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理科复习资料(全)
第一个单元下沉和漂浮
1,物体在水中(有起伏),判断物体的起伏有一定的标准。
2.如果一个物体(由同样的材料制成)改变了它的重量和体积,起伏就不会改变。
3.一个物体的起伏与它本身(重量和体积)无关。
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就容易下沉;如果(重量)相同,(小)物体容易沉。
5.(潜艇)应用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6、改变物体(水量),物体在水中(起伏)可能发生变化。
7.钢做的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大量的水)。
8.同样重量的橡皮泥,浸入人体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起来,它的(装载量)也会增加。
9.(科学)和(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都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0.当船和泡沫块压入水中时,手能感觉到水对船和泡沫块有(向上的)作用。这个力叫做(水的浮力)。
11,(漂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影响,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通过(测力计)来测量。
12.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浮力越大。
13.当一个物体受到水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时,它(漂浮);当一个物体受到水(浮力小于重力)时,它(下沉);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起伏与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起伏。只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起伏,这样的液体很多。
16.当其他物质(足量)溶解在液体中时,如盐、糖、味精等。,土豆可能会浮起来。死海不会被淹死,因为大量的盐溶解在海水中。17和(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不同。
18.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沉)在水中,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浮)在水中。
19、一个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沉在液体中,一个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浮在液体中。
第二单元热
产生热量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来保暖。
2.穿衣服会让人体感到热,但(不是衣服)会给人体(增加热量)。
3.水加热时(体积会增加),但是(重量不变)。
4.当水被加热时,它的体积会膨胀,但当水变冷时,它会收缩。我们称这种水(体积)的变化(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加热时体积会增大,冷却时体积会减小。
6.当一个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受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观察到。7.(气体)的体积加热时会膨胀,冷却时会收缩。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总是在那里运动。物体的(热胀冷缩)与(质点运动)有关。9.(许多固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比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从物体的一端(温度较高的)传递到另一端(温度较低的),也可以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直到两个温度相同。
12,传热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热辐射)来实现的。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方法称为(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系数)不同。像(金属)(导热性好)这样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导热性差)这样的物体就叫做(热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缓)一个物体的热损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
1,(“时间”)有时表示(某个时刻),有时表示一个(时间间隔)(瞬间长度)。
2.时钟以(小时、分钟和秒)为单位测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一圈(一格),表示时间已过(1秒),秒针转一圈(转一圈)表示时间已过(1分)。你可以在一分钟内写()个单词,读()行,跑()米等等。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同一时间)和(时间长短)的主观感受会有所不同,但时间是在匀速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中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比如每天的新闻联播从晚上7点开始。
5.时间可以通过观察(太阳运动的周期)和(投影形成的阴影)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被用来测量时间。
6.在古代,人类利用天空中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日)。在古代,我们把一天(昼夜)分成(十二)个小时,每个小时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在古埃及,根据一年中天空中(36)个星座的交叉情况,将一天分为(24)个小时,白天为(12),晚上为(12)。
7.阳光下的物体(阴影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计时器)制作的。
8.在某个装置中,水可以以稳定的速度持续向下流动。根据这一特点,人类制造(水钟)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可以用来(计时),因为(滴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以稳定的速度向下流动。
10,在滴水实验中,如果水是向下流动的,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变得(慢)。容器里的水越少,水流得越慢。我们可以控制(滴水速度),从而使水钟时间更准确。
11.测量滴水时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专用容器记录漏水时间(排水式);另一种是底部没有开口的容器,记录下加满水需要多长时间(接收式)。古代的水钟有两种:(接水型)和(放水型)。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与(盛水容器形状是否规则)和(滴水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准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制造了越来越精确的计时工具。13,计时工具精度的提高取决于(设计,材料)的提高。
14.虽然一些简单的钟表,如日晷、水钟、油钟、沙漏等,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钟表。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准确性。
15,同一个单摆每次摆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作了摆钟,使时间的测量误差变小。16,摆的摆动速度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对于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17,摆的摆动速度与(摆动长度)有关,与(摆)和(摆动幅度)无关。
18,同一个钟摆,钟摆越长,摆得越慢,钟摆越短,摆得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钟摆)和(齿轮机械手)的组合。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有很多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人类对地球历史及其运动的认识:观点与理论,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静止在宇宙中心,太阳围绕它旋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了《论天体运行》。地球是球形的,运动着,每24小时自转一次,在太阳上是静止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无论是(“日心说”)还是(“地心说”)对地球及其运动的看法都可以得到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4.钟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上的表盘会偏离摆的摆动方向,这就可以证明(地球在旋转)。
