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五个数学教案

# 1年级#绪论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文件。以下是《小学一年级上册五个数学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册

教学内容:教材25、26页的例题和习题,27页的习题3,问题5、6、7、8。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演示,让学生知道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出减法公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差与归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3.通过学生的操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在波光粼粼的美丽小湖中,有三只美丽的仙鹤在欢快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湖上有多少只鹤?

老师展示三只纸鹤,然后慢慢移开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经验。

第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 3-1

1,(老师展示三只纸鹤,然后慢慢移开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经验。

2。学生跟着老师,拿出自己叠好的三只纸鹤。动手演示,三只鹤飞离1只鹤,即三只鹤中去掉1只鹤。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之后剩下的数用数来表示,也就是数就是数。老师解释了板书的等式:3-1=2。(学生可以体验减法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放图操作,表达意思。)

3.学生试着阅读公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可以用3-1=2表示的例子。学生举出其他可以用减法表达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老师语言描述的美好情境中,通过纸鹤演示,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直观和友好,并能亲身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对减法的理解。

(2) 4-2

1,老师展示四个气球,慢慢放两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2=2的含义,并一起读公式。

(3)动手操作,体验减法的意义。

(1)做一张左图。

①教师边操作边示范讲解意思。

②学生操作,表达意思。

(3)说明去除图形的方法。(虚线、交叉线)

(2)在右边画一幅画(2,3)

学生独立看图,表达意思。

(4) 5-2

1.创设情境,产生问题:雨后的草地上长出了五个蘑菇,白兔摘了两个。请学生描述情况,并尝试提问。老师带领学生问:“草地上有多少蘑菇?”问题。当学生提问时,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然后问:怎么格式化?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写:5-2=?老师的问题:5减2等于几?怎么算的?

2.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然后让想法不同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汇报、展示、交流。老师对点数法和数字的组成计算都给予鼓励。然后问:如果不看图数手指,你会数吗?用数字的构成引导学生计算:5可以除以2和3,所以5-2=3。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欢的兔子采蘑菇的形象,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并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形成集体智慧。最后,展示全班交流,* * *带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探索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使用各种算法,保护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字的构成来计算减法更容易。

第三,巩固应用,提高内化

1,第26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减法公式的含义。

2.展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有4只青蛙,1跳入水中。草地上曾经有四只羊,后来两只跑了。草地上还剩多少只羊?

学生谈论问题的含义、重述和通信算法。

3.展示课件2。学生说图的意思是:1。架子上有四个丝瓜。脱两件。架子上有多少?2.火池里有五根铁柱,然后学生们完成排列,分组互相交流进行批改。

4.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五只纸鹤。可以用这五只纸鹤做出几种不同的减法公式吗?试试看,看谁放的多。

5、联系生活,丰富交往。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用减法表达。

设计意图:巩固习题中的问题1,这是一个基础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减法的理解。第二、三题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锻炼第四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五只纸鹤摆放不同的公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对减法的理解。问题5: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四,回顾、反思和改进

这个班的学生表现很好。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回家好好想想,看看减法用在生活的什么地方。

2.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实验用书),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数一数星空中某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星星。

2.根据给定的数字在格子纸上画一张星图。

3.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初步了解常见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点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重点和难点:

根据给定的数字在纸上画一张星图。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方纸、小光盘。

2.学生准备:课前关于星座和水彩笔的知识查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放《闪烁的星》这首歌

老师:夜悄悄地来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微弱的光,可爱的小星星调皮地对着你闪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了许多星座。让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关于星座的知识。

2.个人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3.展示题目:美丽的星座。

二、新拨款的实施

1,老师一边操作多媒体课件,一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

仔细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同样的七颗星,却因为排列位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请用七个小圆盘模仿以上四个星座,老师会巡视辅导。

3.能不能用七个小圆盘做成其他形状,给它们起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

4.总结:无限的宇宙等着孩子们长大后去探索,去求知。

第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想象成一个小点,然后在网格纸上画出星座。你想过来画画吗?(老师选择其中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画。)

老师:先画四个点,用线连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星座了。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四个点,画一个星座。

2.想一想,画个图:用4点和5点创建其他星座,分组交流评价。

3,老师指示书写数字:7。

第四,探索巩固

1,一个匹配,一个匹配:我是一个小天文学家。让学生想象自己发明星座,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总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技能?你还想知道什么?

