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星座
蒋的“五大主力”中,有两个被东北野战军(新1军和新6军)消灭,两个被华东野战军(整个第74师和第5军)消灭,另一个18军在华野支援下被中野消灭。这五大主力被彻底吃掉后,也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要特别注意时间。
新1军和新6军由东北总剿总廖耀湘第九兵团编制,辽沈战役时于1948+00年底围剿辽西。此时,东北野战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已占据绝对优势。东部野战炮等纵炮进攻锦州时,仅使用7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600余门,战场火力就彻底碾压了范和廖耀湘的部队。
同样,陈诚的18军于1948+02年6月在双堆集全军覆没,而5军是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于1949年6月初在陈官庄全军覆没。也就是说,在解放军取得战略主动后的大决战中,五大王牌军中有四个全军覆没,而五大主力中唯一的第74整编师(74军)却在1947+06年5月被全军覆没,而且是在蒋介石身边的10整编师眼皮底下。
张战败阵亡之时,正是蒋介石对我山东、陕北根据地发动“重点进攻”的阶段。总的来说,敌人还是有一些军事优势的,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整编74师处于战略防御态势。所以陈先生说这是“百万大军中冲锋陷阵”的勇气,而主席评价:“整个七十四师全军覆没,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蒋,一个是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46年春,孙立人的新1军和廖耀湘的新6军进入东北战场,他们一直是东野之敌。在此期间,东野已经吃掉了两军的一部分,但始终无法给予毁灭性的打击。东野干部战士中流传的口头禅是“吃白菜打新6军”。
有没有机会在野外追捕到这两支王牌部队?是的,在1947年的四平战役和1948年1月的后“彰武战役”三次大战期间,新六军都来帮忙或者打,但是林彪没有选择打。四平战役后期,当新6军等援军逼近时,东野选择了脱离战斗。彰武战役后,林彪选择吃了他们中最弱的,组成新5军的陈琳达。
1948 65438+10月1,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和地方军总兵力之和不下70万,而东野第一次歼敌,即诞生于65438年10月4日的公主屯战役,新5军全部被陈琳达司令员歼灭。而新1军和新6军这两个宿敌,直到辽沈战役结束,还在东北战场承担着机动作战任务。
所以林彪打仗太谨慎,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战斗中不会轻易下决心。比如辽沈战役打响前,他要求西柏坡以东野为主力迅速南下,不顾长春、沈阳之敌,坚决攻克锦州关闭东北大门的命令。他犹豫了近两个月。攻晋部署完成后,由于敌增兵塔山的意外情况,战役决心一度动摇,西柏坡为此大发脾气。
注意,连西柏坡都知道,林彪绝不是怕打仗,而是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战场形势下“不赌”。这种战斗方式可能会漏掉一些战士,但不会有大的失误。经过平津战役、沙溢战役、衡保战役,第一次没有夺取宋希濂、白崇禧的主力,主要是战役部署稳定,没有在兵力没有完全部署的情况下发动总攻。偏偏宋和白很滑头,发现事情不妙,赶紧撤了。
一般的苏羽就不一样了。一般他在对自己的战役规划有六分把握的情况下,才敢和大兵团决战。所以在1948之前,只有30万人的华野,已经连续吃掉了至少6个敌团系,包括第74师、第26师、第65师、第57师、第46师、第73师,真正伤敌华东。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冒险也意味着有马失前蹄的可能。如南马、邵琳、沙土集、鱼洞等战役。,都是在我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以“夹在中间的战斗”收场,部队也伤亡惨重。华野在这些战役中退出战场,其实有点尴尬。好在粟裕指挥冷静,指挥有方,没有损失组织系统。
林彪三年解放战争,只有四平战败,青树坪因失联被一个师围攻。其他的战斗完全是有条不紊的打赢或者收手,没有80%以上的把握是不容易出招的。对了,1946四月的四平保卫战第一次失利不能算。当时“东北人民自治军”还没有完全整合,来自几个解放区的部队没有形成整体战斗力。林彪本来没打算捍卫自己的立场,更别说当决策的东北局的一把手了。
三大战役“大决战”时期,东野总兵力约70万(仅指野战军,南下时增至88万余),而华野总兵力仅42万左右。就敌军正规军数量而言,东野估计消灭654.38+0.5万(渡江前),华野估计消灭654.38+0.85万。所以单从数字上来说,苏羽的战绩确实更大。
