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诗和郭守敬的信息
郭守敬
/view/6089.html
郭守敬
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是我国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想想字,你是顺德邢台人(今河北邢台)。他在元太宗出生三年,在元仁宗去世两年。
郭守敬师从祖父郭学习天文、数学和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元世祖忽必烈攻占南宋都城临安。统一前夕,他下令建立新的历法,张文倩等人主持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太史馆。王勋掌管太史局,郭守敬辅佐。在学术上,王勋负责计算,郭负责制作仪器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名太史馆,王勋任太史令,郭守敬为知太史馆而设观象台。这时候,杨公义等人来参加* * *。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了新的历法,被忽必烈命名为《计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王训、郭守敬等人对汉代以来的40余种历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吸收了各种历法的长短,主张历法的制定应以“识历之理”(王训)和“考为历法之本,考之器不为仪先”(郭守敬)为原则,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郭守敬为历法修订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易仪、高表、星象、浑天象、玲珑仪、直立仪、竖仪、推理仪、景符、窥视仪、日食仪、星盘计时器(史书记载12种,有研究者认为最后一种是星盘。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200次阴影测量,确定了元代十四年至十七年冬季至日的时间。他结合可靠的历史资料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该值与世界上现行的公历值相同。
自西汉刘欣撰三历以来,中国古代历法一直采用上元积年法和日本法计算。唐宋时期,曹石等人试图进行变革。《授时历》完全取消了上元的累积年,采用元十七年的冬季至日作为计算起点,使元十八年为“元”,即始年。所用数据,个位数以下,均以100进位,即使用十进制形式的十进制,取消了日式法的分数表达式。
郭守敬晚年致力于河道工程和水利,并兼任水政监。元朝28至30年,他提出并完成了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工程(即百福运河和通惠河)。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为赵文博物馆大学士,知晓太史馆事务。当他负责河流工程时,他制作了一些优秀的钟表。
甘德
正文中国古代天文数字
甘德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甘德和石神各写了一部天文著作。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称《石干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书中记录了800颗恒星的名字,其中121颗恒星的位置已经确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书中还记载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它们的为患规律。
补充
甘德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著名天文学家,著有《田文星占》、《隋星经》等八卷本。这些著作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部分文字引用自唐开元《詹静》等经典,从中可以看出他在恒星划分命名、行星观测和研究方面的贡献。他和石申夫等人建立了不同的全天星命名体系。方法是依次给出某颗恒星的名称和恒星数,然后指出该恒星与另一颗恒星的相对位置,从而给出全天恒星分布和位置的定性描述。三国时期,陈卓归纳了甘德、石神府、五仙三星,得到了中国古代1464星的经典283星官制,其中甘德选星146星(含28夜)。可见甘德对全天星的划分和命名工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有迹象表明,甘德还对几颗恒星的位置进行了定量测量,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结果都丢失了。甘德对行星运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和定量研究。他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他指出“回去还是钩”“再钩就是三分之一”,并将行星从顺行到逆行再顺行的表观运动轨迹描述为“三分之一”形状。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连续两个早晨看到东方的时间间隔)的概念,测得木星、金星和水星的会合周期分别为400天(398.9天)、587.25天(583.9天)和136天(115.9天)。他还给出了木星和水星在一个交会期内看到和落下的天数,以及金星在一个交会期内前进、后退和落下的天数,并指出金星在不同交会期前进、后退和落下的天数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虽然甘德的这些定量描述还很粗略,但却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根据唐代开元经典中甘德在谈到木星时引用的“如果有一颗小红星附在其侧”的话,有人认为甘德在伽利略之前近两千年就已经用肉眼观测到了木星最亮的卫星木卫二。考虑到甘德关于木星的专著《木星编年史》是当时对木星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的著名人物,而木卫二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这个推测大概是可信的。甘德,又名占星家,是甘德占星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天文学贡献是对他的占星术活动的补充。
