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护卫舰成为装备最多的海上作战平台?

为什么护卫舰成为装备最多的海上作战平台?

护卫舰是装备数量和国家最多的海上作战平台。关于护卫舰的名声有很多,比如航母的“武装卫士”,舰队的“护航舰”,近海防御的“陆战轻骑兵”。

护卫舰既可以跟随编队,也可以单独执行作战任务。进入21世纪后,各国海军都在强调任务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反恐任务日益繁重,而护卫舰正好适合完成这样的任务,可以大显身手。

另一方面,护卫舰便宜,中小国家买得起。用途广泛,武器配置类似于驱逐舰,可承担多种海上作战任务,因此受到各国青睐。

纵观近年来国外护卫舰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护卫舰的设计从过去追求新概念、高技术逐渐趋于保守,回归传统,采用了更成熟的技术,如Mk-41或Silva发射装置,成熟的舰炮和导弹。

第二,为了应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护卫舰装备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第三,排水量分两级。以未来海上作战为目标的护卫舰大多采用较大吨位,而主要为非战争作战设计的护卫舰吨位较小。第四,注意控制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主要表现在使用柴油-自然联合动力、柴油-电力联合动力等。

第五,在设计上预留空间,为携带无人作战系统提供便利条件。第六,注重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满足不同类型的任务需求。

21世纪,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护卫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一味追求创新,力求领先对手一代的发展思路指导下,美国建造了濒海战斗舰。失败后,它决定回归传统,研发新一代星座护卫舰。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超过7000吨,装备32套Mk-41垂直发射装置、MK-11057mm舰炮和“NSM”反舰导弹。至于电子设备,配备了SPY-6综合防空反导雷达、TB-37多功能拖曳式阵列声纳、SLQ-32(V)6电子战系统、宙斯盾基线10系统等最新装备。

日本的顶级护卫舰集成了护卫舰和扫雷舰的功能。它没有采用美国濒海战斗舰的设计思路,而是在护卫舰的基础上增加了水雷战设备和功能,主要在近海执行反潜、扫雷、警戒监视等任务。

在欧洲,为了替代23型护卫舰,英国设计建造了26型护卫舰,命名为“全球战斗舰”,计划于2026年服役。26型护航长141米,满载排水量约6900吨,最大航速28节。外观简洁,很有时代感。

2016年,法国公布了新一代数字化护卫舰(FTI)的设计方案,为5艘该型舰拨款约42亿美元。FTI采用模块化设计,长1.22米,满载排水量4250吨,柴柴联合动力系统,最大航速27节。FTI采用类似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穿浪艇首,前甲板采用封闭式设计。综合桅杆集成了雷达、光电、通信、电子战等系统,这是法国首次采用这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