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幽兰”李又兰:他和项英结婚几个月,就永远分开了,和张爱萍在一起很久了。

这首诗是张爱萍将军在1974年写给妻子李又兰的,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他深爱的妻子。李又兰被誉为“军中兰花”。她高贵典雅,美丽大方,一生都是军人。她与张爱萍将军携手共进60多年,年事已高。

说到两个人相识相恋的过程,还得回到1942+1的结尾。当时华中局在苏北阜宁单家岗召开会议,新四军旅级以上干部全部参加。李又兰担任会议的速记员。会议开始后,陈毅司令员发言。

张爱萍时任第三师副师长,也参加了会议。席间,一位同志建议原第九旅旅长张爱平上台讲一讲,第九旅是如何在艰苦的敌后环境中从游击队发展成为新四军主力的。张爱萍在台上被点名。他没有准备手稿。他走上舞台,向观众中的同志们行了一个礼。

张爱萍对第九旅的发展史了如指掌,向与会的同志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的讲话条理清晰,实事求是,既讲了第九旅遇到的困难,也讲了第九旅取得的成绩。张爱萍演讲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第九旅的经验对其他兄弟很有借鉴意义。

第二天一大早,新四军一名女兵给张爱萍送来了他昨天讲话的文字记录。第一眼,张爱萍就发现这份笔录字体工整,字迹漂亮。他仔细看了一遍,发现笔录中记录的内容清晰,与自己的意思一致。

这样一份认真的笔录,引起了张爱萍的注意。他抬头看了看送笔录的女战士,只见女战士身材高大,相貌英俊,长着一双大眼睛。这位女兵给张爱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当他询问时,他发现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李又兰。

李又兰,宁波小港镇人,出生于一个爱国商人家庭。李又兰的父亲李善祥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一生以实业救国。1912年,为了发展国家的工业,他选择辞去镇海县县长一职,带着妻儿在锦州创业。

他在辽西创办恒康农场,引进西门子发电机,开办商行和油坊。他在东北第一次实行股份制经营,第一次使用农业机械进行耕作,第一次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并取得成功。他在锦州郊区开垦土地,打了几十口井,种了苹果,培育了红元帅、国光苹果等品种。

李善祥是一个商业奇才,但他并没有只在乎自己的财富,而是选择了回馈社会。他创办了耕余书院,包括小学、中学、大学,让贫困家庭成绩优异的孩子免费读书学习。这样一个爱国的商人,他从小就教育孩子,不教育儿女孩怎么做生意?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就是教孩子爱国。

从小李又兰就听父亲讲述蔡锷反抗袁世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故事,这也把救国救民的理想埋在了李又兰年轻时的心里。这其实是李善祥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他把自己的爱国思想传递给了自己的子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3000多万东北同胞饱受日寇欺凌。

李善祥在锦州一带小有名气。日寇拉拢李善祥,让他当锦州的“农会会长”,李善祥断然拒绝。李善祥带着家人回到了老家小岗。他积极投身抗日事业,为前线伤员建医院。

李又兰是李善祥的掌上明珠。他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却不是娇滴滴的富家女。她关心国家大事,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和姐妹们开始组织抗日宣传队和救援队。后来,李善祥甚至把孩子送到了抗日前线。她和中国古代少女木兰一样,是代表父亲参军的。在祖国危难之际,她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前线。

李善祥上前线的四个儿女中,两个进过集中营,两个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李善祥将东北的产业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李氏家族为祖国奉献了一切。李又兰和张爱萍第一次见面,不是在1942,而是在更早的1938。当时,李又兰等进步青年来到武汉,想通过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去革命圣地延安。

这时,武汉到处都是国民党特务,李又兰一行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作为老乡,国民党武汉司令部情报部负责人拉拢这些进步青年。李又兰等人假装很快离开武汉,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纠缠。

他们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对接待人员说:“我们要去延安,我们要见周副部长。“周副部长是周总理。当时他是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副主任。一行决定会见周副部长。

张爱萍作为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值班人员,知道周副部长工作量大,不想让同学打扰他。后来张爱萍回忆说:“那时候这些学生真的很无助,非要吵着要见周总理。”李又兰笑着说:“我就是那十几个人之一。”

