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第一,友情第二,我是对手,求资料(提前致谢)。
比赛第一,友谊第二。
在全社会都急于求成的病态压力下,再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恐怕有些奢侈
在资源短缺的时代,生存就是抢资源。毫无疑问,这就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根源。
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让整个社会充满了不稳定感。发展机会突然出现,行为规则没有明确,一夜暴富的神话屡屡出现。人脉、家庭、财富、学历、能力、智商、情商、心态、健康等不确定因素。会让人觉得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节点,拐点,起点,终点。每个人都努力上进,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上进,怎么上进。找工作很难,但加班也很辛苦;办公室政治很激烈,但学术竞争同样激烈;事业难成,感情却同样贫瘠;压力下累,不怕压力。整个时代都患上了竞争焦虑症,每个人都害怕被时代抛弃。在这种病态的压力下,再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恐怕有些奢侈。
毕业等于失业,考研等于休学失业。大家都渴望养精蓄锐,提升竞争力。各种培训班,从外语到营销,从精神修养到思想解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的教育都要从娃娃抓起,现在要从胎教抓起。这个时代不仅不能慢下来,还得在时空上推进起点,制服对手。
我们创造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创造的经济奇迹一样。不能慢只能快,而且会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中,每个人都拼命想获得成功,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是唯一的目标。
信息二。
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个运动员在赛前采访中说:“我是来加深和其他运动员的友谊的。”高考前从来没有听学生说过“我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多交朋友。”除非他想作弊。
既然是比赛,就要分清高低。
比赛前的握手是友谊吗?不要!这是对抗的前奏。赛后的拥抱是友谊吗?不,那是胜利者表达宽容,失败者整理心情。友谊不存在吗?存在!为了创造和谐,促进交流,必须名存实亡,但也只能排在第二位。
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永远不会改变为“更近、更友好、更和谐”。那是世界和平组织的事。
这些年来,我们打着“友谊第一”的幌子,暗中摩拳擦掌,紧张备战。每次比赛都有任务,每次比赛都需要指标,要告诉运动员:“记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然后运动员们抖了抖汗,带伤站直了身子,喊道:“我们的目标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呵呵,做运动员,图个啥?
每个运动员的目标都是奥运会,因为在那里,他可以与世界顶级对手一较高下。说白了,奥运会就是体育界的华山论剑,他就是来拿第一的。
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出现了一个陌生人,包揽了所有项目的所有金牌,那会怎么样?答案有两个:第一,地球上所有的赞美都给了他;二、所有媒体大骂:这小子真不是哥们!你相信哪个?
信息3。
友谊第一,竞争第二。
从小到大经常听到这句话,感觉是中国最虚伪的口号之一。
其实真正的比赛应该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
依稀记得很久以前,是报纸什么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可能是在跳水等比赛中,外国选手先拿高分。
但中国选手表现非凡,不仅赢得了比赛,还大大打破了记录。
也许是太激动了,来自中国的比较保守的选手互相拥抱,互相欢呼。
让中国选手没想到的是,那些外国选手都冲过来和他们拥抱加油!
中国选手在后来的思考中说,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无国界,破纪录是人类的骄傲!
可以说中国选手在不屈服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没有失去外国选手的真挚友谊!
另一方面,中国有些人,看到别人的成绩,恨他们的根,因为他们打了我们:要是他们犯了错,被打残了就好了。
其实在比赛中,对手的全力冲击才是对你最大的尊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是讨厌一些固定比赛或者其他内线比赛,可能也是因为这个。
所以,第一场比赛,永远争第一,才是比赛的真正内涵!
尤其是在辩论中,如果友谊第一,你就不辩是非,你就无原则,退让。
不是不要友谊,而是友谊应该放在第二位。
以所谓的友谊为借口要求或希望对方做出让步是最无聊的。
信息4。
一个著名的体育品牌专门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设计了一个广告,主题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就创意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大胆原创的案例。但是国内媒体都不敢刊登这个广告,原因不言而喻。
我们的体育比赛始终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作为一个精神性的东西,很难界定这三个东西的主次,更像是一个重复认同的核心。我的理解是,友谊和团结体现在公平竞争中,竞争是主体。
所以有人说体育比赛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战争会把友谊放在第一位吗?
著名作家王蒙在政协会议上做了一个广受好评的报告,建议不再采用“体育比赛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以此来注意表达对竞争对手的尊重和友谊。其实,人们之所以把体育比作和平时期的战争,完全是基于竞技比赛激烈的战斗性质。球场内的躁动是在尊重球场内外的对手,这并不矛盾。词语的丰富性决定了同一意义表达的多样性。另一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但王蒙先生也说,“我们一直提倡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实际执行中有点矫情。”他主张“友谊第一,竞争第一”,很有新意,相当于王蒙法官判断“竞争”和“友谊”并列第一。
问题是,竞争和友谊怎么能并列第一呢?“竞争第一,友谊第一”够新颖,但其本质多少有些中国式的中庸,是一种避免矛盾的方式。
其实人们都很清楚自己内心对金牌的渴望。尤其是作为一个为祖国和个人争取荣誉的大型运动会,没有一个运动员不想代表自己的国家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竞争第一”是我们的想法,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其实“比赛第一”并不排斥奥林匹克精神,还能体现团结友爱。在赛场上,对对手最大的尊重不是赛前赛后的拥抱和祝贺,而是对手在场上的绝对关注。
1964东京奥运会,一对美丽的冰地莲在泳池中绽放——美国的凯西·弗格森和法国的琪琪·卡隆。同年同月同星座的两个女生同时打破100仰泳世界纪录。她们在终点线幸福拥抱,在领奖台上演姐妹情谊。从此,这一幕被视为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杰作。然而,奥林匹克运动在见证两条美人鱼崇高友谊的同时,却只能把金牌颁给快一点的凯西。在拥抱了琪琪之后,凯西仍然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一名奥运冠军。这枚金牌比打破世界纪录有意义得多。”
16岁的姑娘说的话,还是可以理解为童心未泯,但真实的情况是,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最重要的是拿金牌,一个大家共同追逐的梦想。
第一枚金牌并没有影响凯西和琪琪的友谊,反而成就了一段友谊故事。
如果人们敢说心里话,他们会认为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其实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
很多时候,诚实总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