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桓温是怎么被泼皮牛拖死的?

名义上东晋帝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正统王朝。但实际上东晋帝国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和五湖十六国没有本质区别。

东晋帝国的核心地区是杨、荆、姜、徐、虞五国。如果一个实力派真的能控制其中一个州,就能在东晋帝国的朝廷上经得起“果断”二字。

桓温三次北伐后,实际上把荆、江、徐、豫四州全部控制在桓氏家族手中,只有扬州例外,因为它是东晋帝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但即便如此,桓温本人也在扬州当过牧羊人。表面上看,桓温已经完全控制了东晋帝国。

加扬州牧,录尚书事,使宣旨,召文参政。—《晋书》卷98,《列传》卷68

综上所述,我认为桓温有篡位的实力。

为什么桓温能有足够的实力篡位?很多人说,正是因为三次北伐,桓温的威望大增。这种说法不正确。

前两次北伐还好,没输。但是第三次北伐是惨败,证据确凿。怎么会大大提高桓温的威望呢?

遂引八千马追之,战于湘宜,文君大败,卒三万。—《晋书》卷98,《列传》卷68

虽然桓温的三次北伐并没有给东晋帝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但桓温利用三次北伐的机会,适当任用亲信或嫡系,使他们出现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战后,这些要职都被桓温的亲信或嫡系牢牢控制。

权力的本质是奖励、惩罚和任命。如果你能对一个地区的官员使用权力,这个地区的官员就会逐渐被纳入你的权力体系。

桓温之外的士族之所以无法利用北伐扩张势力,主要是因为实力不足,士族之间未能形成紧密的攻守同盟,这是楚若、谢商、殷浩无法利用北伐扩张势力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北伐失败,他们的力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削弱。

虽然桓温的北伐已经白费,但是因为桓温是东晋帝国最强的,所以桓温还是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渗透士绅。比如桓温第三次北伐惨败,马上把责任推到豫州刺史元稹身上,然后开始名正言顺的吞并豫州。

但是,在吞并禹州的过程中,桓温却遭遇了一些挫折,因为禹州刺史元稹竟然选择举旗造反。虽然这并不影响桓温吞并禹州的进程,但是军事重镇寿春还是被元稹占领了。元稹以此为都城,向前燕帝国和前秦帝国申请避难。这对桓温乃至整个东晋帝国都是极大的威胁。

文以之为耻,责之以理,废之以。真怪文诬告自己。据寿阳说,他帮助了苻坚和慕容永。—《晋书》卷98,《列传》卷68

如果桓温忠于司马皇族,就意味着他无法打破东晋帝国的宫廷平衡。在这种背景下,桓温自然有机会带领江南各大实力派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但如果桓温胆敢篡位或者超越有钱有势的士绅,整个东晋帝国都有可能爆发内斗。

东晋帝国与前秦帝国和前燕帝国相比,在实力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北方军事集团乘东晋帝国内乱之机入侵江南,整个东晋帝国都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但不久,前秦帝国征服了前燕帝国,元稹之子金苑(此时元稹已死)暂时失去外援,桓温趁机收复寿春。

文派桓伊和他的弟子史谦还手,把他们打烂。晋中战败,被活捉,他的宗族和朱府数十人被押往京都斩首。被金扶持的数百人被告知入坑,其妻被赏。—《晋书》卷98,《列传》卷68

收复寿春后,北方军集团入侵江南桥头堡,销声匿迹,桓温加紧篡位步伐。

扬州是东晋帝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但桓温未能完全控制它。但如果真的要篡位,就必须完全控制扬州。所以在郗超的建议下,桓温玩了一个废立的把戏。

战败,名降,于是从军,入废帝之计。文称帝,建立。—《晋书》卷98,《列传》卷68

被史书称为“晋废帝”的司马懿行事谨慎,桓温却抓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于是在男女关系上制造了一个关于司马懿的谣言。之所以选择利用男女关系来传播谣言,是因为这种隐秘的私事容易引人注意,难以查证。

这不是什么新把戏。历史书中的夏杰、商纣和周幽王都是乱搞男女的昏君。司马懿男女乱交的事我不敢说是真是假,但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尽量淡化男女关系对历史的影响。

在这个谣言中,司马懿变成了一个严重阳痿的人,所有的诸侯都是私生子。如果不废除司马懿,司马皇族血统的纯正就无法保证。最终,司马懿下台。

丁伟,易阙,在三藩和夙诬皇帝懦弱,得了项龙、、朱灵宝的上座,而、孟氏两个美人,生了三个男人,想封树已久,人却糊涂了,文嘲笑太后与易火的所作所为。——《晋书》卷八《帝姬》第八

司马懿被废,新皇帝会是谁?不是每个人都能坐上王座的,王座是世界利益的交汇处。谁是皇帝关系到无数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

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昱,历史上被称为简文帝。

司马昱上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早在二十六年前,桓温离开荆州的时候,司马懿就以太子的身份当上了东晋帝国的执政官。经过26年的积累,司马余灿虽然比不上桓温,但他的政治资源和政治经验是不可低估的。