张爱萍知道,他是在1938在武汉遇到心爱的妻子的。后来周副部长听到动静出来了解情况。他不顾疲劳,让同学们进来,听他们此行的目的。当周副部长听说这些学生要去延安参加抗日斗争时。

周副部长皱着眉头说:“风陵渡已被侵华日军占领,去延安很难。我认为应该派你去南昌新四军军部。”同学们点点头,于是在周副部长的关照下,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了南昌新四军军部办公室,与张爱萍和匆匆进行了第一次见面。

张爱萍对这个女孩印象深刻,心里有好感。苏北的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穿着大棉袄的人瑟瑟发抖。李又兰作为新四军的速记员,必须记录领导人在会上的讲话,所以手套是必要的。

一天,在李又兰开始工作之前,他突然发现他的手套不见了。她找遍了整个房子和外面,但没有发现手套的迹象,以为她要冷冻工作。突然,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当李又兰打开门时,她遇到了张爱萍,并把她的栗色手套递给了她。

李又兰看到酋长捡起他的手套,向他道谢:“谢谢你,酋长。”张爱萍就笑着对李又兰说,“不要叫乡长,乡长。我有事情要问。希望你不要拒绝。”李又兰听到酋长这样说,便问道:“酋长还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吗?我买不起。”

张爱萍开门见山地说:“我看了你的笔录,写得很好。我想跟你学速记。你愿意收我为徒吗?李老师。”李又兰只是点点头。后来开会期间,张爱萍经常跟着李又兰学速记,十天就学会了。

这时,张爱萍已经对李又兰产生了好感。经过十多天的相处,他认为李又兰是“可以引为知己,成为终身伴侣的贤淑女子。”张爱萍经常在课后和李又兰见面。仿佛认识很久了,有说不完的话。

半个月后,会议结束。张爱萍要回第三师,而李又兰要回中央党校学习。离别的时刻,两人终于见面了,悲伤的气氛在蔓延。两人并肩走在河边,都没有说话,还是张爱萍打破了平静。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缴获的不锈钢匕首和一枚小小的银戒指,交给了李又兰。他对她说:“留着做个纪念吧。”李又兰双手接过礼物,第二天,李又兰送给张爱萍一份战略战术副本和一个黑色封面的记录文件夹。

让他们高兴的是,第三师司令部离华中党校不远,只有15公里。因此,每次指挥战斗之间,张爱萍总是骑着一匹枣红马,来到王珠集迎接李又兰。张爱萍拿着从战场上缴获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地给李又兰拍照,照片上留下了李又兰美丽的影像。

后来,抗日战线上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张爱萍来不及脱身,只好同意给李又兰写信,两人通过书信联系。但是连续两个月,李又兰没有收到一封信,后来才知道他被科长拘留了。李又兰找到科长,要了十几封张爱萍的信。他一封一封地仔细阅读,看到了最后一封信。其中,张爱萍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直没有收到你的回信。你生病了吗?我过几天再来看你。”

从这几十封信中,李又兰也明白了张爱萍的心思。她不高兴科长扣住她的信。正当李又兰在看信的时候,有人敲门。开门的是张爱萍。张爱萍笑着说:“你真会选地方在这里打瞌睡。你和我不平等。我给你写了十封信。你怎么一句话都没回我?”

李又兰愤愤不平地说:“这是刚刚收到的。”李又兰向张爱萍说明原因,科长制止了校干部谈恋爱,扣住了信。张爱萍看着生气的样子,笑着说,“你兰,我要谢谢你,这个顶头上司。我要当面感谢他。”

李又兰不高兴地说:"谢谢他?他是老封建。”张爱萍从李又兰焦虑的表情中了解到李又兰在关心自己。他对李又兰说:“你这个老板,让我知道你还在焦急地等我的信,我就满意了。”

李又兰假装生气,对张爱萍说:“在哪里?我担心你在前线的安全。”张爱萍更开心了,笑着说:“好!不要打自己。”这一刻,李又兰脸红了,说不出话来,惊讶于张爱萍的机敏和乐观。

又是一个夏天。苏北的夏天多雨。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李又兰住的房子倒塌了。李又兰全身湿透,躲在邻居家的屋檐下躲雨,远远地看见一匹枣红马飞奔而来。在雨中,一张熟悉的脸骑向李又兰。他就是张爱萍。

