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儿童科学探究思维的发展阶段

活动是科学探究的外在,思维是科学探究的灵魂。没有思维的观察和探究,学生最多只能做一个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不可能有重大的发现和理解。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第一,科学问题引起的思考深度

提出恰当的科学问题是探究活动成功的保证。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为理科教师所关注,并不断探索研究。例如,一位老师教观察一杯水:

老师:如果让你研究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我想研究水是从哪里来的,有时候会去哪里。

生:不知道什么动物怕水?

生:我想知道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

生:很多成语都是用水,说到知识,都说知识是知识的海洋。我想知道为什么用水来形容?

你认为如果老师能及时提示你可以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料在课堂上探索?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必然会考虑哪些问题太大而无法研究,哪些问题太苛刻而不方便研究。通过不断的比较分析和排除,他们会很容易找到适合探索的科学问题,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猜想假说挑战思维定势

猜想与假设(又称假说)是对科学问题的假设性解释,或者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推测性回答。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抑制了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形成了思维定势。脱离常规思维,做出独特发现,需要一定的观察基础和理论准备,否则只能是猜测。例如,首先提出大陆漂移理论的魏格纳是一位气象学家,他对地球物理学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在住院期间多次看到墙上世界地图的轮廓,萌发了他们原来在一起的“泛大陆”的想法,进而出版了《大陆漂移说》这本书。

但是,科学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循环,曾经的科学理论甚至可以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而被推翻。比如托勒密的“地心说”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它存在了很久,从来没有人试图去怀疑它,因为“地心说”确实可以解释天体运行中的一些现象。但是哥白尼在思想上是批判的。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提出了“日心说”,并最终得到证实。

第三,制定计划,训练思维的严谨性

制定计划是观察和实验活动的必要准备。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证观察实验的正常开展,否则科学探究就无法进行或者走错方向。

比如在讲授“单摆的研究”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各组的测量次数相差很大。即使在同样的摆长、同样的摆幅、同样的摆下,摆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问题出在摆的初速度上。有的组在操作时让钟摆从一定的角度和高度自由摆动,有的组在钟摆初摆时给予一定的外力,所以钟摆初摆速度不一致,影响了钟摆的速度。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规划的严谨性有多重要。小学时不涉及钟摆初速度的概念,但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要考虑到这个客观问题,并在实验注意点中明确这个操作标准,要求钟摆初摆时不施加外力,使钟摆自由下落。

第四,观察实验,激发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表现为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在实践中,除了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星空中”一课中,学生旋转北斗七星星座的模型,利用投影仪发出的光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在纸上画出投影。观察时,由于旋转,悬挂的橡皮泥球会左右晃动,影响观察,给学生画图记录带来麻烦。老师问:“谁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激发学生思考。"我希望我能让这个橡皮泥球保持不动."“我怎么做才能让球不动?”"你能改变实验材料或方法吗?"一系列独特的想法应运而生。最后在合理的推理中确定将模型中的线条换成等比例的细木棒,一端垂直固定在纸板上,另一端固定橡皮泥球,解决了球晃动的问题,使探究实验操作更加方便。

小学科学教学,尤其是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思维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思维训练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教师的有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尽快由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