6.(福柯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证据。7.(天体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
8.地球自转方向与天体相反(方向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自转的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黎明到来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人们根据(地球子午线)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设为(0度子午线)。从经度0°向东,180度属于东经,向西,180度属于西经。每个子午线间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差为(1小时)。11,不同地区之间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2,天上的星星围绕(北极星)旋转(顺时针),北极星相对“不动”,这是(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
13.可以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地轴倾斜)推断出来。
14.在绕一个物体公转(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距离不同的物体(视觉位置差)——这种现象就是(恒星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绕太阳公转(公转)。公转周期为365天(一年)。
1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之所以形成四季,是因为阳光直射地球的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直射和斜射的阳光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夏季,北半球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而南半球是斜射,太阳光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在北半球,冬天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的阳光斜斜的,很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6,(极端昼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地轴倾斜)有关。
17,(地轴倾角)可以影响(极端昼夜)发生的区域。
18,地球确实是(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来自各种现象(观测或实验)。
19,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绕(地轴)旋转,地轴为(倾斜)。
20.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接黎明的时间不同),似乎(北极星不动)。
21(恒星年视差)是证明历史上地球公转的关键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不变,从而形成(四季)和(极端昼夜现象)。极端昼夜现象解释:在地球的南北极,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南北极正好相反。主要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了半个地球。地球公转时向太阳倾斜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总能被阳光照亮。
第一单元复习下沉和漂浮
1.同样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自身的大小和重量无关。比如一个回形针很重,两块串在一起还是很重。一块木头是浮着的,但是分成两半还是浮着的。
2.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
(1)体积相同时,与物体重量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重量相同时,与物体的大小(体积)有关。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潜艇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
3.各种形状的固体橡皮泥在水中很重。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同样大小的情况下改变重量,比如镂空成船或者碗。
在不改变重量的情况下改变尺寸,比如做成空心的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起伏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水的排水量大,浮力也大。
(3)大铁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了巨量的水。
4.用橡皮泥造一艘装载量大的船(方法),
(1)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大,这样船排出的水就大。
(2)做一些船舱,放置物品时保持船体稳定。
5-6.水将对浸在水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1)漂浮物的浮力大于重力;(测量浮力时,浮力=重力+水中拉力)
(2)下沉物体的浮力小于重力;(测量浮力时,浮力=重力-水中拉力)
(3)物体静止在水面上时,浮力与重力相等,方向相反。
7.当足够量的其他物质(如盐、糖等。)溶解在液体中,土豆可能会漂浮。
(1)当一艘船从一条河流进入大海时,它的船体会上升一点。因为海水的含盐量大于河流。
(2)死海不会被淹死,因为大量的盐溶解在海水中。
8.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是不同的。
(1)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中的起伏时,常以相同的体积来比较重量。
比如土豆浮在浓盐水里,是因为同样体积的土豆比浓盐水轻;土豆沉在清水里,是因为同样体积的土豆比清水重。
(2)比重计是比较液体重量的仪器。
(3)几个常见物体的密度(一个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密度)。
1立方厘米物体
食用油
酒精
冰
水
浓盐水
水星
重量(克)
0.8
0.8
0.9
1
1.3
13.6
第二单元复习热
1-1.当我们感觉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等来保暖。
1-2,衣服等。不能自己产生热量,只能减缓身体热量到空气中,起到保暖的作用。
2-1.装满热水的塑料袋可以漂浮在冷水中。因为同样重量的水受热会变大,但重量不会变大(用装满水的试管包裹一个气球皮,气球皮受热会膨胀)。
2-2.将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冷水袋会从底部慢慢浮到水面;
装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热水袋会慢慢从表面沉到底。
3-1.当水被加热时,它的体积会膨胀,但当水变冷时,它会收缩。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胀冷缩)。
3-2.其他液体也是热胀冷缩,所以装液体的瓶子不会满。
4-1,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的膨胀和收缩比水更明显。
4-2.物体的热胀冷缩与物体的质点运动有关。
5-1.铜球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可以穿过铁环;
钢筋加热后会变长变粗,冷却后会变短变细。
它表明大多数金属热胀冷缩。
5-2、锑、镓、铋等金属和大部分金属刚好相反,都是热缩冷胀。
6-1,热量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离热源越远,传热时间越长。
6-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
7-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比非金属强。
7-2、我们把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如金属);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不良导体(如非金属)。铜铝钢的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8.用热的不良导体制作杯体,可以有效减缓热量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第三单元复习时间的测量
1-1.钟表是现代人用来计时的常用工具。钟表通过小时、分钟和秒来计时。
1-2,时间没有快慢之分,都是匀速通过。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2-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古代人类把一天分为12个小时,每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2-2、太阳钟授时原理: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相应变化。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古人制作了日晷来测量时间。)
3-1,夜间工具-蜡烛、沙漏...
