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成就。

中国农业发展与成就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每五年制定一个短期发展计划。可以说,每一个发展规划的实施,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2001年是中国实施10五年发展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1,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1999年,我国粮食产量5.08亿吨,比1978增加2亿多吨,产能稳定在5亿多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自1978;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9年肉类产量5953万吨,鸡蛋产量2080万吨,牛奶产量790万吨,分别是1978的5倍、7倍和8倍。水产品产量41万吨,是1.978的8倍多。目前,中国粮食、棉花、油料、肉类、蛋类和水产品的人均产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乡镇企业遍地开花。

1978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1978-1999;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从30.5%上升到75%。1999年乡镇企业2000多万家,从业人员2.3亿人,增加值2.5万亿元,是11978的10倍以上;利润5580亿元,上缴税金6543.8+075亿元,分别是6543.8+0978的63倍和80多倍。目前,我国GDP的1/3、财政收入的1/4、外汇收入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3.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78-199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221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74%;贫困人口从2.5亿下降到34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下降到3%以下;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的0.68下降到0.55。与此同时,精神文明、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80%下降到1999左右。截至1999年底,三分之二的村初步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80%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从总体上看,全国农村已经进入由温饱走向小康的阶段。

4.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外商对华农业投资已达6543.8亿多美元,引进了大量农作物、畜禽良种、种苗和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从1999,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217亿美元,是1980的6.5倍。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也发展迅速。中国与80多个国家进行了农业交流,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联系。同时,中国与13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关系密切;积极开展双边合作。

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在五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是突破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激活农村经济。三是统购统销体制被打破,市场调节农产品供求和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四是突破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五是突破农业生产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它改变了政府对农业的调控方式,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