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颗星的历史

为了观察和解释五星的位置、运动和节气转换,古代华夏人把十二生肖从西到东分为十二部分,名字依次为:星象、傅玄、张楼、大梁、石神、鹑头、鹑火、鹑尾、寿星、火、析木。每一次,在二十八个夜晚都有一些星星作为标志。因为十二星平分,而二十八星座的宽度不一样,有些星座横跨两个相邻的星。《尧典》一书《历法如日月星辰》唐璐·德明解释说:“日月相会,是指太阳和月亮在十二时相会。尹说要析木,毛说要火。陈说寿星,他说鹌鹑的尾巴,中午说鹌鹑的火,他没说鹌鹑的头,是实心的,你说大梁,你说水滴,儿子说玄机,丑说星龄。”宋高澄《万物本原,天地草木部与星宿时代》:“帝世纪曰:‘黄帝受命,依法分星宿时代。”刘钊对《汉书》的补充也叫《黄帝定星》。也就是说,今天《尔雅》所记载的十二次二十八宫之度,都是黄帝所创。陈尊贵《中国天文学史》第三部第十一章:“起初将星期日沿赤道等分为十二等份,直到唐代才沿黄道划分。所以说十二时辰是沿着黄道划分的更为正确...可以认为,从《十经》的创制到《十二名》的制定,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即十二次的创制是在战国中期,直到汉末班固所撰《汉书·法纪》才以二十八夜来记载十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