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飞翔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500多个石窟中有许多飞翔的形象。

天妃是佛教中甘露坡和紧那罗的化身。干驴婆,直译为田歌神,紧那罗,直译为天乐神。原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舞神,是一对情侣,后来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的神之一。甘露女的任务是在佛国散发芳香,向佛祖献花献宝,在花丛中生活,在天宫中飞翔。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演奏音乐、跳舞、跳舞,但他不能在云中飞行。后来,甘露婆和紧那罗混合,不分性别和功能,合二为一,成为一个会飞的东西。现在,那些早期演奏音乐的人被称为“天宫越吉”,那些后来用乐器唱歌跳舞的人被称为“天妃越吉”。

敦煌飞翔的风格特点是没有翅膀,没有羽毛,靠云而不是靠云,而是靠飘动的衣裙和飘动的飘带在空中翱翔。以多种方式,千变万化这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飞行艺术的成果,发展和创造敦煌的飞行形象。由于天妃在洞中只起陪衬作用,不占主要地位,只能分时期综合介绍。

敦煌早期,飞天多绘于洞顶,以藻井装饰于洞顶、壁龛上缘及本生故事画中主要人物的头上。比如北梁272号窟顶披着四条披肩,275号窟北壁的本生故事画上方飞着几具尸体。从造型上可以看出它的艺术特点,圆头、鹅蛋脸、身材矮小、上身裸露、大披肩过肩、长裙绕腰、鼻梁和眼睛上白粉以示突出。与西域龟兹石窟中的飞翔形象,无论是脸型、飞翔姿态、色彩线描、绘制工艺都有相似之处。

北魏时期,天妃绘画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插画和佛龛内外。飞翔的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翔的特点,但已经发生了变化,逐渐变成了敦煌飞翔。比如北魏226窟北壁背面,画面西侧上方有一朵散花飞舞。脸型由鹅蛋形变为长而饱满,口鼻小巧,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裙摆飘动,横飞天际,英姿飒爽,犹如飞鹤,花香扑鼻,体态优美,运动感强。

隋代的天妃正处于一个整合、探索、创新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各异,身材修长,比例适中,腰肢柔美,容貌婀娜。有的脸清秀,有的脸丰满。服饰各异,有的半裸上身,有的长袖,有的短袖。飞行方式不同,有单飞、群飞、上飞、下飞、逆风飞、顺风飞...比如隋代石窟之一的427窟,是飞画最多的石窟,共有108具尸体。天妃头上戴着皇冠,上身半裸,项链上装饰着花环,腰间系着丝带和长裙。尽管天妃的肤色已经从红色变成了黑色,他的形象却是清晰的。有人捧花,有人捧花,有人撒花,有人捧蟋蟀、琵琶、笛子、竖琴等乐器。各种姿势,绕着山洞飞来飞去,平静肃穆的山洞似乎在涌动!

到了唐代,敦煌天妃已经完成了吸收和融合中外的过程,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唐代洞窟四大壁画,全是大型经典。飞翔不只是画在海藻、神龛、四帷上,大部分都是画在经典上。佛陀在极乐世界中说,天空飞来飞去,有的踩着彩云缓缓降落;有的昂着头,摆动着手臂,向上翱翔;有的捧着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捧花盘,飘过天空。随风摇摆的裙摆,飘动的彩带,让飞翔的天空显得那么轻盈,巧妙,潇洒,动人。

唐朝也有很多飞天。比如321号窟西墙上层南侧天空中飞翔的两具尸体,美不胜收。这两个飞行体虽然变黑了,但是眉毛和姿势线条都很清晰。她们身材修长,双腿高抬,双手散乱,衣角随风飘动,自上而下缓缓落下,像两只在空中游动的双燕。

壁画中还有裸飞、童子飞等等。

五代两宋以后的天妃,造型力度没有创新,逐渐公式化。虽然天妃的风格和特点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公元14世纪(元朝)长达一千多年的敦煌地区石窟中保存的许多飞行图像,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的一朵耀眼的花朵。

/Article/class 103/60346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