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和杜牧的文学才华和成就谁高谁低?

在所有的“双子座”星座中,一般认为无论他们两个在整个时代和民族中的成就和地位如何,可能有的相对高一些,有的略低一些,但他们之间平分秋色。但两者在风格、见解、特长等方面也有一些不同,比如有淡雅气息的兰草,或者有浓郁香味的菊花,比如中国诗歌的两座高峰李白、杜甫。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仍然对“小杜丽”即李商隐和杜牧的评价持有一种不公正的看法。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学理论著作和文章,多年的文学史资料和教材,以及在大学里学习过的老师,都认为李商隐的文学成就甚至整个人都比杜牧有更高的历史地位,也就是“抑杜扬李”说。但是,笔者今天要为杜牧“翻案”。作者认为,虽然“小杜丽”在成就和崇高地位上不如“大杜丽”伟大,但这种差异不应该存在于“小杜丽”之间。他们也是一对“双子星座”,彼此实力相当。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为了吸引玉,特别要请大方家。

当然,我得先说明一点。从古至今,李商隐能被那么多人尊敬,尤其是学者、作家。确实不同凡响,值得称赞。毫无疑问,与杜牧相比,他的诗歌在艺术手法、审美价值、语言表达等因素上略胜一筹。然而,仅仅从整体上评价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甚至整个人的历史地位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少数大作家、穆和李商隐。作者认为杜牧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不会逊于李商隐,所以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应该不会逊于李商隐。

首先,就他而言,李商隐作为一个文人,可能过着比杜牧更纯粹、更有审美的生活,不做“富家公子”,冷眼看红尘,淡泊名利,安安静静地生活。他博学多才,背得滚瓜烂熟,爱读爱翻经典。当他被赋予“献祭鱼的雷克斯”的绰号时。他的作品比较常见,文笔优美,比如他的两首著名的无题诗:“昨夜星雨,在画室之西,桂香堂之东。虽然我的身体没有鲜艳的凤凰的翅膀,但我感觉到神圣的独角兽的和谐的心跳。”"我与她相识已久,但分别已久,东风起,百花齐放。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抽干。”《锦瑟》:“何以我锦瑟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念岁月。圣人庄子白日做梦,蝴蝶蛊惑,帝王春心杜鹃啼。人鱼在月绿的大海上流下珍珠般的眼泪,蓝色的田野向太阳呼吸着它们的翡翠。一个应该永远持续的时刻,在我知道之前已经来了又走了。”《雨夜给北方朋友的短信》:“问君归,秋池起晚雨。为何不一起剪西窗烛,却和晚雨说话?”当然,他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25岁时写了一首《去西郊百韵》的诗,诗中有一句“虽十间无房”(此诗略显史诗性,虽不及杜甫曲折,但能涵盖的范围更广),在《北齐》中有一句“小惜郡县,已报石舟至晋阳”, 而《隋宫》他也曾有过建功立业的志向,如26岁写的《丁安楼》受到王安石的称赞,其中说:“贾生幼时垂泪,王可春游更远。 我总记得江湖白发苍苍,我要回到天地入舟。”而他又感叹自己没有才华:“宣传室求贤访臣,贾更是语无伦次。可怜子夜空前座,莫问人问鬼神。”(《贾生》)然而,随着他政治上的失意,关心现实的篇章大减,他更加惆怅苦闷:“心中带着暮霭的阴影,在乐游坟茔间开了起来。夕阳无限好,被即将到来的黑夜埋没。”(乐游墓群)这个即将消失的夕阳,不仅象征着他个人的没落,也象征着唐帝国的灭亡。还有“秋阴叶霜飞晚,留残荷听雨声”(《与崔永、崔州同宿落石亭》),“深夜客醒后,红烛残花赏”(《花下醉》)等。,表现出阴郁低沉的末世哀乐声。作为一个学者,这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或许无可非议;但相对而言,他比杜牧脱离社会,逃避生活。

杜牧不一样。曾桂爷爷是唐朝的宰相,功利观一直很强。面对当时朝廷的种种内忧外患,他有志于救国济世,他有复兴唐朝的抱负。“我愿一生补衣”(《郡翟都督》);刚正不阿,不为龌龊卑微,文武全才,读书时讲究“控乱兴亡之迹,富兵之事,地势之险易得远近,古人之得失”(《李中丞书》);我喜欢谈政治,谈军人,时不时会高瞻远瞩。我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卫道论,孙子。他当地方官的时候,也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他在《早雁》中比喻事物:“秋天,金河半开,云惊飞,悲散。仙掌独月,长门灯暗雷。要知道胡琦是连续骑的,那为什么不一个一个追春风呢?人少不腻潇湘,水富米覆盆子苔。”担心因回纥入侵而仓皇南逃的百姓。他在诗中反映了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边患频仍,民不聊生的现实:“义帝日开,民更憔悴。”(《情怀》)“总督如水,长官贪如狼”(《郡斋对》)。他曾经是历史学家,关注历代兴亡的教训,所以有很多评论历史事件、批评时政的怀古之作,比如他著名的两句绝句《过华清宫》(《长安尽秀美,山顶千门。一骑红尘笑,没人知道是荔枝。”)和《博秦淮》(《烟笼冷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楼。商界女强人不知恨国,还隔河唱后院花。" )。他的散文也是《多伐商》(四库全书总目录(151)),多篇论述伐宗固边之策;特别是著名的《阿房宫赋》一诗,是为“鲍莉宫大,音律广”而作,总结了秦佐的短课,讽喻了现实。所以他虽然功利,个人表达明显,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受儒家影响更大,而李商隐受道家影响更大。