张爱萍听说李又兰的住处倒塌了,很担心她的安全。他冒着大雨立即赶往李又兰。他的军装湿透了,但脸上还带着笑容。他紧张地问,“兰,房子塌了。你没事吧?”李又兰摇摇头,说他没事。张爱萍从马背上的一个包裹里拿出一件厚大衣,给李又兰披上。

李又兰穿着这件衣服,突然觉得温暖了许多,两人并肩站在屋檐下。张爱萍突然说:“幽兰,你愿意嫁给我吗?”事实上,几天前,张爱萍向李又兰征求意见,但李又兰之前有过短暂的婚姻,所以她考虑得更多。

1941年,李又兰和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成为革命搭档,他们结婚不久就爆发了皖南事变。李又兰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进集中营,后来被他的父亲李善祥解救出来。项英则率领部队突围至连坑村,继续战斗。

1941 14年3月凌晨,项英的副官刘厚总用手枪杀死了项英和周子昆,打伤了警卫黄成。当卫兵赶到附近时,他们发现项英和周子昆已经死了,立即派人逮捕叛徒刘厚总。这时李又兰已经和项英结婚几个月了,天人永隔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

所以,在张爱萍提出结婚后,李又兰对张爱萍说:“我们的婚姻必须得到陈毅司令员的同意,否则我受不了背后的非议和议论。”两天后,张爱萍又骑上了,面带微笑,手里拿着一份特殊的文件。

张爱萍把陈毅军长结婚的特批文件递给李又兰,只见在结婚申请报告的下方,有陈毅军长写的两个大字,“同意”。张爱萍还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派克钢笔,这是陈毅司令员送给小两口的结婚礼物。

李又兰看着结婚申请书,笑着说:“我要娶你。不会是今天吧?”张爱萍说:“为什么不是今天?跟我回去吧。”李又兰跳上了马,张爱萍迈着矫健的步伐跨上了马。李又兰紧紧地搂着张爱萍的腰,夫妻二人骑马走了。

1942年8月8日,张爱萍和李又兰正式成为革命夫妻,茅草屋变成了婚房。当晚,李又兰在陈毅司令员送的派克钢笔上刻了一个“平”,小心翼翼地挂在张爱平的口袋上。

1943年,日伪军出动两万人,在新四军司令部所在地盐阜展开“扫荡”行动。三师司令部和军区司令部撤离,张爱萍奉命领导反“扫荡”的全面斗争。上级命令转移所有非战斗人员,怀孕的李又兰也在转移名单上。李又兰首先躲到了根据地边缘的一个爱国棉商家里。

这里靠海,有一批新四军的物资,随时可以从海上调过来。但是有一天,十几架敌机在海上轰炸我们的船只,害了这位爱国商人。在轰炸中,商人的仓库和工厂全部被毁,一切都在瞬间失去。

炸弹爆炸时,李又兰被埋在瓦砾中,但幸运的是他没有受伤。她从废墟中逃出来,无依无靠,只好从军。她怀着一个孩子,在敌人的“扫荡区”走了三天,才终于找到新四军部队。但此时部队还有任务,组织决定送她回老家。要回到小岗,她必须经过上海。

此时上海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是沦陷区。到处都是岗哨,没有“良民证”寸步难行。而给她带路的向导突然不见了,她一个人在上海街头游荡。好在在上海还有他父亲李善祥的一个很棒的朋友。李又兰在上海找到了他父亲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张所谓的“好市民卡”,然后乘船返回小岗。

在母亲身边,李又兰生下了她的长子张翔。当张翔八个多月大的时候,李又兰想念她的丈夫,决定回到部队。一路上,虎狼成群,李又兰把孩子留给父母,独自回到抗日前线。乐群是浙东新四军第35支队的一名交通警察,负责护送李又兰到第35支队司令部。

日寇突然袭击,35支队司令部已撤离,支队原驻地已被日寇占领。船夫看到岸上的日本侵略者,吓坏了,想把船调头。乐群当机立断,对船夫说:“老板,继续划向前,否则敌人会开枪,我们都得死。”

