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天象

对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最初人们不是根据对天象的观察来捕捉气候变化的信息,而是根据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捕捉的。自然植被的兴衰,鸟兽的出现,霜的凝结等。,与气候的变化相互呼应。“天从上变,人要下”(论平衡与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物候学”[1]。以物候作为农业活动的依据,是人类掌握农业时间的最初手段。在中国,近代以来或多或少保留着原始农业元素的一些少数民族,几乎都有完整的用物候指示农业季节的经验,有的甚至形成了物候计时系统——物候历。[2]这些民族使用物候学早于天文现象。中国的中原地区在古代应该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相传黄帝时代,少廉的官员以鸟命名:玄鸟司(春分、秋分)、赵波司(夏至日、冬至日)、青鸟司(立春、长夏)、丹鸟司(立秋、立冬)。玄鸟是一种燕子,一般在春分来来去去,赵波是伯劳鸟,一般在夏季至日来来去去,青鸟是一种鸵鸟,一般在初春和漫长的夏季停止,丹鸟是一种雉鸡,一般从秋季开始到冬季开始。【3】分别以分管分合、到达、开合的官员命名,说明在古代,候鸟确实有来有往,作为季节变化的标志。甲骨文中的“和”字是“?”从五谷到人,是人担五谷的形象,五谷表现为谷穗下垂的植株,所以《说文》说“五谷成熟为年”。这与古代藏族“以麦熟为一年之始”(旧唐书《吐蕃传》)和黎族“以山药熟为天文之年”(太平玉环记)如出一辙,都是物候时代留下的痕迹。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甲骨文中的“夏”字是蝉的形象[4],而“秋”字是蟋蟀这种动物的形象[5]。可见,蝉、蟋蟀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夏秋两季的物候动物。因为他们的歌意味着夏天或秋天。同时也说明我们的祖先一开始确实是用物候来表示时间的。据与你关系密切的人考证,以萧形动物为标志的物候历名,在楚帛书中一直保存着。[6]

物候学的经验和习惯延续到后世。《夏》、《礼记》、《月令》等对月物候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一点后面还要讨论。再比如七月诗经,记载了各月的物候和农事,类似后世的“十二月产调”。该列表如下:

以菖蒲的诞生作为初耕时期的标志,据说是黄帝的经历。虽然这是个传说,但也说明物候的经验是很古老的。介绍完这一套经验后,Rendi做了如下总结:

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死。

意思是在一年中,可以根据草的出苗和死亡来决定种庄稼和收割的时间。[10]这是物候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星座指向时间的开始——星座指向时间

物候虽然能准确反映气候的实际变化,但往往一年无固定时间,一月无固定日期,同一物候出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不同时间,作为一种广泛适用的计时制度,过于粗放和不稳定。于是人们转而观察天象。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很早就开始了。据说黄帝的“迎日之策”(五帝实录)[11]和“查历、立五行、始新闻、跃进”(史记历书)都有根据天象推算历法的意思。具体是什么情况,现在很难详细测试。但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反映原始人类天文观测的实物资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进行了天文观测。如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有许多刻在陶器上的太阳纹图像,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牙骨雕板上有四只刻有太阳纹的鸟的图片。近年来,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了一批距今6400年的蚌形龙虎随葬品。有研究者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天象说中东龙虎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图的证据[12]。如果这个断言能够成立,那么当时的天文观测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当时天文观测非常普遍,原始人可以掌握很多关于观测恒星外观的知识,代代相传。所以《尚书·洪范》说“庶人只看星,星有好风好雨”[13]。《周易》中有天气谚语的记载。[14]明代著名学者顾严武说:

三代以上,大家都懂天文。“七月流火”,农民之言也;“天上的三颗星”,女人

之语也;“月出终点”,守卒之功也;“龙尾满幸福”,这也是给孩子听的谣言。后世文学士

那些提问而不知道的人。(《日知录》卷三十《天文学》)[15]

《国语周玉中》载:“当你看到陈辅角,雨已过;见天根,水枯;看到了,一草一木都释然了;一见,霜降;见火,清风止寒。”这也反映了古代占星术的经验。[16]《吕春秋·印规》:“夫审天,观星知四时,因之。”

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些星星,它们出现的时间不同,方向不同,形态也不同,这与气候的季节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比如北斗星座,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斗柄向东,天下为春;斗柄之南,天下夏;斗柄西进,天下秋;斗柄北向,天下冬(《郭观子环流》),就像一个自然的时钟。[17]“夏”也是利用北斗星座斗柄的方向来指时间。比如“正月,斗柄郡下”,“六月,昏厥初,斗柄上”,以及“七月,斗柄郡下,则好”。