此外,据史书记载,杜牧的人格并不高尚,有“为妓”之弊,放荡不羁,纵欲青楼,为君子所不齿。这是事实,杜牧不能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李商隐则做得好一点,生活方式比较简单(但也有几部调戏妓女的作品)。我们后人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具体分析。唐宋文人与妓女发生关系是一种陋习,杜牧无法抗拒。他唱歌,喝酒,寻欢作乐,过着颓废颓废的生活。他的《送别》、《送别》、《叹花》等诗,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记录。这些作品被一大批以后没有工作的学者称赞,副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很坏。但是,杜牧和无数权贵富豪成天跟“陪侍女郎”、“包养情妇”、“包养小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一,杜牧是真的爱那些有性有艺,却因为生计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妓女,而不是仅仅占有她们的身体,蹂躏她们的身心。他同情他们,尊重他们,所以他们非常爱他。正如他在《送别》中所写:“落魄江湖携酒,楚有纤腰轻掌。我感受十年扬州梦。赢得青楼之名。”《送别》(两首):“花十三余,豆蔻初二月。春风十里扬州路,不如卷起珠帘。”“多情却总无情,只觉前瓶。蜡烛有一颗说再见的心,为别人哭到天明。”《致扬州知府韩绰》:“青山隐隐水遮,江南草木秋枯。月夜二十四桥,玉人何处教吹笛?”这些诗虽然思想意义不是很高,但饱含深情,画面优美,艺术表现力很高,绝非一般庸俗的“性作品”可比,所以能流传千年,成为名作。二是杜牧的才华辜负了他,崇高的理想难以实现,对社会不满,心情抑郁,只好在喝酒玩乐中发泄。钱基博还说,他的这些诗“满藻繁茂,却有哀苍凉之意,故美而不哀,气能运藻;盖杜甫之风,美者也”。第三,作为诗人,杜牧在与这些才华横溢、聪明绝顶的女性交往中,可以获得创作灵感,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不呢?据说其中有一个叫张的才女,对杜牧的文学事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我们从他们的作品来对比一下。先看思想内容。恐怕没有人会否认,杜牧的诗比李商隐的更有思想性。相对而言,李商隐更注重艺术审美,意境含蓄,意象奇特,技法新颖,语言瑰丽,但题材有限,视野狭窄,政教缺失,格调低下。当然,他也有一些政治诗和感情诗,但那些爱情诗是他作品中最受欢迎的,独树一帜,“用词巧妙,处事为美。”这类诗要么无题,要么文章中有两个字的标题,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关于这类诗,他自己解释说:“怨君孙为草,用美来形容君子”(《谢河东何工石齐》);“楚语深情,关怀备至”(《子洲》)。比如无题系列,锦瑟与嫦娥(“云母屏烛影深,长河渐落,星辰沉。嫦娥应该后悔偷了仙丹,蓝天和夜心》)等等。这些诗歌交织着他对爱情希望、失望甚至绝望的复杂情感,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文人隐秘而难以言说的思想特征,即既向往爱情,又担忧封建礼教。

而杜牧则更注重文学的社会意义,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一定的爱国主义和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更加关注现实,关心人民。如前所述,他的《感心诗》是在文宗元年朝廷出兵镇压不听话的藩镇沧州的背景下写成的,感叹安史之乱以来割据造成民生憔悴,迫切要求厚实丰厚的收入,想为国家做点事。《独酌县城》直接表达了他的理想和追求:“你是不是为老婆打算,不去山里躲了?”我愿意缝补我的衣服。"再如《河湟》诗:"牧羊人虽驱马,惟命是从,白发苍苍,意气风发。只有凉州歌舞传播着天下的音乐。“他通过河湟无法收复的例子,表达了对朝廷混乱、国家局势衰败的无限悲哀和愤慨,情绪深沉。河湟人民虽仍以关怀祖国之心在军装之下,全国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听着河湟传来的歌舞。”华清宫诗》:“雨露偏金洞,干坤入睡”也是这个意思。《早雁》这首诗用比兴的方法,用大雁象征边疆的人们。在维吾尔人的入侵和践踏下逃回祖国的边疆人民,与惊魂未定四散奔逃的哀嚎无异。作品既表现了作者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了统治阶级对他们的冷漠。这些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与白居易的《宾容漫》和《西凉歌妓》相似,只是他用的是现代体,写得更简洁。他的史诗,如前面提到的《过清宫》,用历史题材讽刺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通过广为人知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嘲讽了晚唐的荒淫享乐。他的创作意图与他因不满“鲍莉宫室大,音域广”而写《阿房宫赋》完全一致。他的其他一些咏史诗也有明显的历史特征。比如《赤壁》说:“铁不卖,被前朝洗认。东风不与,铜雀台春锁二乔。“《乌江阁》:“江东子弟多才多艺,东山再起未可知。“他们都对历史上的兴亡大事各抒己见。

