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这么受欢迎?
综艺节目的清流是生活的调节器。
如果说这类节目的成功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那么《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如此。
和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样,中国诗词大会是基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更是发展和创新。
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诗词放到综艺的舞台上,以比赛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意见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相比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不卖腐败,不卖段子,不卖故事。大家除了简单的介绍就是靠实力,并没有其他迎合大众之类的意图。
繁忙的工作之余,看这个节目放松,有趣,压力也不大。
自身的文化底蕴赋予节目不可或缺的色彩,引人关注。
2
节目环节新颖,公众参与度高。
同样,这个节目的格式也很新颖。
一* * *三通:
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赛,场上选手与场上百人答题团一起答题。场下百人答题组未能答对的人数,算作场上选手的答题得分。每人九个问题,一个* * *场上四个选手,最后根据分数剩下一个人。
第二个环节是飞花令争夺进攻资格。场下答对率最高的冠军和个人追逐赛冠军轮流讲诗。在一个给定的概念词里,每个人都有一句话,答不出来的人输。
第三个环节是德比,以竞技的方式进行,先得五分者胜。
不得不说,这种形式,无论是场内场外,甚至是电视机前,都可以参与其中,很有意思。
三
主宾阵容精良,文化底蕴浓厚。
董卿接任中国诗歌大会主持人,嘉宾由康震、孟漫、李博、王立群四位教授级专家组成。
专业的文化素养,对诗歌的解读,甚至与选手的互动,都是游刃有余,合情合理,不矛盾的。
尤其是既有高学历又有多年主持经验的董卿,在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整个节目看起来条理清晰,妙趣横生。
四
视觉效果好,细节处理出色。
程序没用心用,眼光和细节都能看出来。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蓝色调为主,将古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无论是视觉还是场景,都是极其宏伟的。
处理的细节,无论是镜头还是后期的文字搭配,都是极其优雅时尚的。
五
选手实力超群,各显神通。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
除了总决赛冠军吴亦舒,理工科女博士陈摩尔在第一季三次退场后,第二季强势回归,三度问鼎主席之位。
当然,获得四连冠主席职位的卫冕冠军彭敏也是强敌,他在现场展示了他的诗意技巧。
两次获得参赛资格的张苗苗,第五届大赛冠军的李艺兴,用真情和励志打动大家的河北农村妇女白如云,都不得不让大家对他们肃然起敬。
六
现象级节目,引发社会思考。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现象级节目,掀起了读诗新风尚,也暴露出诸多弊端。
比如要不要读诗,背诗?比如对追求热情的解读:“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对古诗词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求。”
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正是基于这些因素,使得这个节目美丽而精彩。
把文化和综艺结合起来,但保留文化的精髓。
把文学和竞赛结合起来,激发了文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