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嘘“消灭农民”、不尊重农民的经济学家王福重怎么了?
“消灭农民”纯属无稽之谈。农业和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中年以上的朋友,对农业和农民还是很有感触的。要知道,中国的建设和改革也是从农业开始的。大家应该还记得,曾经出现在我们课本上的小岗村,以及包产到户的行为,可以说是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艰难,当时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农业和农民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一度高于工业。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今天,农业和农民还有必要“保存”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最简单的例子,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里说的:没有农民的辛勤劳动,什么都可以吃;没有农民,你就没东西穿,没东西吃,你还担心什么?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连老一辈没文化的农民都知道真相?
不可否认,现在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很多人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有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问题才能更好的改善,很多事情才能更好的解决和发展。但是大家都很清楚,那些想哗众取宠出人头地的人,最终都会跌得很惨,因为今天的人,包括我们的农民朋友,都不是那种顺其自然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如果你想靠“惊人之语”获得流量,实现成名行为,最终会被淘汰,甚至落得很惨。
学者要潜心研究,争名夺利。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对农业的理解会比田间的农民更深刻。这些专家也知道农业和农民的重要地位,他们知道“取消农民”意味着什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样的说辞?俗话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怎样才能让大家记住自己,而不说一些不可思议的话?就像很多电影明星炒作自己一样,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八卦传闻,只要“被提及”就可以了,让大家认识和记住自己。
作为研究者,笔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重心和人生追求应该是致力于学术研究,应该是低着头默默工作,而不是东张西望,想办法出名。换句话说,你的贡献大了,自然就出名了,不用炒作,比如老教授袁隆平,谁不认识他?但是是他自己炒作的吗?他说了煽情的话吗?
总之,学者要拿出自己的气度和风度,争名夺利,潜心研究,为农业和农民多做贡献,这样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