小船划到敌人面前,敌人只当是普通的小船,放了它。翻过一座山后,李又兰和乐群遇到了几名新四军的便衣队员,其中一人是李又兰的弟弟。在三十五支队的安排下,李又兰和三名战友坐上一艘木帆船,从浙东向苏北进发。

旅程很短,但是用了六个月,因为木帆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飓风。飓风折断了主桅,所以木帆船被风吹翻了。没有主桅,它只能靠人力艰难行进。此时正是酷暑时节,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天上,人们的汗水流了出来,满嘴都是汗水蒸发留下的盐,满满的苦味。

岸上被日寇占领,不时有日军空中划艇经过,船不敢靠岸。船上的食物和淡水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些生红薯,而这些生红薯必须保证船夫吃饱,否则他就没有力气划船了。乘客每天只能吃几块红薯。李又兰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只说了三个字:“我饿了”。

但让这位母亲感到欣慰的是,她明智地把孩子留给了父母,受苦的只有她一个人。1944 10,这艘木帆船安全抵达苏北,他们在海上漂泊了六个多月。李又兰回忆起在苏北的第一顿饭时说:“多好的一顿饭啊!吃了一大锅也不觉得饱。”

不久之后,李又兰遇到了她的丈夫张爱萍。张爱萍看着自己苦难的爱人,一个硬汉流下了眼泪。此时的李又兰面容憔悴,面色苍白,脸色也不如以前红润了。两对夫妇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后来,李又兰给丈夫洗衣服时,在丈夫贴身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小笔记本。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她写道:

张爱萍准备为国捐躯。这是他最后的信任。如果他死了,让他的家人知道他已经为国家尽了最大的努力。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内战。在打破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前夕,张爱萍头部受重伤。

组织决定让李又兰护送丈夫到后方医院休息。当时后方医院设在大连,从苏北到大连路途遥远。李又兰带着二儿子张胜去照顾受伤的丈夫,再次踏上了艰难的旅程。这条路上到处都是国民党反动派占领的城镇,还有各路土匪以山为王,十分危险。

李又兰抱着孩子走过千山,日夜守护着丈夫的担架。如果她实在困了,就从老家借个板凳,靠在上面休息,照顾孩子。为了防止儿子乱跑,她一边给他腿上绑了绷带,另一边绑了板凳。

就这样,从苏北到胶东,从胶东跨海到大连,张爱萍终于被送到了大连的医院。住院期间,李又兰日夜陪伴在丈夫身边,爱的力量让张爱萍的伤逐渐痊愈。新中国成立后,张爱萍奉命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后历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浙东前线指挥部指挥长,指挥了一江山岛等战役,收复了东南沿海多个岛屿。

李又兰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秘书,浙江省军区干部管理部军衔科副科长。65438年至0954年,张爱萍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后来开始领导中国的国防建设。而李又兰则主动改行,先后担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预科部主任、民航总局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科长、监察科科长。

1975年3月,张爱萍复出,出任国防科委主任,积极领导我国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上级安排李又兰来和将军一起工作。她再次跟随丈夫“十年归阳关路,飞越祁连到马兰”,奔赴西北茫茫大漠,支持丈夫的事业。

1975起,李又兰先后担任国防科工委总部办公室、国防科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参与了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枚水下固体潜射导弹、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试验。张爱萍在战场上能指挥两栖作战,在和平时期能领导两弹一星事业,文采同样出众。

张爱萍被战友们称为“马背上的诗人”。他一生留下了许多诗词、照片、书法作品,都是上乘之作。有时候张爱萍写诗的兴趣来了,就扔了。有人写了一些诗,他把它们扔进了废纸篓。李又兰很小心。她抄下丈夫的诗,放在一边。

后来,张爱萍出版了《编年史》和《神剑之歌》,其中大部分是根据李又兰保存的珍贵资料汇编而成的。从1942,两人在波尔多的马背上相拥,革命伴侣再也没有放开彼此的手。他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手牵着手,永远只给对方微笑。

1992在张爱萍和李又兰的金婚纪念日,孩子们为父母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家庭聚会。82岁的张爱萍将军还邀请妻子跳舞,引得宾客大笑。庆典上,一副对联“风风雨雨,生死与共,五十春秋* * *中国,百年姻缘”正是他们忠贞爱情的写照。他们携手走过了60多年,相依为命,走过了一个春秋,用生命书写了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