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毛主席战争的英雄故事。

1,乌江南岸,流着泪,给光着身子、骨瘦如柴的“干爹们”送衣服

1934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就虚,向敌军空虚的黔州进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穷,被形象地称为“旱民”,因为他们的血汗已经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干了。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有“干民”向他们乞讨。这些“干爹”都是光着身子,骨瘦如柴。这一幕震撼了每一位红军指战员,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红军经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子在寒冷的冬天还穿着打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红军官兵立即包围了他们。

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过来,看到前面围了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回答:“老母亲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走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她没有活路,只好带着小孙子乞讨食物。”

听了这话,毛泽东泪流满面。毛泽东立即脱下他的毛衣,并叫卫兵去拿两袋干粮,连同毛衣一起,交给老妇人。

他蹲下来,和蔼地对绝望的老人说:“记住,老人,我们是红军,红军是一队‘干人’。”穿毛衣的老人点了点头,说:“红军,红军……”然后带着她的小孙子颤抖着离开了。

富有同情心的毛泽东忍不住为“干人们”哭泣,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穷人。这样的眼泪流向了穷人,也流向了他们自己。当毛泽东看到普通人的生活如此艰难时,他感到悲伤和内疚,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表达了一代伟人对人民简单而深刻的爱。

2.长征途中和建国后,因为贺子珍的伤心,我哭了两次。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红色婚姻之一。

他们在1927年6月相识,在1928年6月相恋。他们的婚姻生活持续了十年。这十年恰恰是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十年。在过去的十年里,毛泽东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在他最困难的时期,贺子珍一直陪在他身边,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相互关心,共同面对政治和生活的风风雨雨。

在这十年里,贺子珍还为他生了十个孩子“年初一个,年末一个”,在极其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尽着妻子和母亲的职责。也是在这十年里,贺子珍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带着父母和孩子何去何从,弟弟的惨死,艰苦条件下频繁分娩带来的痛苦,长征中敌机为掩护战友留下的十几块弹片...

堪称一对革命忧患夫妻。长征特别艰难:荣辱与共,艰难相依,深情厚谊。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军四渡赤水成功,随后南渡乌江,欺凌桂阳,日夜兼程,很快来到云贵交界的盘县。再往前走,就进入云南省了。只要我们北渡金沙江,红军就能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扭转被动局面。就在这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妻子贺子珍身上。

4月23日,1935,红军总卫生部休整连来到盘县的一个普通山村。中午时分,天空中传来嗡嗡的飞机声。警卫吴慌忙让贺子珍躲起来,她却不顾个人安危,组织伤员躲起来。就在那时,敌机投下了炸弹。贺子珍的头、胸、胳膊上都是血,倒在血泊中。

医生检查后,发现她有17处伤。贺子珍醒来后对大家说:“请暂时不要把我受伤的事告诉主席。他正忙于在前线指挥作战。别让他分心。请把我留给附近的人,将来革命胜利后再相见……”说完,我又陷入了昏迷。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很难过,尤其是专门派来保护贺子珍的保安吴焦急地问:“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同志们赶紧把倒在血泊中的贺子珍放在担架上,并派骑兵去红军总部通知毛泽东。

不一会儿,村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毛泽东穿着大衣,满脸灰尘,跳下马,快步走到贺子珍身边。他弯下腰仔细端详着昏迷的妻子,握着她的手叫道:“贺子珍!贺子珍!..... "想起妻子在革命中的艰辛,这位叱咤风云的红军总司令忍不住轻轻抱着贺子珍的头,泣不成声。

时光流逝,世事难料。1937年8月,贺子珍愤然前往莫斯科,并于1939年8月与毛泽东彻底决裂。饱受异国之苦,在老战友王稼祥、罗荣桓的帮助下,并经毛泽东同意,在阔别十年后回国。

回国后,贺子珍先住在哈尔滨,后因身体原因住在哥哥贺在上海的家中。陈毅从上海市长一职赴京上任后,被安排住在她在上海的住处——湖南路262号。后来,贺子珍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

