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按照书上的理论去实践往往会成为纸上谈兵?
每周和你一起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这是明海每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的第35篇文章。
(关注“惊奇者”,每周迭代一次自己)
为什么我们按照书上的理论去实践,往往会变成纸上谈兵?为什么我们模仿别人的做法,差别那么大?例如:
模仿学霸的学习方法和努力,还是很难追上;我分析了很多案例技巧,但是我自己用的时候,发现完全不一样;见过很多面试技巧,但是面试经常被拒。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任何理论、方法和实践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忽略了,你越有信心去模仿,你就越失败!比如:
这几年小米公司很火爆,有很多书,有很多报道。很多公司都在不断模仿小米的做法。
某装修公司负责人看了《参与感》这本书,觉得太对了。他应该向小米公司学习,多和粉丝互动。于是开了一个微信官方账号,为了和粉丝互动,举办抽奖和赞活动。活动结束,销量为零,粉丝也只有100多人,第二天早上就下降了一大半。为什么?
一家有在线鲜花预订平台的创业公司,看到小米的饥饿营销不错,粉丝好狂热。我自己也模仿过,结果就是被吐槽,销量下降。为什么?
某生发智能产品公司看到小米的性价比策略大获成功,于是觉得智能产品普遍贵,性价比一定很有市场,结果却无人问津。为什么?
都忽略了每个理论的前提条件!因为:
互动营销成立的前提是产品高频,有品牌个性的延伸。装修属于低频消费,讨论的话题兴趣度低,所以搜索、评价等要用广告;
饥饿营销成立的前提是没有替代品才能成功。如果你不是唯一的网络鲜花预订平台,可以模仿这种饥饿营销理论,只能适得其反;
主要性价比成立的前提条件是,部分消费者非常渴望实现某项任务,但又因为价格过高而不得不放弃。当时性能好的手机价格都很高,而小米的线上模式省去了层层渠道费,推出了高性价比的手机。人们感兴趣的不是价格,而是成功率。如果真的长,贵不贵无所谓,但是如果价格低,消费者觉得不靠谱。(当时小米给消费者买低价手机找了个借口:“为发烧而生!”我买小米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我是发烧友。)
那为什么人们在模仿经验和理论的时候喜欢忽略前提条件呢?
事实上,主要有两个原因:
1,外部沟通——外部简化成功的原因
2.内部接受——接受要素的自我简化
第一,外部沟通因素
各种新闻报道,书籍写作的成功案例都被简化了,这是传播属性的劣势!因为人们愿意接受的信息是简单的,传奇的,容易替代的。
勒庞的《暴民》也说过,一个观点容易被接受时影响他人的技巧是:肯定、渲染、重复!
而“肯定”给人带来的是,只要我这样做,我就一定会成功,所以一定是一种普遍的观念和体验,所以似乎每个人都可以代入自己的情况。星座和算命的最喜欢用这个手法。
再加上各种新闻书籍的反复报道,以为就是这样,忽略了成功的各种前提条件。
朋友圈传播的鸡汤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比如下面两个励志公式:
只要每天进步1%,坚持一年就能提高37倍以上。每天花这么少的力气就能获得这么大的力量,所以一定要坚持学习。反过来,如果你每天退步1%,一点点退步也能把你变成渣。
这个复利公式简单明了,朋友们都在传播这两个励志公式,表示要每天努力。
但是,很多人每天进步一点点,但是一年下来,谁真的进步了37倍以上,谁还不如上一年的0.03?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典老师说,因为复利公式不是大家认为的算法,要形成复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日收益迭代到下一次增长;
2.不损失本金。
关于复利的增长,那就是:
1,今天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明天学到的知识中去。
2.别忘了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碎片化的学习。今天的知识和明天的知识不能联系在一起,也不能相互作用。这一年并没有增加365次方,最多增加了365,0.01,也就是3.65倍。加上遗忘,所以积累的不多。
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什么?
不要盲目相信各种鸡汤。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不够的,但是我经常强调: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构思知识的多场景运用,做好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来对抗遗忘。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慢就是快”!学习相关知识很慢,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复利公式,才能成倍增长。
认知理论和记忆原理都被证明了!所以不要零碎的学习,不然读了很多书还是一无所获。我觉得按照这个鸡汤配方就可以了,但是我想了解这个配方成立的前提条件。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为了传播这个理论,如果解释得太深刻太完整,人们会很难阅读和转发。比如我从各种媒体和书籍上了解到比尔·盖茨辍学创业成功,但实际上辍学是比尔·盖茨获得最初商业成功的特权,而不是导致他最初成功的原因。
所以,在不建立前提的情况下,模仿某一种理论、方法、经验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数学公式和物理公式要成立,有很多前提条件。)
第二,自我接受信息的因素
我不仅在交流中忽略了一些前提条件,在接收信息和学习知识时也忽略了很多因素。因为:
有些人学习知识理论,不是为了自省而是为了自省!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某种方法,并不是为了真正改善自己的行为,而是先有了某种行为,然后再去寻找相应的理论方法来证明或者开脱自己的行为。
战略家鲁梅尔特说:我们的思维总是倾向于回避质疑,放弃早期判断带来的痛苦,而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逃避。
现在很多大学生辍学创业,会说比尔盖茨辍学创业成功,扎克伯格辍学创业成功,马斯克学历低也创业成功。我也能做到。
而忽略前提条件,比如比尔·盖茨创业初期成功就辍学了,还有人有能力进哈佛,母亲是微软大四(印象中是这样)。扎克伯格也有很多前提条件。而我们很多大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而忽略了其他因素,也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据我所知,很多创业者去创业是因为他们很难找到工作),而不是用一些理论和具体的情况来理性地审视自己。
举个例子,我经常去食堂吃饭,听到一些女生对自己的女朋友说:“你们都是大一遇到的人,而我没有。”。唉,我们学校的男生真瞎.....而且她也不想觉得自己最好的朋友比她漂亮,所以没修养就算了(很明显),长得丑的人多惹麻烦。这些前提条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加以纠正。而是在微信官方账号的一些文章里找到很多观点来反驳。
比如很多人什么都自己做,兼职做很多事情,学习各种技能。他们会忽略这些理论:专注,学会精通,不杂但不精。他们会关注这些理论:现在很多人都成了斜杆青年,实现了自由职业。
但是斜杠青年的本质不是追求多样性的结果,而是提高认知深度的结果。如果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可以去教书,去企业咨询,出书等。,这些都是提高你认知深度的结果。否则你做的斜杠青年一定不要理想化,以后也不会有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如大众所说,农民是斜杠青年,种花生,
水稻,养鸡等等。
正是因为我们的人性,不喜欢质疑,喜欢用理论来证明自己,而不是自省,所以忽略了很多成立的前提条件。这样模仿经验和理论当然很难成功。
结论:按照书上的理论去实践往往成为纸上谈兵,模仿经验往往不成功。我们做什么呢除了注意以上两点,就是培养洞察力。怎么培养?找我以前的文章。是的。
关注《惊喜到家》,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