两年,骠骑何冲驾崩,崇德太后命皇帝竭尽所能。——《晋书》卷九《帝纪》卷九

桓温废政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中央。要达到这个目的,桓温应该选择一个年轻或者懦弱的皇帝,但事实恰恰相反。司马昱有实力有能力,估计也不缺野心。他绝不是一个被肆意操纵的傀儡。

根据这个基本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桓温不得不立司马昱为帝,原因应该是扬州的豪绅联合起来对他施压。

一个懦弱的皇帝被废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强势的皇帝。士绅们肯定乐得天天设宴庆祝,桓温肯定郁闷得脑袋撞墙。

桓温控制了其他四州,但对扬州控制不多,因为扬州是士绅聚集的地方。除非桓温武力推进,否则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和豪门、士族抱团。

桓温也曾试图灭掉一些豪绅,但被桓温灭掉的豪绅都是落地的凤凰:如出了的于,出了殷浩的殷。

文多废弟子,有于谦、尹隽、曹秀。—《晋书》卷98,《列传》卷68

但是面对太原的王(王)、琅琊的王()和山东的谢(谢安),桓温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就算这些豪门士族的代表公开反对桓温,桓温也只是威胁一下,最终不了了之。

手握大权却如此憋屈的桓温是怎么回事?以桓温的实力,消灭东晋帝国的中央政府是小菜一碟。他为什么不敢动手?

原因在北方。

前秦灭前燕,统一北方。苻坚改变了镇压士族的统治纲领,大大增加了前秦帝国的战争潜力。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怎敢随意动武?谢安和王虽不及桓温强大,但抵挡一阵子应没问题。如果桓温不能迅速取胜,你怎么知道前秦帝国不会占便宜?

即使桓温能很快获胜,他也不确定国内是否会平静。如果有这么多背信弃义的豪门士绅坚持反对桓温,东晋帝国极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斗,而前秦帝国绝不会老老实实在北方看戏。

再者,苻坚改变了压制豪绅的政策纲领,通过慕容垂的影响,吸引了大量前燕帝国的豪绅豪绅。

如果苻坚也对东晋帝国玩这一招,难免会有豪门士族被他拉拢。而这些被苻坚拉拢的豪门士族,也一定会做出桓温的谋反。前秦帝国没有征服东晋帝国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机会。但是,一旦东晋帝国开始内斗,前秦帝国的领军一方出现,前秦帝国就不会缺少出兵的机会。

这就叫“骑虎难下”。如果继续前进,桓温会担心自己收拾不了残局,会引来前秦帝国觊觎;如果原地踏步,桓温又会觉得不甘心。毕竟他的势力已经覆盖了整个东晋帝国。

桓温毕竟不是司马昭,虽然从权力比例来看,桓温在东晋帝国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司马昭在曹魏帝国的影响力。

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曹魏帝国是当时的第一强国,而东晋帝国是一直觊觎的弱国(这个弱国是相对于统一北方的前秦帝国而言的)。

司马昭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欺负曹石中的皇族,仅仅是因为蜀、吴没有实力与曹魏帝国抗衡,只能联合起来对抗曹魏帝国的入侵。但是,东晋需要应对来自前秦帝国的威胁。一旦爆发内斗,大家可能就一起完蛋了。

王和谢安都已看穿这一点。他们深信桓温不敢随意动武,于是固守扬州,与桓温打起了防守反击战。

总结一下:桓温,我们比你弱,但是我们很团结。现在前秦帝国正虎视眈眈。有本事就出兵灭了我们,然后等着被前秦收拾,大家一起死!

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水浒传》中的痞子牛二。他很单身的向杨志挑战:“你敢给我一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杨志给了牛二一刀,最后的结果只是充军。如果桓温给王燮等贵族士绅一刀,结局不堪设想。为了安抚东晋帝国的士绅,前秦帝国大多会拿桓温当开刀。

尽管名声不佳,但大部分的富绅都是衣冠楚楚,整天高谈阔论的名士,如今却被桓温推到了撒泼无赖的地步,这也反映了桓温的权势滔天,东晋帝国的朝不保夕。

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桓温死了。他的继任者桓冲,既没有桓温的霸气和野心,也没有桓温的威望和本事。所以在桓冲执政期间,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很多人认为,如果桓温不死,就不会轮到刘裕承担灭东晋帝国的历史使命。

我同意桓温试图篡位的观点,但不同意桓温能灭东晋帝国的观点。在我看来,即使桓温不死,也不太可能将篡位付诸实施。

统一的江南政府,东晋帝国,在前秦帝国的压力下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因为桓温篡位再发生大规模的内斗,那就真的是自己找死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桓温死时已经61岁了。一个人年纪越大,越容易做出保守的选择,更何况是喜欢向前看和向后看的桓温。

桓温临死前,弟弟桓冲问:“如何处置王和谢安?”桓温斩钉截铁地说:“他们不是你能控制的。”

却说在江州刺死石崇,问文谢、之事。文曰:“屈等不听使唤。”——《子同治鉴》晋纪25

在阅读东晋帝国的相关史料时,我常常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在东晋帝国这个以富绅为主体的国家,权力与政治的平衡已经被拥有。但无论是王敦还是苏军,无论是余氏还是桓温,最终都在这种平衡的格局下碰壁了。

唯一不同的是,王敦、苏君、于是因为局势失衡而死,桓温是因为不敢让局势失衡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