1948年,在姐姐贺怡的建议下,贺子珍和娇娇分别用中文和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贺子珍在信中说,我已经回到了中国,我的健康状况不是很好,我还在休养并参加一些工作。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最后,她感谢毛泽东照顾她的母亲和妹妹。

。毛泽东没有回信,但给娇娇发了一份电报。一个月后,毛泽东派人把娇娇带到北平的西山,让她在自己身边生活和学习。

1950年,毛泽东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希望你保重,革命第一,健康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显然,贺子珍是不可能回到毛泽东的。由于对毛泽东日益增长的思念和女儿的缺席,贺子珍的压力越来越大。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正在他的家中休养。她无意中打开收音机,听到毛泽东大声朗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贺子珍一下子愣住了。

毛泽东的声音刺激了她,她终于崩溃了。收音机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她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第二天,嫂子李才发现她坐在椅子上,已经不省人事了。收音机开了一整夜,后来烧坏了。

得知贺子珍患病,毛泽东第一次在女儿李玟面前流泪。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十年风雨同舟!

他马上让李玟带一封信给贺子珍,要她遵医嘱,按时吃药,不要抽那么多烟。毛泽东的担忧胜过任何药物。迷恋爱情的贺子珍听了毛泽东的话后,病情很快好转。

之后,李玟成了这个家庭的“特命全权大使”,往返于京沪之间,充当父母情感交流的“明星桥梁”。每次去看望女儿的母亲,毛泽东都会亲自收拾她的东西,准备各种北京土特产。同样,每次回京,贺子珍总是让女儿带上当年毛泽东爱吃的时令蔬菜。

为受伤的亲人流泪,为分手的前妻痛苦流泪,展现了毛泽东有血有肉的感人一面。

2.在甘珠山的半山腰上,被敌机打死的警卫班长胡号啕大哭。

指挥红军飞夺天险大渡河后,毛泽东率军委一纵队于6月1日,1935,在二郎山附近翻越甘珠山。他和卫兵一起艰难地爬上山。

一路上,毛泽东不时讲故事和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当他走到半山腰的开阔地时,他说:“休息一下吧!””说着,他坐在一块光秃秃的石头上,大家围着他坐着。

开着玩笑,突然,的保安班长胡示意大家停下来。这时,所有人都听到了天空中嗡嗡的马达声。他们抬头一看,几架敌机从东南方向飞来。

毛泽东急忙藏起所有人,但为时已晚。人们还没来得及逃跑,敌机就俯冲下来,投下了几枚炸弹。轰鸣的炸弹成群落在地上,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枚炸弹落在毛泽东附近。

警卫班长胡眼疾手快地朝喊了一声“主席——”,然后冲到,试图把他推到一边。瞬间,毛泽东刚才休息的地方腾起了烟柱。大家绝望地围拢过来,只见胡双眼紧闭,浑身是血,躺在地上。幸运的是,毛泽东没有受伤。

满身尘土的蹲在胡身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轻轻呼唤:“小胡,同志……”在的呼唤下,胡慢慢醒了过来。他微微睁开眼睛,看见毛主席就在旁边。他问:“主席,你受伤了吗?”

“不,小胡,我没事!”胡的脸上露出了令人安心的笑容。

赶紧叫来医护兵给胡包扎。

“主席,我不能...还是留给……”

毛泽东哽咽着说:“常宝,你不会有事的!”

躺在的怀里,胡望着身边警卫班的同志们,缓慢而吃力地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你给我捍卫主席!”

胡看了看大家,然后慢慢闭上了眼睛,歪着头,倒在了的怀里。

轻轻把胡放下,叫人拿来一条毯子盖在烈士的身上。

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士兵,毛泽东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泪水不停地从他宽阔的脸颊上滑落...