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习按操作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点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4.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

1,视频录制。

(1)商场外景镜头。

(2)商场物品的远距镜头(依次展示食品、家电、鞋子、文具、服装)。

(3)商场物品特写镜头。

(1)柜台物品;(2)店员在摆放文具;③显示放置结果。

2.商品柜台和相应的项目。

3、书包(6袋不同物品)。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感性分类。

(1)播放视频①:商场外景拍摄。

(2)播放视频②:商场物品的远距镜头。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知道购物中心里有很多种商品。引导学生说在商场里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2.分类清晰。

(1)播放视频③:商场物品特写镜头(文具专柜一楼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店员阿姨正在柜台整理文具。)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阿姨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一样,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叫分类。(板书题目)

学生根据观看的视频谈论分类。

(2)猜测。

继续看视频猜测阿姨的物品会放在哪一层,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同类物品要放在一起。

第二,巩固发展和经验分类

1,钟摆。

展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分组将相应的物品放入柜台。学生汇报东西是怎么摆放的,老师指出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每个物品都能看得更清楚,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2、完成“做吧”题目。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分类活动。

(2)群体活动,群体内的交流如何划分,经验分类的方法。通过一点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与沟通。

教师在参观过程中给予指导,并注意学生之间不同的分类方法。

3.完成练习6,题1~3。

(1)问题1启发学生圈出书,说出怎么做,为什么做。

(2)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修改时展示学生作品。启发说:4辆车同级。

(3)问题3,老师解释问题的意思,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明确其中一个和其他三个不一样。

4.补充练习。

每组都有一袋物品,要求很明确:首先讨论怎么分,哪个组分的快又准。然后汇报说明。

4.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册

一、学生情况分析今年我在一年级三班和四班上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大多聪明可爱活泼。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思想道德不成熟,可塑性强。不知道学校班级的所有纪律和规定,心里还没有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学习上的“勤奋、钻研、细心”精神也无从谈起。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在这一学期,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

1,熟练数出20以内的物体个数,掌握10以内各个数字的构成,能够识别、读写0到10的各个数字。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和名称,熟练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置。

4、初步了解钟面,会认全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包括:10以内的计数、比较、理解和加减,理解图形和分类。11~20理解数字,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练习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多的知识。

2,看学生的阅历和经验。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和学习材料。

3.数的识别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数的概念,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

4.注重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的意识。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运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风格。要组织学生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探索数学、独立思考,从而引发与同伴的交流。渴望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照顾中年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尽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等教具,便于创设生动的情境,并时刻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字迹工整的良好习惯。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习,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5.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册

教学要求:1。在观察人民币、兑换、取钱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认识元与角、角与分的前进速度。

2.了解商品价格,学会简单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育学生珍惜人民币,勤俭节约。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前进速度。

教学难点:各种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转换。

教学过程:

首先,情况很有趣

1.展示示例的第一张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问题: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曾经买过东西吗?买东西应该用什么?不同国家的货币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题目,一起读题目。

第二,独立探究

1.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你知道人民币吗?请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小朋友。集体活动。

小组报告: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老师随机添加,分别展示。

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步率。

让学生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教育他们爱护人民币和省钱的观念。

问题:小朋友,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类吗?请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组进行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谈谈分类的依据。总结同学们的回答,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和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例题第二张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问题: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我应该付多少钱买一块手表?(1元)

让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较谁能拿到更多。

学生举报不同途径获得1元钱。当有1元角和10 1角时,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的关系:1元=10角。

问题: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0角是多少呢?(1角度=10点)

完成空格:

1元=()角。

1°角度=()分

3.试试看:一张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张50分的人民币?1块1元能换多少块20分?同桌互换。

让学生谈论交换的结果和原因。

第三,应用拓展

1,连衣连。(“想一想,做一做”的第1题)观察并谈论图上画的是什么。每个项目的价格是多少?人民币有多少种面额?有什么区别?

请把你想买的物品和相应的人民币连接起来。

2.填写它。(“思考和行动”问题2)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拿去吧。

(1)“想一想,做一做”问题3。

(2)“想一想,做一做”问题4

思考:如何用一种人民币得到?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思考和行动”问题5)

给我看看货架:橡皮擦(每把4分钱),美工刀(每把9分钱),铅笔(每把4分钱),自动铅笔(每把7分钱),尺子(每把3分钱)。

让孩子花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他们能买什么东西。我应该拿回多少?

第四,总结延伸

我们今天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看怪不怪(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孩子还知道什么?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些面值较大的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