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潮汕民俗活动:挂喜灯?

在中国传统的敬神仪式中,灯一直是光明和欢乐的象征,以灯为主题的节日和庆祝活动在民间也很常见,最常集中在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那么今天的民俗节就为大家介绍广东潮汕地区正月里与元宵相关的民俗活动:挂喜庆灯笼。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十八,潮汕家家户户都有打灯笼、挂吊灯的习俗。因为“登”和“丁”在潮州话中是谐音,点灯和加丁是近音,所以潮人认为点灯是加丁的吉兆。元宵节,人们提着灯笼,准备好纸和银香,在农村的庙会上点燃,回来挂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称为“挂喜灯”。

另外,如果去年元宵节后有人生了男孩,那么从今年正月十三起,家里就要捅一对红灯笼,在灯屏下的红纸上写上名字,高高兴兴地挂在乡下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作为家里添丁的象征。之后,每天晚上,一家人都会带着孩子去祠堂,一边在灯笼里点上蜡烛让它们变红,一边接受周围村民的祝贺。

至于福灯的由来,相传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由于明太祖提倡佛教,又恰逢蔡澄从印度回国求佛,说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贡舍利,是参加佛教的吉日。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殿、寺院“燃灯示佛”。从此,元宵节放灯的习俗从只在宫廷举行流传到民间。正月十五,无论是士绅还是百姓都挂起了灯,城乡彻夜灯火通明。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灯笼市场。当时的首都长安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社会富裕。在皇帝的亲自倡议下,元宵节越办越豪华。中唐以后,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开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长安的灯笼市场非常大,有五万盏灯笼,各种各样的灯笼。皇帝命人做了20个巨型灯笼建筑,高度150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快乐灯笼”。

宋代的吊戏灯会无论是规模还是梦幻的灯光都优于唐代,活动更加民俗化,民族特色更强。此后,元宵节不断发展,元宵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元宵节是“上元前后一日”。宋代在十六之后增加两天,明代从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

清朝满人占领中原,朝廷不再举办元宵节,但中国民间灯会依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延续至今。

在旧潮汕地区,中国民间的挂喜灯活动一直都有祭神祭祖和游神的项目,既有祭祀色彩,又有喜庆娱乐的气氛,成为潮汕人不可或缺的习俗。也可以说,挂喜灯是潮汕人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婚姻,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的星座,感情组合,看到另一半,八字计算,名字速配,人生运势,复合机会。可以点击底部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