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为什么要把贾母给的丫鬟名字改成紫鹃,黛玉暗示了什么命运?

紫鹃是《红楼梦》中穆旦最喜欢的丫鬟,她是“多愁善感”的。她是贾母的二等丫鬟。黛玉六七岁时,因母亲的死,不得不把父亲丢在贾家,由祖母送给黛玉。从此这个丫鬟的命运就和黛玉一样了,被称为主仆,感觉就像姐姐一样。紫娟还说“比苏州带来的好十倍”。

很多人都分析过紫鹃的忠义与智慧,木丹九子只想分析一下它的名字。贾母或戴宇改名字了吗?如果是黛玉改的,为什么要改成紫鹃?

起初,它被称为鹦鹉,这符合贾母的女仆的名字的特点。例如,美丽的少女,贾母的首席,被称为鸳鸯,有一个鸟的名字。我的童年是和黛玉一起度过的,第八次之后,我变成了杜鹃。目前公认是杜鹃改装的。那么是谁改装的呢?穆旦九子以为其实是黛玉。

书中宝玉曾改名袭人、芳官,多次更改芳官的名字,如“卢野匈奴”、“金星琉璃”,甚至被称为“野驴”。宝钗也改了香菱和迎儿的名字,然后夏金桂又改了香菱的名字。可见,丫鬟改名是很正常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被主人改的,表达了当时的心情、地位甚至命运。比如祥云就很大方,特意改名为葵关伟大营,意思是“唯英雄才是真”。从这个角度来看,紫鹃的名字其实是黛玉改的,隐含着“杜鹃泣血”的意思。

黛玉为什么要把“鹦鹉学舌”改成“杜鹃泣血”?其实有个典故。《说文甲部》中有这样一句话:“蜀王与妻通奸,羞死如鸟,蜀民闻子规明。他们都说他们在向皇帝看齐。”这里看皇帝的是杜宇。杜宇死后,当地人把它变成了布谷鸟,以表达对杜宇的怀念。

春天,黛玉写了两首长调旧体诗,一首是丧诗,一首是桃花诗。前者有“杜甫黄昏无言”,后者以“杜聿春尽,孤帘空”结尾。这两首诗都充满了哀愁,尤其是《桃花行》这首诗。宝玉没有像从前那样夸奖他们,反而流下了眼泪。宝琴开玩笑说是她自己做的,宝玉不信。宝钗用杜工部诗歌的多样风格来证明宝琴也能写这样的诗。宝玉笑道:“那倒是,不过我知道姐姐是绝不会容许姐姐有这种丧言的。虽然我姐姐有这个天赋,但她永远不会去做。我比不上林妹妹的丧。”

要知道,这首诗一共出现了70次,而且含有“诗言预言”的成分,就是离黛玉含泪而死、贾家被洗劫一空、家破人亡不远了。“含泪看花泪易干,春日泪尽”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预言。“杜宇春尽,孤帘空。”它暗示所有的花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枯萎,而黛玉是最先枯萎的。

从这两首诗也可以看出,黛玉其实是死于晚春。春末是布谷鸟泣血的时候,血的颜色是紫色的。黛玉把鹦鹉的名字改成紫鹃,是不是也预示着黛玉最后的死亡时间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