然而,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我们手里的牌不一样,打牌的套路也不一样。林彪有很强的压垮敌人的实力,所以排兵布阵比较重,把敌人压垮一点;而苏羽在力量上往往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他习惯于把剑拿到一边,在运动中调动分割敌人,然后搜索一部分。如果把你比作两个剑客,前者力量强大,试图在整体上彻底碾压对手,后者轻盈飘逸,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一击即中。
基于上述战争史,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太赞同题目中“结果相同”一词的描述,更准确的解读应该是“各有千秋”。苏林是我军大兵团的优秀高级指挥官,他还统率两个最重要战略区域的军事指挥官。他们从劣势到优势的过程也代表了解放战争逐渐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最终为民族解放做出突出贡献,作战指挥水平排名不分先后。
林彪只是一个战术家。它是在中央的指导下制定战术的。起点高,中央的战略目标是东北。得到苏联的帮助。把八路军的精锐全部转移给他。而海南岛不在他的指挥之下。它由他的人指挥。金门为什么会输?一方面朝鲜战争爆发,碣石在台湾省无处可退,肯定会拼死一战。海南岛不一样。在当时琼崖纵队和国民党的帮助下,已是山穷水尽。我不想打架。守不住就退。苏宇的出发点不一样。新四军是一支地方军队。本来在中央心目中,只要你不败。没抱太大希望。是粟裕凭借他的战略战术一举成名。边境中心对他有想法。后来,山东兵团被划归他指挥。起初,山东兵团的一些指挥官为什么不服?主要原因是你的地方军指挥我们的中央军。几经鏖战,无人拒绝。林彪身边有罗荣桓、刘亚楼等一批高级助手。苏羽的战略战术都是他自己制定的。所以我个人更喜欢苏羽。因为他的解放战争至少提前了两年。如果粟裕率领三个纵队南下。中原战场兵力如此之厚。没有人知道打仗会是什么样子。林彪百万大军不敢战。我会把碣石的老巢放在那里。
粟裕的军事指挥能力远超彭总、林彪,但影响力和地位不如彭总、林彪。林彪的军事才能进不了四强,林彪的战争主要是打优势战。林彪很难打。
林彪的指挥风格是作战谨慎,讲究慢而稳,没有完全的把握是不会动手的。
这从他的锦州之战可以看出,他一会儿担心长春、沈阳之敌,一会儿担心西线葫芦岛的援军。犹豫不决,还是拿不定主意,主席没少为这件事生气。
后来朝鲜战争,林彪不想上了。一方面他确实身体不好,另一方面他和美国人打架习惯用谨慎,拿不定主意。
而粟裕的指挥风格是敢打敢拼,哪怕是五分甚至三分的仗都敢打。
正是这种风格,让他打出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这样的大手笔。用刘伯承的话说,淮海战役是一锅生米。最后,苏羽被允许活吃了。他是党内唯一有勇气打这种仗的人。后来连林彪自己也承认打不了这种神仙仗。
不,林彪和粟裕的指挥风格完全不同。
林彪比粟裕细致得多,而粟裕比林彪有才华得多。
这不是批评粟裕将军,而是说林彪将军和粟裕将军的战斗风格根本不同。
关于林彪指挥风格的问题,可以看看杨成武将军写的《林彪师团长教我当老师》一文,把林彪的指挥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林彪指挥的最大特点是一丝不苟。战前他会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多方汇总信息,甚至亲自去前线掌握情况,以求尽可能准确的判断敌情。
另外,如果林彪活在当下,他一定是个“大数据专家”。林彪对数据非常敏感,对各部战报的要求非常细致,甚至到打死、俘虏了多少官兵、缴获了多少长枪、缴获的火炮具体型号等细节...都要详细报道。
正是由于林彪对细节的执念,他才能够通过胡加窝棚战斗中缴获的短枪与长枪之比、被击毁的汽车与大车之比、被俘与阵亡的军官与士兵之比等细微差别,准确确定敌人野战指挥所的位置,一举击溃敌军俘虏廖耀湘。
换句话说,林彪不是靠灵感,而是靠数据,或者说林彪更相信数据而不是灵光一现。但往往过于依赖数据,容易耽误战机。
粟裕将军更重视“灵光一闪”,不是说粟裕将军不重视数据,而是他更相信自己的灵感,而不是数据。
当然,这和关内战区的粟裕是一样的,四面受敌。很多时候,如果条件不允许粟裕将军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他就要马上做出判断。
这个时候,将军的天才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我们看到粟裕将军果断地把淮海战役从“小淮海”改为“大淮海”。没有太多的犹豫,他在有限的信息下,在短时间内下定了决心。
但是,说实话,这种指挥风格也容易导致失败,因为一个将军的灵光乍现不可能永远正确;俗话说,不湿鞋怎么能在河边走很久?
