官员的服装根据他们的品味有明显的区别。大臣们每天上下朝廷、处理公务时,都要穿朝服,也叫“省服”。在古代人眼里,紫色是最高贵的颜色。自古有“紫气东来,圣人通关”之说,所以紫色官服最为突出,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穿。四五级的大臣穿红色衣服,六级的官员穿绿色,七级以下的只能穿青色。从等级服饰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人对官员服装的讲究。
平民阶层的服饰比较简单,大部分人还是以浅色的粗布为主,制作工艺简单粗糙。富有的商人和贵族更喜欢用上等丝绸精心缝制的衣服。唐代男子服饰多为窄袖长袍,圆领、右领,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优点,行动十分方便。男人头上也戴着锄头。普通男人戴的是软脚锄头,朝廷大臣戴的是两只绷着硬脚的锄头。
与男性相比,唐代女性的服装款式更加复杂多样,包括裙、裙、衫等。,具有高雅的特点。
初唐女子服饰与隋朝如出一辙:窄袖衫配长裙,一双蝴蝶结鞋。这种穿衣风格在魏晋时期非常流行,因此也对初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盛唐时期经济的发展,风气的开放,民族融合的加深,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装逐渐大胆发展,暴露无遗。
中唐时期,贵族妇女中悄悄流行一种短衫裙,即裙子在胸部以上用花边系住,称为“高胸裙”。由于它将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和婀娜多姿的容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时间大受追捧,尤其是大批上流社会贵族和妓女争相效仿。
众所周知,唐代女性以胖为美,这种阔胸长裙,无论高矮胖瘦,都能体现女性的性感灵动,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也体现了唐朝大气的开放包容,长期以来成为唐代女性的代表服饰。
此外,唐代妇女常穿大袖衫,比齐胸裙更宽大,一般是妇女出席重要礼仪场合的专用服装。
在传统的封建礼教里,女人不能随意在外面露脸,只能在家教育孩子。但是,唐朝的女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社会地位远高于前朝。他们不仅享有很高的自由度,还涉猎琴棋书画。他们经常集体外出,甚至出现了“女扮男装”的有趣现象。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都是罕见的。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是唐代非常有代表性的“男装老板”。《新唐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次唐高宗在宫廷举行宴会,但太平公主对她的穿着感到惊讶。只见她身穿紫衫,腰间系着玉带,戴着和关白一样的“鱼包”饰品,在皇帝的脸上表演歌舞。高宗和武侯笑着喊道:“你是一个小女孩的家庭,你不是一个官员。你怎么穿成这样出来的?”
可见唐代社会对女性服饰还是相当宽容的。武则天登基后,女性话语权更高,女性穿男装的现象更加普遍。后来有大臣提出,这种现象违反了法律法规,就逐渐禁止了。
安史之乱后,繁荣的唐朝逐渐衰落,直到公元878年黄巢起义,使唐朝后半期国家天翻地覆,唐朝后期国力大衰。中原大地很快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人们的衣着服饰再次束缚保守,百花齐放的唐朝服饰一去不复返了。
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唐朝服饰最大的特点,就像它的社会氛围和政治面貌一样,充满了开放和包容。男装体现了大方舒展的优点,甚至女性可以露出部分肌肤,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宽松的衣服穿起来更舒服,移动起来也更方便快捷。
唐代民族运动兴盛,民族融合大大加快,因此也吸收了大量民族服饰的特点。北方的胡人长期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骑马的生活。他们善骑射,传统服饰多为窄袖胡服,有翻领,双排扣。随着胡舞在中原地区的流行,中原汉族人也逐渐对这种轻盈整齐的服饰产生了兴趣。很多男性受外来少数民族的影响,开始尝试这种窄袖服装,尤其是开元、天宝年间的长安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唐代以前,人们的服饰多为素雅的纯色,鲜有鲜艳复杂的图案。但到了唐代,改变了固定单一的风格,在服饰上大胆尝试了各种活泼生动的图案。有的将花鸟虫鱼绣成纹理,有的则吸收了充满波斯风格的几何图案。这些创新的设计比之前同样的祥云更加活泼轻盈,又不失优雅的特质。
到了唐代,这个久负盛名的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也是空前的。当时在京都长安,每天都能看到商务使节来中国进行商务和文化交流。在国外,专门用来接待唐朝人的唐人街遍布全国。异族把五湖四海的文化带到了中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唐朝的传统服饰。
“海纳百川,气度大。”唐朝以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广泛吸收少数民族和异族的服饰风格,在服饰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长期以来被称为“衣冠之国”。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华丽服饰令人眼花缭乱,成为盛唐盛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资料:
新唐书
贞观显贵
试论唐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