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心中的一根刺揭露了苏联尘封已久的载人登月计划。

在冷战时期美苏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登月是共同的目标。在那个紧张的时代,苏联人曾经拥有优势:

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位女宇航员...

当一切按计划进行时,出乎意料的是,首先登月的是美国人!就像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率先在月球上迈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一样,苏联人无动于衷吗?阿波罗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什么月球上没有苏联的身影?

加加林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旅行后,苏联将目光聚焦月球,试图创造另一个“第一次”——率先载人登月!为此,苏联科学家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发射了绕月飞行的人造卫星,还研制了大量登月工具,从无人月球探测器到月球车,再到宇航员的月服。

“月球飞船-1”计划

1964年8月3日,时任苏联第一火箭厂总设计师、航空工业“总设计师”的切洛姆签署了“月球飞船-1”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质子火箭用于发射绕月载人飞船,飞船计划只搭载一名宇航员。

在质子三级火箭的顶部,有一个仪器舱,仪器舱装有飞行推进系统和太阳能电池,为载人飞船提供能量。在仪器舱的上方,有一个下降舱,看起来像美国的双子座飞船。下降舱的上部装有固体火箭推进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发射期间和入轨前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

可惜“月球飞船-1”的研制只进行了一年多。在一次航天设计局主要设计师参加的方案论证会上,奇洛梅的方案方案没有被采纳。

从未飞入太空的H-1火箭。

65438年至0960年,苏联政府作出“关于发展大推力运载火箭、卫星、宇宙飞船和发展太空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科罗廖夫领导的设计局开始了“H-1”火箭的研究工作。“H-1”火箭的初衷是用它向火星发射无人飞行器。美国雄心勃勃的载人登月计划的出台,使苏联领导人产生了用“H-1”火箭先于美国将本国宇航员送上月球的想法。

在“H1-JI3”计划中,宇航员计划在月球上停留4小时。任务完成后,登月舱靠自己的发动机离开月球。登月舱进入月球轨道,与月球轨道舱对接,航天员返回轨道舱。之后两舱分离,两名宇航员一起返回地球。整个登月飞行预计持续6-8天。

1969 2月21日,第一枚H-1火箭发射升空。火箭飞离发射塔架时,由于控制系统故障,12号和24号发动机突然熄火,随后发生了一系列故障。点火不到两分钟,火箭起火爆炸,首次发射以失败告终。

1969年7月3日,第二枚H-1火箭从1发射台发射升空。点火几秒钟后,当火箭上升到约200米的高度时,发动机因液氧涡轮泵故障而关闭。火箭落到发射台后爆炸,摧毁了火箭和发射台。

1971 6月27日,第三枚H-1火箭从第一个2号发射台发射升空。点火8 ~ 10秒,高度250米时,制导系统再次发生故障,火箭开始绕纵轴旋转,导致二、三级之间的连接支撑结构开裂。很快,火箭各级爆炸。这次发射失败后,设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对H-1火箭的控制系统和制导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重大改进。

1972 165438+10月23日,第四枚H-1火箭由二号发射台发射升空。与前几次相比,这次发射的情况要好得多。火箭的1发动机正常工作了107秒。随后,1和2级出现意外震颤,火箭在1级发动机正常关闭前40秒在空中爆炸。

据悉,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H-1”火箭的发动机从未进行过地面测试,甚至根本没有建造试验台。要发射的火箭都是第一次点火。苏联为了赶在美国之前把宇航员送上月球,本末倒置。这四次失败的尝试,不仅造成了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也极大地挫伤了国人登月的信心。

“H1-JI3M”方案的改进版本

美国载人登月的成功,让苏联领导人支持“H1-JI3”计划的热情骤然低落。虽然没有马上放弃原计划,但实际上工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至此,科罗廖夫已经死亡。他的继任者米申为了不使自己的努力和成果付诸东流,在1972年,他推出了月球火箭航天综合系统的改进方案,即“H1-JI3M”计划。该计划强调,登月活动的目的不是短时间造访月球,而是为建立月球基地和近期开展中长期考察做准备。

考虑到飞船在遥远的月球轨道对接过程中无法及时、全面地得到地面的指挥和支持,且飞船的无线电电子系统性能不达标,且当时月球附近的导航条件不够清晰,决定采用“直达方式”飞行,即不在轨道上对接,让整个飞船在月球着陆。飞船完成任务后,返回部分从月球表面起飞,飞近地球时,着陆舱与返回部分分离,以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借助降落伞降落在地球上。

“H1-JI3M”计划无疑是一个可行的登月飞行计划。按照这个方案,可以广泛使用原“H1-JI3”计划中的现有技术和产品,但实际上必须重新研制航天器本身和助推器制动单元。但此时苏联政府已经对登月活动失去了兴趣,不再准备为新的登月计划拨款。尤其是米申在5月1974离开设计局领导岗位,被格鲁什科取代后,“H1-JI3M”计划彻底被搁置。

永久性月球研究基地

格鲁什科上任后提出了新的月球计划,即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研究基地。在新计划中,格鲁什科建议用“火山”火箭作为运载工具,用“探月飞船”运送宇航员和物资。

新型“火山”火箭在性能上优于“H-1”。这种火箭的发射质量比“H-1”多60%左右。理论上,它可以向近地轨道发送200吨载荷,向火星发送52吨载荷。

探月飞船由着陆阶段、起飞阶段和居住单元三部分组成。着陆级装有一台主发动机和四台摇摆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外形类似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八角形着陆装置。居住单元和起飞标高与“H1-JI3M”方案类似。最初,计划在发射时将宇航员安置在飞船居住单元的着陆舱中。后来,人们设想用联盟号宇宙飞船单独将宇航员送入轨道。然后两个飞行器对接,宇航员过渡到月球飞船的居住单元,飞往月球。在完成月球上的任务后,起飞阶段用自己的发动机将居住单元送上飞往地球的轨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着陆器与住宅单元分离。和“H1-JI3M”计划的命运一样,格鲁什科的新探月计划也没有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这时,苏联决定研发空间站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

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一直在为载人登月而努力,但由于技术原因,登月计划屡屡受挫。最终,载人登月计划像一个被遗忘的弃子,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卡在苏联航天专家心中的一根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