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龙抬头。它是中国农村的传统节日,被称为“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都当农民。”这时阳气升起,大地解冻,春耕就要开始了,这是运粪犁田的时候。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首领傅时期。傅“重视农桑,耕田”。每年二月二日“皇母送饭,用自家马耕田”,自己照顾自己。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和于霞都以他们的前辈为榜样。对周武王来说,我们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施。二月初二,举行大典,文武百官都可以亲自耕一亩地。这就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另一说是武则天废了唐立周做皇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丧失性命,偷偷下起了大雨。玉帝得知后,把龙王射出天宫,压在山下。黎巴嫩人民感到龙王深深地感激雨神,每天都向天祈祷。最后他感动了玉帝,在二月初二释放了龙王,于是有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说法。事实上,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对龙的尊重,祈求雨水,让上帝保佑丰收。从他们的意愿来说,是好的,所以“龙头节”一直流传至今。
当地民众庆祝“龙头节”,充满了崇龙思想,认为龙可以控制水和雨,决定庄稼是否丰收,绝对不能得罪。过去,在这天早上,人们会祭拜滚筒。据说滚筒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蝎子竖起来,表示“龙抬头。”大人和小孩经常在这一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掉“龙头”以示尊严和吉祥。女性应避免缝纫,以免“蒙蔽龙眼”;不磨,不碾米,不推车,怕“断了龙的腰和尾。”
二月二,农民大多吃“鼓鼓”(用手搓面),俗称“推门棍”。为什么要吃“胀”?有人说,吃个“门棍”,扶着门,邪气就进不来,一年平安。有人说,春节过后,大家无聊迷茫,吃了一顿“鼓鼓”的饭,就开始工作生活了。也有人在二月二吃饺子,说是为了贴龙的鳞片和指甲,让龙神清气爽,上天求雨。有几首歌谣讽刺懒婆娘:“正月二十三过后,懒婆娘急得无处可钻。我又想上天堂,没有鞋子穿;我又想钻地,却没有刀尖;我又要被吊死了,二月二也离不开油。”当地也有在这一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说“二月二,龙抬头,豌豆爆每锅,叫醒龙王早起,云雨保丰收。”有人仍在附近的王耀庙烧香磕头,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