占星术是指时间经验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历法。中国自古以来就实行以星“火”(心宿二)为纪年的“火历”。相传在颛顼时代,“南受命重天属神,火受命重地属民”(《国语·楚语》);这个“火正”负责观察“火”的样子和方位,指导人们生产。《左传》相公说九年进士弱;

古火正,要么吃在心里,要么吃在锅里才能进出火。所以是鹌鹑火,心火。汤涛

家的火是住在商丘,拜火,但火纪不定。因此,相土商人火了。

“火历”的基本特点是在黄昏(日落后三两个半小时)直接观察“火”的不同位置,从而确定一年的开始、收获等农业时间。[18]下表列出了先秦古籍中记载的部分火星及其指示意义:

表5先秦古籍中“火”星的出现及其时间指示意义

占星术

时间指示意义

来源

看到火,微风会停止寒冷。

周朝的大火星最早出现在农历十月。看到它就意味着一股凉风要来了,要做好御寒过冬的准备。

国宇周玉中

火出来了就给(冰)

春秋时期,农历三四月的黄昏,火星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此时天气转暖,要求办公室给冰,用于食物保鲜。

《左传》召公四年。

太阳总会发出火花,这将是盛夏。

在夏季至日期间,黄昏时可以在南方看到大火星。

尚舒窈店

在火中,寒冷和夏天正在撤退。

冬、十二月平丹火星南中,大寒退;六月盛夏最后一个月的黄昏,火又到了南方中部,暑气退了。

《左传》成名三年了。

七月火,九月衣。

黄昏后,火开始斜着向西走。当时暑气渐消,天气转冷。

七月的风

八月...陈(大火星)正在坠落。

黄昏时,火星沉入开阔的地平线以下。

夏郑潇

九月,内火。.....陈在日本。

大火星随着太阳进进出出,所以大火星消失在夜空中。

夏郑潇

三阴阳历和标准时间系统

日历,太阳,月亮和星星

恒星年代学可以适用的范围很广,但还是比较粗糙;恒星方位的变化只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来,而与短时间内的识别无关,因此很难形成准确的计时系统。短时间的标志是月相变化明显。然后逐渐形成了阴阳合历,把回归年和新月合在一起。但回归年不是月亮和太阳之间的整数倍,需要有一大一小的月亮和闰才能坐标;设置闰已成为中国传统阴阳历的重要特征之一。《尚书要典》载:

Xi他被命令尊重天堂,像太阳,月亮和星星,并教导他人。.....三百六十年中有六天,

把闰月定在四点就成年了。

“Xi”和“他”是不同部落首领的名字[19]。“历”是计算,“象”是观察。[20]过去用星象表示时间时,如“火历”,只需用肉眼观察即可。现在需要根据日月星辰[21]计算年、月、日、四时甚至闰月。[22]尧舜是否有阴阳合历,学术界尚有分歧,但殷代有阴阳合历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甲骨文资料,商代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月为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闰年原本放在年底,叫三月,后来移到年中。[23]春秋时期出现了四分之一历。《左传》中的公五年和二十年,有两次“冬至日”,间隔133,其间记载了48个闰月,1个闰月丢失。* *闰月49个,平均19 7个闰月。这说明春秋在实践中探索出了19年七跃的规律。因为19年第七闰采用的回归年是365和1/4天,所以称为季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阴阳历中的标准时间系统

月亮很容易计时,但很难反映气候变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根据太阳的视运动确定几个能够反映季节变化的点,建立标准时间系统。传说中,姚下令河系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一直在这方面努力。

人生分为两部分:西中、翟逸和乐谷。殷彬出门在外,他在东方工作。阳光下的星鸟是尹中春。失去知觉

对人、鸟和动物繁殖尾巴的分析。沈明苏夕,房子在南方,军衔在南方(为),真心。太阳总会发出火花,而且是积极的。

夏天。因为人,鸟兽都渴望改变。人生一分为二,房子在西边,叫做无明谷。伊尹那日,平治Xi城。小星星

虚,以阴。民不聊生,鸟兽皆毛。命与叔,宅在北方,名曰游渡。平在易硕。短日

群星在隆冬。民惊,鸟兽惊。

这个记载的大概意思是,奚仲、、何仲、何舒奉命恭敬地迎接太阳在东、南、西、北某处的来去(实际上是观察太阳的视动)以确定农耕活动的顺序(“东耕”、“南误”、“西长”、“易硕”都是指采集的农耕活动。“平秩”,伪孔子为平均阶)。以“鸟”、“火”、“虚”、“长”四星在第一个昏厥时刻的出现分别为“日”、“孙勇”、“夜中之夜”、“短日”,历代许多论者都曾教导过春。适应春夏秋冬四季,人和鸟兽有不同的动态变化。[24]