比如南马临朐之战,山东与范兵团的较量,粟裕将军都没有占上风;就连范的兵团也在某个时期隐隐约约地压制了苏羽将军。
不要说华野装备差。6月1948,65438+10月,粟裕将军亲口说过“我第一团一、四、六纵队的火力,不比蒋介石第一流主力差。”
当然,总的来说,两位将军各有所长,也是放在最适合自己的战场上;如果粟裕将军在东北,林彪在关内,恐怕两人都不会比历史上打得好。
不得不说,林彪和粟裕都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对解放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众所周知,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蒋介石在解放战争初期就梦想着用五大主力横扫全国,彻底消灭我军。结果两个主力死在林彪手里,两个葬身粟裕手里,一个被华野和中野联合消灭。林彪和粟裕分别在东北和华东开花,的确是我军的双子星。
那么这两个人在军事指挥上的作用是一样的吗?其实很难说,因为他们之间的风格差异真的有点大。林彪打仗很稳,很少打无准备的仗。正因为如此,林彪很少吞下任何败仗。林彪往往能稳扎稳打地指挥军队夺取最后胜利,辽沈战役就是最好的例子。林彪总是洞察四面八方,尽量规避风险。
但是,林彪的作风也是一把双刃剑。林彪本人多次犹豫不决,甚至差点耽误了战机,让中央相当不爽。在锦州问题上,林彪和中央甚至有分歧。最后,在毛主席的不断催促下,林彪做出了最后决定。林彪后来说,他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是因为他长期以来是保卫中央的重担,所以作战谨慎,不想打有风险的仗。
相比之下,苏宇要大胆得多。他不仅敢于突入敌人的包围圈,而且敢于在胜算不高的情况下调动大兵团对敌作战。他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冒险家。不过,毕竟粟裕的军事能力还是相当过硬的,经常能以赌取胜。他的指挥风格把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粟裕的打法明显有缺点,就是部队战损严重,在很多战役中都没能把敌人吃掉,比如沙地战役。
林彪还分析了粟裕指挥风格形成的原因。他认为粟裕因为长期远离中央,不得不在敌人的包围圈中作战,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从而形成了这一特点。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官。虽然指挥风格差异很大,但确实各有千秋。
真的要说他们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贯彻中央的战略思想,最终实现全国的解放。所谓“全国一盘棋”,在战略思想上还是很重要的,这是我军最大的制胜法宝。事实上,蒋介石军队中不乏优秀的武将,但他们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战略思维指导,这是蒋介石最缺乏的。
我们的双子星是彭、、林彪两位元帅,也是毛主席在军事上的得力助手。苏羽只是个将军,根本不够水平。陈灿手下的一个野战军副军长和一个将军都比不上彭林,更不用说粟裕了。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双子星,粟裕与林彪的对比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如果说两人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都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战斗风格其实完全不同,可以说各有千秋。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指挥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最明显的特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动作战能力强,捕捉战机能力强。粟裕没有上过军校,但他是一个在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将军。特别是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粟裕虽然只带领了几千人的队伍,但他独立自主,独立生存发展,活跃在敌占区,所以他非常重视对战士的把握。
用毛主席的话说,这一时期粟裕的队伍小而灵活。重点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和敌人短时间的较量,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同时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壮大自己。所以,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会放过,坚决要打。如果发现战场形势变化,对自己不利,就坚决撤退,毫不犹豫。
所以,苏羽往往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去战斗,并且敢于战斗。比如和东方的战斗,林彪认为只有50%的把握,但是粟裕坚决打了。尤其是在黄兵团已经突破阻击线,战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粟裕不仅没有立即撤退,反而企图直接拿一个大的,当场报销黄兵团。这种战场适应能力是极好的。敌变我就变。我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动摇。
二是善于在敌我对比对我不利的情况下作战,能俘获战机,不断消灭敌人的机动力量,不断削弱敌人。这也是他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形成的作战指挥风格。无论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生活的环境总是很恶劣,敌人处于绝对优势。但是,粟裕仍然能够不断地创造战士,俘获战士,消灭敌人。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作战区域在华东,无论是苏中、苏北还是山东,都是精锐敌人聚集、重点进攻的地区。解放战争初期,按照一般的战略眼光,这个地区离敌人的心脏地带太近了,是敌人的重点进攻地区。已经不适合继续内线作战,只能分散打游击,骚扰敌人,但粟裕还是敢于直言,创造了苏苏内线作战七胜的奇迹。