3-2、古水钟:
接水水钟: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筒内,使浮标随着水量的增加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时间。
排水时钟:容器中的水位随着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量经过的时间。
4-1.一个简单的水钟可以由两个去掉了头部和底部的塑料瓶组合而成。设计制造的一般步骤如下:(1)首先选择水钟的类型(接水型或放水型);(2)确定总水量;(3)保持水流量不变。(4)测量一分钟内的水量。5]推断剩余十分钟的水。
4-2.影响水钟计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滴下落速度、水位、校准精度...
5-1.摆钟(机械钟)计时原理:在规定的时间内,秒钟以相同的速度摆动(60次/分钟)。
5-2.一根细绳和一个小砝码可以做一个单摆。
6-1,不同的单摆每次摆动所需的时间不同,主要与摆的长度有关,与摆的重量和摆动幅度无关。
6-2.挥杆长度越长(短),挥杆速度越慢(快)。
7-1,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摆的支点到重心的距离(即摆绳加上摆的长度)。
7-2.要调整钟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从慢到快,权重上移,从快到慢,权重下移。
8-1,机械摆钟是钟摆和齿轮机械手的组合。
8-2.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计时器由齿轮机械手、支撑轴、长针和短针、钟摆、齿轮和脑垂体组成。设计一个分钟计时器,可以做成水钟,摆钟等等。
第四单元复习地球的运动
1.关于地球昼夜交替有四种假说: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为了证明假设,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模拟实验: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乒乓球代替地球。
2.在古代,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和星星围绕地球旋转。
②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天体围绕太阳旋转,地球自转。
3.法国科学家福柯研制的福柯摆证明了地球是旋转的:虽然钟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性,但福柯摆的摆动方向偏离了表盘所指示的方向(顺时针)。
4.地球绕轴自西向东的自转称为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总是从西向东(逆时针)。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约24小时);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的交替。
(2)昼夜的交替和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解释了地球的旋转。
(3)观察地球仪或地图,可以确认不同地方的位置关系:比如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那么北京最先迎来黎明。东方早,西方晚,到处都是曙光。我们的国家横跨五个时区。为了方便工作和学习,中国使用北京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4)国际上把世界划分为24个时区(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确定为0°经度,这样每15就是1的时区);每两个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5.北极星“不动”是因为当地球自转时,地轴总是斜着指向北极星。
(1)晚上看星星,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其他的星星都是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2)北极星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我们视线向上倾斜的北方天空。
6.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旋转称为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约365天);地球自转产生四季交替。
(2)恒星的年视差和季节的交替证明了地球的公转。
7.地球上四季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斜着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变化,造成不同地方的温差。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造成夏季;南半球是斜的,吸热少,温度低,形成冬天。
(2)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斜对太阳。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几乎相同,北半球形成秋天,南半球是春天。
(3)太阳直射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造成夏季;北半球是斜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导致冬天。
(4)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斜对太阳。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春天,南半球是秋天。
8.由于地轴的倾斜(倾角约为23°),南北极出现了极端的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