毛泽东为卫兵流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身边也应该是这样的人。当胡的警卫班长死在的怀里时,流下了眼泪。

一代伟人把不易流下的眼泪,都流给了自己的治安班长。因为这个班长不仅救了毛泽东的命,而且是一个品德高尚、工作负责、真诚的人。的眼泪更赋予了胡的性格和精神。

4.到了陕北吴起,因为心疼历尽艰辛的红军战士,我难过得哭了。

1935 10,中央红军首先到达陕北吴起。为了迎接新的伟大斗争,中共中央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毛泽东走上讲台,首先看了看在场的红军战士。

看到这些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疲惫不堪、面黄肌瘦的红军干部,毛泽东又一次流下了悲伤和喜悦的泪水。

毛泽东泪流满面地说:“虽然我们失去了中央根据地,吃了败仗,但是我们在陕北还是胜利了!我们队缺人多,损失惨重。但是过来的同志都是历经千辛万苦的革命种子啊!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革命伟人。他平时不轻易流泪。他从未在这么多人面前流过泪。这一次,那么多红军干部看见毛泽东如此悲伤地流下了眼泪。

毛泽东愿意为死去的战友流泪,告诉我们要永远记住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这些眼泪不仅仅是为了红军战士的牺牲,更是为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他在用自己的眼泪告诉大家,既然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就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能让先烈的鲜血白流,不能让我们的苦难白吃。

5.得知彭雪枫将军阵亡,我不禁默默流泪。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最喜欢的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成绩卓著,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他率军南征北战。他指挥的部队总是向前推进,战功卓著。参加了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组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取遵义城,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长驱直入,穿过大草原...

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直言不讳。为此,他曾与毛泽东发生争执,并互扇耳光。毛泽东不仅没有怀恨在心,还多次委以重任,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佳话。

然而,就在抗战胜利前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建者、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一次指挥作战中不幸中弹身亡。

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中原战役,大举进攻河南腹地。当年8月,彭雪枫奉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之命,率第四师主力进驻泗洪县。

15年8月至11年9月,彭雪枫率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鲁西地区,攻占萧县、永城、苏仙镇,解放群众200多万人。9月11,彭雪枫率三个团攻打八里庄。就在我军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在前方指挥的彭雪枫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37岁的时候。

张震、张爱萍等人见证了将军牺牲的那一刻。将军一句话也没说。

得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毛泽东悲痛万分,忍不住痛哭流涕:“小小的八里庄居然损了我一个将军!”

为了不影响部队士气,也为了保护怀孕的彭先生的爱人林英,师领导请示新四军党委后,决定推迟公布彭先生去世的噩耗。

时任旅长的滕根据师领导的指示,派人到王白楼一个大地主家,用500两银子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材,悄悄把彭雪枫用小船送回鲁东,安放在湖旁的柴草滩上,再运回四师司令部半城,暂时放在半城附近何穗河上停泊的大木船里,派人日夜看管。

直到1945年6月24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才公布于世。

彭雪枫先生牺牲的消息公布于世后。、朱德、、彭带领1000多名延安各界代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为彭雪枫先生默哀。

中央礼堂门口挂着中国生产者党中央的挽联:“为了民族,为了群众,我们奋斗了二十年,为祖国作出了贡献;抗击日寇汉奸,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北长远。”

、朱德、、彭、、陈毅等。也发表了悼词。他们的悼词是:“二十年的努力即将彻底完成,不朽的辉煌成就,永恒的名声和一生的忠诚,是* * *制作人的好榜样;千里山河破碎,等待从无到有的收拾。不料鲜血飞溅,为国牺牲,悲愤满怀,中华民族英雄。”

2月2日,7000多名淮北军民将彭先生的灵柩从停在河上的一艘大木船上迎至原驻地大王庄,并于2月4日至6日举行公祭。2月7日,淮北各界群众16000余人参加了彭雪枫先生在洪泽湖畔半城大王庄的追悼会和安葬仪式。

追悼会上,军民齐声呼唤老师,声震淮北。从半城到大王庄,两公里的路边,群众自发摆起了128祭祀台。每张祭祀桌上都有一炉香,一碗水,一面镜子,可见彭先生为官之明如镜。当彭先生的灵柩被运往墓地时,人们成群结队地跟在后面,一路哭泣。

许多老人拄着拐杖,在儿孙的帮助下,跟在葬礼后面。灵柩下葬后,淮北根据地各县干部群众继续前往陵园祭奠。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曾山看到这些情景时感慨地说:一位领导同志牺牲后还有如此感人的场面,实属罕见。足见彭雪枫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