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营销的终点吗?
作者|张亚坤“求佛不如求己,自欺不欺菩萨”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奋斗信条。在露营、飞盘、围着火炉煮茶之后,Z时代的手悄悄伸向了“神佛”。他们把北京永和宫门口堵成了“限流”,把杭州灵隐寺的手串买成了“限购”。最近他们甚至挤爆了杭州、上海、厦门等很多寺庙的咖啡店。小红书搜索关于坦普尔咖啡的笔记,已经达到1000+,Tik Tok与坦普尔咖啡相关的话题也开始增多。相关网友爆料,有人为了喝佛教咖啡排队2小时。曾经宁静的寺庙,变成了新一代网络名人打卡的地方。佛教之外,头部品牌疯狂;在佛教内部,寺咖悄悄“卧薪尝胆”。这年头的年轻人对“我佛”周边事物的青睐甚至可以超越产品品味和服务品质。这背后,有哪些神秘的东方势力在操纵?以玄学为主导的“花式拜佛”年轻人,或许刚开始烧香拜佛,但对玄学力量的执念却早已有迹可循。“世事无常,全玄学先行”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的真实侧面。从即将成为考古级的YCY的锦鲤鱼头像,到去年大火的金钱豹、上岸小猫、黑洞的照片,再到最近朋友圈刘亦菲手捧鲜花的头像,年轻人在玄学转运的道路上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即使他们在全能型头像中失去了个性,也要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丝好运。星座运势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时髦的玄学话题,也是一张社会名片。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参与者表示身边有很多人喜欢星座文化,超过50%的人表示相信星座是因为想“通过星座了解自己”。在国潮兴起的过程中,守旧派玄学也与时俱进,变化成各种形态。5438年6月+2022年10月,一款名为“木鱼”的App诞生,冲到国内AppStore免费榜第二名。当虔诚的佛教弟子还在打坐的时候,网络上的玄学大师已经开始用iPad敲电子木鱼,用iPhone烧电子香,用AirPods听电子佛经。“电子佛礼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