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为什么火?

星座理论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科学分析星座

个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通过环境和经历逐渐形成的,是人性的复杂体现。

我不相信占星术是科学的,至少我不承认占星术是一门科学。原因很简单。科学需要精确和技术性。科学允许错误,但不允许不确定性。占星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所以很难成为一门科学。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太阳星座的判断得出的星座决定性格的结论有多不科学。太阳星座是黄道平面上划分的十二个星座,也称为黄道十二宫。我们一般所说的【星座】是指【太阳星座】;也就是说,以人(当然是地球上的人)为中心,同时运行到太阳轨道上的相对星座位置(希腊语是ZODIAC:意为——动物做的圆,又称“黄道”)。(即以出生日期计算星座)虽然这种划分看似合理,有理有据,但把这当成真正的占星术是错误的。

占星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起源一般认为是大约5000年前繁荣的苏美尔文明时代(公元前二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自古以来,占星术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非常难的学问,需要同时具备哲学、天文学和属性的知识。通常,大多数人很难理解。在没有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时代,计算太阳系各种天体的位置,制作星图也是非常复杂的。然而,100多年前,一位名叫艾伦·利奥的占星家把复杂的占星术极度简化了。他只是在不计算位置的情况下,利用太阳推算出一个人的太阳星座,编了一个粗略简单的太阳星座。但是,这种太阳星象与真正的星象和占星术相比,还差得很远。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游戏,不能等同于浩瀚的星象。很多人认为占星术是如此的肤浅和简单,以至于人被分成只有12人格。事实并非如此。不可能通过这个太阳星座来体现“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要知道,占星家在分析每个人的时候都会做出一个独特的星盘(也叫占星或星盘)。就像指纹一样,没有人能拥有和你一样的星图。因为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此时仰望天空,天空中的行星对你的位置不同,从大到小能给你的影响也不同,导致每个人的命运和性格也不同。这里是占星术的来源。然而,古代占星家扩展了他们的发现——在太阳系外的地球360度界面,每个30度等分处有一个,总共12个星座。地球运行到每一个分数(星座)时出生的婴儿,长大后总会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包括行为特征。但这种笼统模糊的分类,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占星学的角度,都是不负责任的。它的成功更多的取决于对人的心理的成功把握,以及一个大容量的抽样统计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

有趣的是,无论是认为星座是科学的人,还是认为星座是伪科学的人,都认同气候对人有影响的论点。但认为星座是科学的,气候对胎儿有影响,而认为星座是伪科学的,认为气候对后天有影响。然而,从古希腊开始,智者或哲学家就推断出气候对人有影响。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也有关于地域对文化和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影响。基于这种实证研究的倾向,出现了一类学科,如地缘政治学,它结合地域特征综合考察人类。

在我看来,地域对人类的影响在科学上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进化论中不同的地域环境影响鸟类的进化一样。地域差异一定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到底属于先天还是非先天?

后天应该是一个整体,既包括先天,也包括后天。即远祖定居后,其获得性变化产生的基因变化会随着后代的诞生而传递给后代。至于对胎儿的影响,因为没有太多实证科学支持,所以无法判断。所以星座是科学的这个根本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有英国科学家提出,是天体的引力潮影响了胎儿。这样的理论只能支持传统占星术,无法为今天流行的占星术提供科学依据。因为传统占星术专门计算出生日期和地点(决定出生时天顶的星空)。而简化的星座计算方法是不可能得到天体引力潮理论支持的,只有天体引力潮的一般规律,仍然不是很准确。仅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有很大的偏颇。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力等物理力的影响。但是,经过这些粗略的计算,影响程度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就要慎重考虑了。但是,退一步说,这两者即使有联系,也顶多是一种模糊的、笼统的联系。这种联系不能作为科学星座的论据。

说到占星术的科学性,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基于统计学的发展。也就是星座之所以能判断性格等等,或者说星座性格分析有多准确,是基于一个很大的抽样统计。换句话说,星座分析是基于大量不同人的相似度统计,然后做出一个数学模型。由此计算出每个星座的性格分析。而这大量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很多数据反映出来的结论是有一定可信度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的。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准确有时不准确。这恰恰说明占星术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只允许误差,不允许不确定性。我们之所以赞同对星座性格的分析,正是因为这种分析是建立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的,具有最大的共性。所以我们的心理有所暗示,感觉对星座的分析越来越准确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悖论。“如果统计数据是真的,为什么不能说占星术是科学的?”原因如下。

为什么占星术在星座统计中是正确的,并不能说明星座是科学的。原因很简单。星座认为星座,也就是星星,对人是有影响的。当然,如果太阳的影响还部分可信的话,其他恒星大概就乱说了。许多恒星距离地球几十万光年。他们到达地球的光是几十万年前发出的,更不用说引力之类的了。即使是太阳,我也不认为它的引力会对心理学或神经科学产生什么具体的影响。

