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了多少次火箭?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举行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2021年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揭晓了2022年中国航天事业的“任务清单”。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新计划令人鼓舞。
《祝融》探火,《xi贺》逐日探星,《天地》...2021年,中国航天在太空书写“中国浪漫”,全年首次突破50次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实现400次发射的新跨越。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卫星应用和科技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对航天梦的不懈追求。2022年,中国的航天接力将启动“超级模式”,载人航天工程将执行6次发射任务,空间站将全面建成,长征6A运载火箭将进行首次飞行...探索太空的步伐将会更大更远,镌刻出中国航天发展的新时代高程。
航天发射活动创历史新高,中国许多重大航天工程进展顺利。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继续刷新纪录。全年执行发射任务55次,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一;发射115飞船,发射飞船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91.19吨,同比增长85.5%。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48次发射任务,全部成功,居世界航天企业之首。
年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75次发射成功,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可靠性、成功率进入世界前列。
运载火箭的推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5.5吨至7吨高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具备了零倾角轨道卫星、探月、探火、小行星探测的发射能力。
此外,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也取得全面突破:50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全工况半系统试验成功,220吨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首台工程样机研制成功,上面级25吨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次推力室挤压试验顺利完成...这些在研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满足未来重大航天任务的动力需求。
上天入地,各显神通。成功验证了助推器和整流罩带伞着陆技术,破解了整流罩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结构解体的难题,首次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整流罩带伞着陆,为后续精确控制整流罩着陆区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大提高了着陆安全性。
在航天器研制活动方面,全年研制和发射的航天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卫星应用和科技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基本完成。年内,五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其中,天河核心舱于去年4月底成功发射,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空间站首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唐洪波进入轨道三个月,安全返回。目前,第二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已进驻,长期驻留6个月。
——火星探测任务可一次性实现“绕、走、巡”。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实现了三星的组网。天通一号03卫星发射成功,与在轨天通一号01、02卫星组网,建成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亚太地区的覆盖。
天链一号-05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与在轨天联卫星的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第一代数据中继系列卫星圆满结束。天链卫星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覆盖全球的国家,为载人航天系统、中低轨道航天器和运载火箭提供天基TT&C和数据中继服务。
——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发射成功。风云三号E星的发射和业务运行,填补了全球大气探空信息在早晚时段的空白,实现了全球观测数据100%的覆盖,有效提高了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成功发射的风云四号B卫星可见光分辨率达250米,居全球静止气象卫星分辨率首位,是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第一颗业务星。
——海洋二号D星发射成功。该卫星与海洋二号的B、C卫星在轨运行,标志着中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建成,形成全天候、全天时、高频次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体系。
--------------------------------------------------------------第一颗太阳探测卫星---- Xi和成功发射。xi he的应用实现了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首次国际空间探测,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提高了人类在太阳物理领域的研究能力。此外,何首次将磁浮技术应用于在轨运行,首次开展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平台在轨飞行试验。
——光木地球科学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成为2030年第一颗专门用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可对人类活动强烈地区的能源消耗、人居格局、近海海岸环境等进行详细探测,为代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2021年,我国商业卫星研究机构数量持续增长,商业航天基本形成主产业链布局。航天东方红、深红东方红、中科院微小卫星、长光卫星、天一研究所、艾尔斯航天、时空鱼道等公司研制并发射了36颗商业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涵盖通信、遥感、技术实验、空间科学等多个方面。
建设比较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使空间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
通信和广播服务:中星9B卫星设计了用于传输4K、8K高清和超高清视频节目的大功率合成转发器,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或体育赛事提供高质量的直播、接力和传输服务。同时,中国通信卫星还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安全、高效、跨区域的通信连接服务。我国首次低轨宽带卫星与5G专网融合试验相关技术可应用于极地科考、深海远海、海洋探索等场景,提供宽带无线通信保障。
国土资源服务:中国遥感卫星技术深度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应用范围、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实现了2m分辨率季度和亚米分辨率年度对全国约90%国土的有效覆盖,具备1∶10万空间立体测绘和高光谱探测能力,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空间规划、地质勘查、监管执法的重要技术。卫星数据* * *享* *用形成规模,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海洋资源服务:中国研制了一系列海洋水色、海洋动力、海洋监测卫星,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能力基本形成。海洋遥感数据的应用不断丰富,在海洋防灾减灾、预警预报、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捕捞等诸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气象观测服务: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气象卫星已成功发射19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8颗气象卫星在轨工作,形成了极地轨道和静态两个系列化、业务化的综合观测星座,具备精细化、综合化探测大气和地球多层体系的能力。
交通运输服务:在道路交通领域,北斗系统有助于提升智能交通,安装使用的道路运营车辆超过700万辆,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运营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在水路运输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天津、日照等地综合运用北斗系统、5G通信等技术手段,建设自动化码头,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推动港口智能化转型。在民航领域,中国机队接入高速互联网,为推动民航客机联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在智能交通方面,“北斗+5G+”技术的应用使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突破。北京冬奥会首钢园区智能自动驾驶综合运用北斗、5G、AI等技术,可满足车辆0.1米连续高精度定位需求,实现首钢园区自动小巴自动驾驶、自动停车,实现无人轮渡、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10业务场景示范运营。
应急管理服务:中国航天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中国对地观测卫星为国内外141次自然灾害和重大应急事件安排了3677幅应急影像,享受了38571次应急数据。我国建成了北斗综合减灾救灾应用系统,实现了全国应急救援一张图的有效动态远程监控。按照“部、省、市(县)”三级平台部署,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应用,推广北斗终端45000多台。
此外,中国航天在生态环境服务、农业生产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电力行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2022年,空间站重大任务有序推进,运载火箭创造多个“第一”,中国航天续写新的辉煌。
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和研制工作将继续开启“超级模式”,高位运行。全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呈现三个特点:
-发射和飞行试验的数量仍然很高。计划安排50次以上航天发射任务,发射140以上航天器。
——重大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影响重大。建设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和航天强国的重要先导工程,也是每年航天任务的重中之重。载人航天工程全年执行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河核心舱为控制中心,以烛台和梦想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的空间站。将实现首次六飞船组合飞行,首位航天员驻留六个月,首批两名乘组航天员同时在轨。长征6A运载火箭和多型商用运载火箭将进行首次飞行。
此外,还将发射一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研究卫星和业务卫星,满足用户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应急救援、气象、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年度发射计划还包括北京-3 B卫星和卫星星座03等许多商业发射任务。
——研发任务继续保持高强度,关键技术攻关难度加大。2022年,重点发展以探月工程四期和小行星探测器为代表的若干型号,推动卫星应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打造“航天+信息化+”的产业形态,加快建设高轨卫星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民商合一的卫星遥感综合运营服务体系。北斗应用延伸至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
面对艰巨繁重的研发任务和科技攻关,中国航天人将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增强历史自信,勇担历史重任,开启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有效发展的新征程,推动中国人探索太空行稳致远,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