沈诗
石申,石申府人,魏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战国时期,魏人的生卒年和平均寿命不详。他著有《天文志》八卷,被誉为西汉以后史的星经。该书早已失传,但在《史记》、《天书》、《汉书》中有一些关于五星运动、日食、星宿的零散片段。唐代瞿昙寺达从石的《星经》中整理出许多占星条款。这些分句通常标有“施氏曰”,最有价值的是记载了121颗星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坐标,考虑岁差的影响,证明大部分坐标值是战国时期测得的,可能只有少部分是汉代测得的。这说明121恒星的很大一部分坐标确实是石神给出的。西方最早有记载的星表是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星表,而石星占学编纂的121星表比它早1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据史官《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有四大著名天文学家:“齐中,甘公;楚,;赵、;魏,石申。”又说各派天文有星占学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当时战争和互搜的情况,记载了对于政治事件的各种说法,即“田编齐,三派分晋,为战国。”在对俘虏的争夺中,战争更加激烈,几座城市惨遭屠城。因为饥饿,牧师很担心,他特别渴望看到星星。近世十二王七国为王,从(纵)衡发言者亦步亦趋,而高、唐、甘、史因时事议书,故占杂米盐。”《史记正义》引南朝梁《七录》云:“战国时石神、撰天文八卷。“不幸的是,这本书已经丢失了。
石神对天文学的贡献是他和甘德测量并精确记录了黄道附近恒星的位置以及它们与北极的距离。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相传他测得的恒星有138、***880颗。从开元詹静保存的唐代石神著作的部分内容来看,最重要的是标有“石石月”的121星坐标位置(本版开元詹静《六失星记》)。现代天文学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天象计算,验证了一些坐标值(如石中、外官的极度和黄道的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测的。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夜的距离等。)确实与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石头记》中的时代一致。
《田汉文志》中引用的石申著作的零星片段,可以让我们窥见他在天文学和占星学方面的研究内容。“旧星(木星)胜(五星出早胜),而东南,施施胜东北,施施见星(又称蒙恬帮)。.....缩(五星出晚缩)西市,“石狮”'见谭云(即天坛,一种有尖尾的彗星),如牛';.....西北,‘石’‘见枪云(即天枪,一种彗星,两头尖),似马’。..... "石的“‘枪、檀香、庙、昏迷’各有不同,其一也是祸。”‘必有国破而乱,其辜之死不尽,其馀为旱、凶、饥、疾’。"
石申和感德在战国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并行形成两派。石神的作品在西汉以后被尊为《石氏行经》。汉魏以后,诗派继续著述,这些书都冠以“诗”字,如《诗诗行静姝赞》。三国时期,武太师命陈卓将史、甘、武贤(商朝天文学家)三位星官结合,组成283官1464星的星座系统。此后,出现了融合三大星宫的星占学著作,其中一部名为《星占学经典》,又称《詹同象历星占学经典》,曾被收录于《陶》。这本书在宋代被称为《石干行经》,书名为《汉干公与史沈竹》。它最早记载于晁吴公的《翟军读书志》,并一直流传至今。书中收录了吴显家的星官和唐朝的地名,不能算石申和感德的原著。
石神,生卒年待考。战国中期的天文学家。开封人。经过长期观测和详细检查,探测到138星和810星。他和齐国的甘德根据黄道附近恒星的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制作的星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星表,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原《天文学》8卷,失传早。后人填补了空白,并与康帝的《星占》合为八卷,称为《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出版的《道藏》一书,书名为《詹同象历》。《石干行经》有两卷,后人在其中添加了一些点缀,但仍保持了原貌。这是一份对天文学研究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件。石神和甘德的研究成果受到历代天文占星家的重视,他们的大量研究成果被官方天文记录所引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以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有5个中国人的名字入选。因为石神在天文研究上的杰出贡献,他的名字也被放在了月宫上。以石神命名的环形山位于月球背面的西北角,离北极不远。月球表面坐标为东经105,北纬76,面积35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