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蛙响十里山泉》赏析
人们看到蝌蚪在溪流源头摇摆着头尾,自然会想到青蛙和青蛙的叫声。可以从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母蛙。因为失去了蝌蚪,青蛙妈妈还在大声的鸣叫,仿佛青蛙的声音随着水声由远至近。画面中虽然没有一只青蛙,但却让人隐约闻到远处的蛙声与奔流的泉水声融为一体,奏出悦耳的乐章,与蛙声相连。真的是画中有画,画外有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声情并茂,惜墨如金,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这幅画没有直接描述脸颊嗡嗡叫的青蛙。齐白石在处理'远山'、'山涧'、'激流'、'蝌蚪'时,很好地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齐白石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领域的把握,所以在银幕上那样表现,总比走来走去好。齐白石的《蛙响十里出山泉》中,诗意的男高音与凿子相吻,和谐一致,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山泉蛙出》是齐白石的重要作品,单单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是一个作家和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
齐白石用高超的技法展示了一幅视觉和听觉都享受的精彩画作。
没有青蛙,只有蝌蚪,这让人们想起蝌蚪长成青蛙。这幅画从单纯的二维空间飞跃到了四维空间,蝌蚪长成了青蛙,这是一个质变。齐白石以诗人的气质、画家的天才、学者的气质创造出如此优美的意境,将诗与画融为一体,准确表达了诗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1951年夏天,老舍拜访了齐白石家。老舍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漫不经心地翻到清代诗人查的一首诗《月下溪边行》,特意从诗中选了一句“蛙行十里作山泉”,要求齐白石用画来表达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
齐白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根据老舍给齐白石的信的内容(蛙呱呱出山泉十里,蝌蚪斗四五次,随水摇曳,蛙呱呱无蛙。)受到“出山泉”一词的启发,写了一篇关于“泉”的文章。齐白石以几十年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洞察,经过深思熟虑,画出了《蛙响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0864年65438+65438,10月65438-0957+06年9月65438+65438),湖南长沙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春之,字卫青,号兰亭。后来改称黄,字由此而生。名为白石、白石山翁、老平、洪厝、借山亭主、送平塘老人、三百石版画财主。
他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做木匠,后以卖画为生,57岁后定居北京。他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他的笔墨苍劲润泽,色彩丰富明快,造型简洁传神,意境质朴。鱼、虾、虫子和螃蟹充满了乐趣。
齐白石是一位篆书家,他采用了秦汉碑刻的方法。他的书法省去了古拙的兴趣,篆书成了他自己的,他还擅长写诗。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山泉十里外蛙响》、《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话》、《白石老人自述》。
齐白石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劈柴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东邻南锣鼓巷。据说这个房子是清朝中后期一个大臣的房子,后来被分割卖掉了。新中国成立后,被文化部购买为齐白石的住所。文革期间,纪念馆取消,改为北京画院。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
房子建于清代中后期,13号只是原房子的一部分,是比较完整的单四合院。坐北朝南,一个大门(不是原来的大门),两个倒室。院子的南、北、东、西有三间房子,都是硬顶、瓦片、屋脊交叉的屋顶,从玄关引出。楼道里有一个麻雀替身,上面是倒挂的门楣,下面是凳子栏杆。房屋由转角走廊相连。北厢房三间,东、西厢房三间,南厢房三间与西边山坡相连。
每个房间的顶部都有精美的砖雕图案,走廊之间的步行板处有书法篆刻的砖雕,北屋的木隔板上有木刻对联。西厢房南侧的西墙用一块砖装饰,上面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字。这个院子里的砖和木雕很有价值。6月1986 65438+10月21日,齐白石故居被申报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