《尧典》以四个方位来匹配四季,而甲骨文和《山海经》对四风四神都有相应的记载:

解析东方岳,凤凰(风)岳?;南方是什么原因,凤凰(风)?(微);西部?,凤凰城

(风)岳毅;□□□□□(北越)?,凤(风)悦服务。(收藏14294)

有些人[25]叫哲丹,东方人叫哲丹(童哲分析)。风叫君,东极用来出入风。(“大

野东经”)

以上帝的名义,原因就是原因;在南方,原因就是原因;在南极,人们被吹嘘。

随风而去。[26]

有人称之为十一,西方称之为一[27],风至魏,西北角为日月之长。(《狂野西部》

景)

有人给它起名?(你),方悦?(鹓)什么风来了?,是在东方角落检查太阳和月亮,使

没有交替,有短有长。(野东经)

研究者认为,折反射分析,易和易是相像的。、胡、通气、瑶典一一对应。由此确定殷代有四神,即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冬季至日,由春分和至日组成的“四节”构成了当时阴阳历中的标准时间体系。[28]

表6《尧典》、《甲骨文》、《山海经》中“四方”的名称

位置

姚店人的四季动态

四个方向的神

四方风

甲骨文

《山海经》

甲骨文

《山海经》

东方

分析

分析

折叠,折叠

英俊的

南方

因为

因为

原因,原因

(微)

人民

西方的

消灭

易,石艺

彝族

皮革

北方

河湾

(格)

服务

上述记载也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得到证实。如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俑上刻的图形文字中,有“?”,是太阳在云气团的支撑下升上山顶的图像,而这一场景在当地每年的春分时仍可观测到,这是我国东夷先民观测天空和测算时间的记录[29]。解说员或预言与奚仲受命在姚店东部阳谷观察日出的传说有关。有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天两只鸟的图像刻在骨牌上,反映了太阳在春分(春分,秋分)时分为东西的古老观念。[30]

姚典把太阳的出现(主要与观测太阳的影子有关)和四颗卫星的暗淡景象作为“太阳在一天的中间”、“太阳是永恒的”、“在黑夜中”、“白天很短”的标志,相当于后来的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冬季至日等概念,但不一定像后世那样准确。当时大概观测到了日影,但可能是自然物(如山峰)或人体的标志。【31】而后世精确的“分”和“点”都是基于用标准表对日影的实际测量。不清楚太阳是什么时候用标准表测的,但在周朝已有明确记载,日影是用“土规”测的,如云《李周大司徒》:

用土规的方法测量土壤的深度,在阳光下寻找地面。南方,风景短暂,天气炎热;在北方,风景漫长而寒冷;

东方阳光明媚,风大;在西部,天气晴朗多云。

虽然这讲的是如何“为建都而求地”,但这种方法无疑会应用到“时”的计量上,从而更准确地确定分、抵、四时,更准确地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礼记·礼记》中有“冯”的说法。“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日,十有八星。区分它的叙述,才能了解天的位置。冬夏至日,春秋到明月,以分四季。”这是一个专门研究天文历法的官员。然而,在李周除了四点没有其他节气。

但不迟于春秋时期,已形成了由别离、抵离、悟离(立春、长夏)、合离(立秋、立冬)组成的“八节”[32],并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礼仪。看看《左传》中的以下记载;

正月春,王、辛海朔到达南方。大众既然视新月,就上台期待,而书与礼也。分裂带来了启示。

如果你是封闭的,你必须读云,以便为未来做准备。[33]

闰月不告诉新月是不礼貌的。跳跃着时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健康的事情,生人之道,如此在。

哦。不告新月,弃时政,如何为民服务?[34]

所以三月,非礼。先王的时机也是鞋的开始,鞋的中间,鞋的结束。基脚端

初,秩序不派生,权在中,民不乱,馀在中,事物不矛盾。[35]