简单来说,占星术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游戏。星座分析之所以让我们感觉如此准确,更多的在于心理选择和心理暗示。这种情况下,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况和所谓的预测联系起来,会让人产生预测准确的错觉。而且预言中的语言非常模糊,几乎每个人都会在预言中遇到一些预言。比如说它说你今天会倒霉,每个人总有一天会有不开心的事。再加上心理引导的影响,自然让人觉得预言成真了。怪异心理学可以用所谓的“惯性”和“虚实生理反应模式”很好地解释这种心理游戏。听说过心身疾病吗?就是身体虽然没病,但总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病。久而久之,身体真的开始出现疾病的症状,然后有的人真的患上了疾病。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你是白羊座。你看了白羊座的介绍,只要有20%符合你的性格,你就会觉得真的很准!这不是我强加给你的解释!对于一个陌生人,只要对方告诉你20%的事情,一般人都会觉得他很准。但是,说20%很容易,这里面也包含了一种心理上的“巴纳姆效应”,即当别人事后说出模棱两可的话时,人们往往会相信这是符合自己实际的。然后你觉得准了就信了,然后心理暗示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越信越像,越像越像,越信越像,以此类推,最终你认为是准确的!另外,我们还有心理选择和心理暗示强化的问题。如果星座分析与我们自身的情况不符,我们自然会在心理上忽略它(不深究为什么不允许,因为当时潜意识认为星座只是迷信,不能完全相信),但一旦发现分析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就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星座是准确的,这种暗示会随着“偶然”的准确结论不断增加。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详细记录了一个杀死十多人的星座的分析。然后我就在社会上搜集资料,说星座大师免费给大家算星盘,让大家踊跃把自己的星座运势发到研究室,然后打印N份杀手的星座运势寄回给这些人。结果很多人反应“太准了!”“这根本就是我!”可能一群正常人和一个杀了10多人的杀人犯性格完全一样。这是人类自身能力不足的反映。比如在古代,人们的封建迷信是人们科学水平低下的结果。现在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没有到完全不信迷信的地步,所以出现了上述现象。就像这样,所谓的星座分析很笼统。总有一些东西是符合你的,然后就会有所谓的光环效应。你会相信这一切,并感到“啊!这么准!”其实它只是借用了一些常规心理学,让它更准确。然而,信息越具体,占星术的结果就越不准确。这是因为个体信息的多样性,导致占星术给出简单统计的数学模型在较大的模糊率下无法保持准确。我和网上的明星算过几次,几家网站的结论都不一样。而且和普通太阳星座的分析大相径庭。当然,有些结论会与情况相符。

我的结论是,在广泛而不精确的范围内,星座分析是建立在宏大的统计基础上的,它的结论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共性的(或者说是心理暗示导致的共性)。一旦计算信息准确,数据个体化,准确性就会急剧下降。因为很难统一单个统计数据的共性。所以占星术在一般的统计学方面是有意义的,对于交通等推论是没有根据的。所以这个流行的占星术只是一个心理游戏,是不科学的。

星座横行的原因:

1.日本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尹善庄说:时尚是年轻人创造的。说明年轻人自己也在制造时尚。

以及在人气中的地位和作用。年轻人因为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着本能的敏感,与生俱来的爱好,对时尚的热切追求。

2.因为中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主导宗教,年轻人喜欢大学生,他们

他们的心理正处于需要引导的时期。他们暂时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处于一个“角色迷茫”的阶段,对自己和社会各方面都充满了迷茫。所以他们想要确定性,《星座预测》正好满足了他们这个时期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必须给我的信仰留一个位置”。这种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只是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3.合理化自己的行为。遇到失败或挫折后,要把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合理化,才能获得自尊。

舒适。把“星座”的预测和自己的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用这些说法为自己的理想行为找到一个理性的依据。年轻的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学习、恋爱、工作等各方面都还是未知的,所以追求某种确定的东西,希望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未来。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心和对新事物的追求,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

4.在之前的统计分析中,女生认为“星座预测”比较“准确”和“比较准确”的比例,可能是

因为女生比男生对认知问题更敏感,更容易接受自我心理暗示。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人们经常重复一种行为并不断得到肯定时,他们更倾向于继续做下去。这种行为的重复会导致人们越来越相信,最终会达到社会心理中态度转变的“角色扮演”效果。注意:

1.巴纳姆效应是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中证明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说明大家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笼统的性格描述。

不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很空洞,他还是认为这反映了他的个性。为了避免巴纳姆效应,我们应该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2.晕轮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基于个人的好恶,然后根据这种判断推断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角色扮演是指个体有条件扮演某一角色,并承担和再现该角色的过程和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角色确定:在社交舞台上,人不能随意扮演角色。角色承诺首先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来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等与其角色承诺是一致的。角色的确定是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完成的。角色的确定往往会出现失误,比如不能胜任角色,没有担当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合适的角色等。角色是否有效,最终由社会决定,但也离不开个人的活动和努力。

角色距离:这是指个体与其所承担的角色之间的差距。所谓“角色距离”,包括那些行为和素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比如军纪不严的军人,名不符实的教授,以及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比如大材小用的人,或者玩弄孩子的大人。当一个人不承担某个角色时,他的行为并不构成角色距离。角色距离表现为自我与理想角色模型分离,阻止一个人进入角色。

角色表现:社会角色的表现需要一系列的手段。就像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表演也需要布景和道具,但不同的是,社会舞台需要实物。一方面,它们起着象征性的作用,不仅作为角色表演的象征,而且作为角色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很实用。与社会表演者关系更密切的是外貌和举止。前者是角色的外在表征,后者是角色内在品质的反映。角色表演可分为前台和后台。台前表演是指人在扮演某个角色,台后表演是指正式表演前的准备活动。区分这两种表现具有现实意义。如酒店、餐厅等服务人员一定要避免混淆这两种表演。要想让角色表演好,就要实现角色之间的配合,否则一个角色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表演的失败。

演戏过程:角色表演首先需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对角色的期待。人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的期望。二是对角色的理解,即角色承担者对角色的实践,是期望和理解的进一步发展,是个体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角色集:指一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角色。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1,多个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人承担母亲、医生、主任、工会成员、兼职教授等多个角色。它主要强调一个人的内在关系。不同角色的承担者通过特定的角色关系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医院里,医生、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角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