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请介绍一项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看一下每年的科技奖项发布,就可以知道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进步。

首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两只猕猴,填补了20年来灵长类克隆的空白。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创造了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这意味着自然生命的边界可以被人为打破;一批新的科技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解放了科研队伍,激发了创新活力...2018年,中国科技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目标更加明确,步伐更加稳健,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聚光灯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孕育了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扩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今年以来,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我国科技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解决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培育出世界首例个体克隆猴,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同时,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将为人类面临的重症脑疾病的机制研究、干预、诊断和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学良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可精确模拟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治疗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促进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案制定。

北京大学蒋英团队实现了氢原子的空间成像和精确定位,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应。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凌宏庆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精细染色体图谱的绘制,充分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对于深入系统地研究小麦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进一步推动栽培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与创新中心秦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将酿酒酵母中的16条天然染色体合成为1,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实现了“人工生命”的里程碑式突破。

我国科学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超导块材中的majorana零能模,即majorana任意子。majorana零能模纯度高,可以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实现,材料体系简单,对于构建稳定、高容错、可扩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438年6月+2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有望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探月新征程。随后,它将对月球背面进行在位探测和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任务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这一年,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颜回”正式交付使用;北斗系统已经进入全球组网的密集发射期。截至6月165438+10月19,我国已成功发射第43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工作圆满完成。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完成首次海试任务;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了首次水上高速滑行试验...

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孕育着未来经济发展可能需要的新知识、新元素和新动能,将有助于我国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