如上所述,历法的发展是先有物候历,再有天文历。在天文历法发展阶段,人们首先通过观察星星来确定季节,然后通过观察月亮的相位来确定月份。关键是确定每个月开始的那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新月。所以每年秋冬之际,皇帝赐历“班朔”,而各国诸侯每月都有讲朔、见朔之礼。【36】以月盈亏定月,有利于守时,但不能反映气候的季节变化。后者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决定的。所以新月需要和太阳年结合。但是农历正月和太阳年的关系不是整数倍,所以在实行农历正月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时机”的问题。“时机”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确定标准时间系统。即所谓“始于初,中举右”:“始于初”即“始于冬至日”(江永《群经补义》),“中举右”即“观日景(影)星宿以得分,至四月”(申通《小书》)。就是以分数为标准的时候,会弥补月亮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气候季节变化的时序,也确实如此,《左传·诺公五年》中所包含的观象“八节”仪式“秩序不衍生”“人不糊涂”应该来源于此。某种宗教仪式也是在逐点制定标准的时候形成的。比如官话、鲁语下,取晨阳(春分),取晚月少(秋分),日本、中国考证。

二是设定飞跃。闰是调整新月和太阳年的关系。因为一个太阳年包括十二个月亮,还有几天;若干年后,多出来的天数累积成月,放在年底,称为“回终”。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法。据甲骨文记载,武定抵祖甲,岁末年号为三月。到了春秋时期,闰不一定在年末,这就使得月份的顺序更符合季节的变化。

424个节气和30个季节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战国时期,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和标准时间的确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孟子·离娄下》云:“天高,星远。问其原因(按“法”解),可以坐下来决定千禧年何时到来。”在标准时间系统的不断发展中,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生产,人们试图将一个太阳年分成几个更小的时期,这就导致了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在土圭测得的日晷[37]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以“分、抵、开、闭”为八个基本点,在每两点之间等分三段,以相应的气象、物候或某种农业活动来命名,就是二十四节气。对二十四节气的系统记录始于战国时期的《易周树世则训》[38]。《逸周书·世泽训》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相制见下表11。保存了许多先秦史料的《周快舒静》[39]对二十四节气作了如下解释:

二是寒热之极,二是阴阳之和,四是生长收束之始,为八段;

节三齐,三而八,所以是二十四。

周快舒静还粗略计算了每个节气的日影长度。[40]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地球公转形成的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与黄河流域冷、暖、干、湿的气候变化和一年中农业活动的节奏十分吻合。有人将二十四节气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现代气象学进行对比,发现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雨节与平均初雨日吻合较好,小雪节与平均初雪日吻合较好。10 cm地温经过5℃气温的日期相近,预示着春耕季节的到来。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此时气温已升至12℃以上,是北方春播的黄金季节。小满、芒种是黄河中下游大麦、小麦的灌浆期和成熟期。初霜冻节接近平均初霜冻日,是一年中生长期的结束。【41】可见,二十四节气从一开始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在天气观测与农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形成的。它是中国传统历法的中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阴阳历具有通过它指导农业生产的功能。直到今天,它也没有失去意义。

在先秦时代,二十四节气似乎已经被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例如,《关骑马记》中说:

第60天到第60天,太阳会冻放,第70天到第70天,阴会冻放,但是会种谷子,所以百日不种谷子。

春天在二十五天之内。

至日是冬天的至日,在冬天的至日之后60天,相当于先秦时期的惊蛰节,在冬天的至日之后75天,相当于先秦时期的雨节。按照十五天为单位,十五天正好是一个节气。这里很可能已经使用了二十四节气来计算农时,指导生产。[42]

三十季

除了二十四节气,还有三十个季节,在《管子·幼官·幼官图》中可以找到[43]。这是一个以12天为一节,一年360天分为30节的节气安排。它的四季是从地球的大气天、小樱、风来、立寒开始的,相当于二十四节气的四立(立春、长夏、立秋、立冬)[44],而四季是从清明、大暑的到来、立夏、立冬开始的。在中点之前的四季中,有一对两相,表现为两气交替上升(如“小营”、“关气”、“中营”、“关气”;“始寒”、“小榆”、“中寒”、“中榆”),如果中点后有三个季节,这三个季节就是自己的一组(如“三蛋”、“三酉”),如果有两个,这两个季节和中点就是自己的一组(如“三夏”、“三寒”)。季节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各种“气”的盛衰来命名的,这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不同,后者大多表示某个物候或农时。

参考资料:

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