第三,在大兵团的运动战中善于捕捉敌人的主力,打歼灭战,通过全系统消灭敌人。这也是井冈山时期形成的红军作战指挥的基本要求,但粟裕一直坚持这一点,可以说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场战斗都不是为了打败敌人,而是为了在一个建制内消灭敌人,同时你可以通过俘虏来补充自己。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始终坚持以一个建制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经常出其不意地违反我军十大军事原则。当敌人多路进攻时,他没有先战胜弱小的敌人,而是先进攻强大的敌人。最经典的例子之一是孟良崮战役。在敌十个整编师的前方,突然从前方挖出敌人的核心主力——第七十四整编师,予以全歼。国共都没想到,但粟裕敢做。
因此,在解放战争前的两年里,整个建制被消灭的精锐和主力敌军,在华东战场上是最多的。直到1948年初,东北战场才彻底消灭了国军以上的部队。但是,粟裕不仅很早以前就开始彻底消灭敌人的综合师或部队,而且在莱芜战役和鲁南战役中能够一次性消灭两个综合师以上的敌军,单次战役就消灭对手5万多人,迫使敌人改变战术,一个军不敢单独行动。
第四,虽然包围要点争取援助的战术早在红军时期就已形成,但在解放战争中,粟裕并不是第一个采用这种战术的,上党战役中,刘伯承是第一个采用的,但粟裕无疑将包围要点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事实上,无论是苏区之战、豫东之战还是淮海之战,都有明显的包围要点争取援助的特点。甚至济南之战都是企图围攻济南,吸引邱清泉兵团来援,然后围歼于其中。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粟裕并不遵循一般的条条框框,而是非常灵活,根据战场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如果他能帮助别人,他会帮助别人,但他也会采取其他战术。比如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并不都是为了争取援助,而是在敌人以不同方式进攻的时候,突然把注意力从西方转移过来,通过大兵团的运动和兵力来制造战斗机。
第五,由于粟裕长期在远离中央政府直接指挥的环境中独立生活和发展,粟裕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也是因为在抗日先遣队北上期间,乐、等人执行中央的命令过于机械,导致连战连败,几乎全军覆没的刺激。苏羽特别注意实际情况。
因此,解放战争初期,在中央实际上有意放弃苏区根据地的情况下,粟裕提出了内线歼敌的主张。结果七战七胜。最大胆的是中央要求粟裕率三个纵队渡江南下,骚扰敌人后方,但粟裕综合考虑后,敢于直言,要求暂停南进,打一个长江以北的大歼灭战,改变了中央的决定。
相比之下,粟裕虽然也打了败仗,但作战指挥特点非常鲜明,而林彪过于谨慎,总是坚持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哪怕只有七成把握,也会非常犹豫。比如辽沈战役关于打锦州还是打长春的争论,以及打锦州已经打响的事实,一度决心动摇,试图回去打长春,这是兵家大忌。
这种优柔寡断,如果和对手不相上下,或者实力相差不远,如果对手不犯错,就很难创造和捕捉到更好的战斗机。比如粟裕调到东北指挥,辽沈战役可能会提前打起来,但如果林彪调到淮海战役指挥,结果就不好说了,成都还能不能打也不好说。毛主席和刘伯承都承认淮海战役是一锅生米,粟裕敢做。以林彪的性格,不一定敢打。
林彪和粟裕是我军战争舞台上公认的战神。战场和战役的指挥和把握也是如此。
第一,两人都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他们和邓华一起,是我军仅有的三位指挥过百万大军的高级将领。
第二,两人都擅长运动战,制造战机,在运动中消灭大量敌人。
第三,解放战争中,所辖部队是我军歼敌人数最多的两支部队。
第四,两者的区别在于作战指挥的思路和风格不同。
林彪在作战中尽量有明确的计划,一般不喜欢冒险。他指挥的很多战例都是建立在多战少战的基础上的。
粟裕的指挥和作战往往出奇的成功,大部分都是事半功倍。他是我军能打硬仗、恶仗、险仗的将军。
正是因为他们成熟的战争指挥艺术,才使他们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志愿军最高首长的第一、第二人选。
自学成才的粟裕,从南昌起义的班长,到解放战争中能指挥几十万人,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看看对他的评价。
1946年2月,粟裕组织大兵团作战时,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越奇越好打”。
8月28日,1946,毛泽东电告华中野战军作战经验:“粟裕指挥正确,灵活勇敢,故能大获全胜”。
1949,毛泽东说,“在淮海战役中,粟裕立了第一功”。
在1949中,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是一个有着深刻智慧和勇气的光辉人物。他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军,是中国的战略家。”
1955年8月27日,粟裕被评为“十大将军”之一。
1988 10,粟裕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国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王希贤发表文章《论粟裕的军事思想》,称:“粟裕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的林彪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蒋介石评价他很会打仗。虽然是四年级学生,但指挥能力还不错。你可以看到林彪有多好。两个人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