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一个小黑洞比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喷射出更多的行星。1988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杰克·希尔斯(Jack Hills)预言,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可以破坏孪生行星的平衡,束缚一颗行星,并以超高速将另一颗行星弹射出银河系。
自2004年以来,天文学家发现了9颗被超大质量黑洞高速排斥的行星,他们推测这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360万倍。然而,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瑞安·奥利里和阿维·莱奥伯进行的研究表明,银河系中心的许多小黑洞喷射出大量的行星。
超大质量喷射出的行星速度达到709 km/s,在银河系的引力约束下,它们的速度可能会更慢。据估计,这些行星被喷射时的初始速度达到65,438+0,200公里/秒..
但小黑洞喷出的行星速度更快,在小黑洞的斥力作用下,行星可以以2000 km/s的速度离开银河系。
扩展数据
行星是自身不发光,围绕恒星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需要有一定的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大,使其形状大约为球形。那些质量不足的被称为小行星。“行星”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就像它们在行走一样。
太阳系中肉眼可见的五大行星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经过几千年的探索,直到16世纪哥白尼确立了日心说,人们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之一,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构成了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统——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在主要由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运动。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式的物质这一事实出发,八大行星可以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土、火)、巨行星(木、土)、远行星(天王、海王星)。
行星围绕恒星的运动称为公转,行星公转的轨道有三个特点:* * areal、各向同性、近圆形。所谓* * *平面性,是指八大行星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意味着它们以相同的方向围绕恒星旋转;近圆形意味着它们的轨道非常接近圆形。
百度百科-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