杜牧非常重视诗歌的思想性。在《答庄重书》中,他认为文章要“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遣词造句为辩护”。他非常推崇李白和杜甫,指出“浩如烟海”,“杜笔下愁,似挠痒痒”。他一方面在《李贺诗序》中肯定李贺的作品是“骚苗后裔”,同时又认为他缺乏《离骚》中“与君臣谈正理”和“催人欲”的思想。他在《献诗》中说,自己的创作是“为诗苦心,精益求精,不为奇,不涉俗,不为今非古,为中”。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

再论艺术水平。笔者已经承认,从整体上看,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手法、审美价值、语言表达上确实略胜杜牧一筹,想象丰富,修辞多样,意象新颖,修辞华丽。刘熙载在《艺术概论》中称其诗“深情婉约”,婉约细腻;元好问说:“诗人总爱昆西体,恨无人写简媜”;钱基博《文学史》认为“诗藏于商,切法不害郁,造美言尽其所寄托,此为真也”。郭毓衡主编的《中国文学简史》把李的诗歌概括为三个特点:(1),深于静穆,巧于比兴;(2)、代码的使用精巧巧妙;(3)语言简练,寓意丰富,创作新颖。书中还说,李商隐的诗“广为传承者”,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寄托香草美的方法源于屈原,他的诗风深远难求,也与阮籍相似。李商隐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阴郁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致典雅和李贺诗歌的象征主义和风格的影响。他的一些长而古的风格豪放奇特,接近韩愈。他还有几首清新优美、线条纯净的诗歌,脱胎于六朝民歌。他善融百家,故能自成一家。”他的最高成就是近体,尤其是七律。他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细致锤炼,齐梁诗歌的丰富,李贺诗歌的奇幻象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怨君孙为草,以美喻君子”。在用典上,他掌握了杜甫用典的技巧,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把不便表达的意思说得明明白白,把容易写得平淡的内容说得耳目一新,这就是所谓的“秘意”(葛《秋韵》卷二)。在爱情诗中,他还善于用神话和奇闻异事来触动艺术氛围,这为李贺赢得了在魔中见真的想象能力。这些精湛的技艺在他的七大奇迹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因此,他的诗歌对晚唐的韩艾、唐,北宋的昆西学派,南宋的王安石、黄庭坚、李清照,清代的、钱、吴、龚自珍等都有或正或负的影响。唐宋的婉约派诗人,元明清的言情剧作家也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杜牧的作品也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他的诗能融会前人之长,将忧国忧民之情与伤春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英姿英发”的特点,在俊男靓女中产生瑰丽的效果。中唐以后,古风式微,他的古风受到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泛,纵横议论,笔法强劲。他七律成就高,善以陡笔见帅见酷。他的七言绝句是最高成就,题材风格多样,文字优美,画面生动,音调悠扬。有的还流露出对时事的伤感,很多名篇都可以看出他才华横溢,活泼好动。比如《赤壁》讲的是精警,自给自足;“博秦淮”案是连续的、含蓄的、有意义的;其中有一些是口语化的和诗意的,如给扬州知府韩绰的信。他的其他名作,如《山行》(寒山石径斜远,白云深处有人。驻足坐枫林晚,霜叶红二月》),“江南春”(“千里缇萦青红,水乡满酒旗。南朝有四百八十殿,多梯田烟雨》),“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田园指杏花村),秋夜(“银烛画秋光冷屏,小扇轻飞萤。天街的夜凉如水,躺着看牵牛花和织女星》)等等。意境清新,文笔优美,妙句如珠,流传千古,深受人们喜爱。钱基博在他的《中国文学史》中分析:“(杜)的诗和白居易都出了杜甫,专(白)居容易被(杜)的瑰丽,但也容易理解;(杜)牧歌是(杜)的壮美,读来引人入胜。学会如何亲近性。(白)居易处大而繁,(杜)牧则雅而不植。元稹的感情是隐晦的,(杜)的田园诗充满了语言,但意图模糊。思想不深,骨头不壮,三人同病。”“诗出于杜甫,其风及其郁;凯文苏轼,有其疏而不警。”"晚唐时期,杜牧野是学习朝鲜文学并赢得其男性正直的人."“杜穆凯苏轼。”“当时诗柔,言尚谏,而(杜)以风赶之,以豪情抒之。”“中国风大,酣畅淋漓。”这些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杜牧的散文也在中晚唐时期出类拔萃,很多文章论述了割据诸侯、巩固边疆的策略。《四库全书总目》(卷151)名曰“纵横奥颜”,笔法雄浑,收录阿房宫赋等名篇。

我们分析作品的主题、体裁和风格。相对而言,杜牧擅长写实、咏史、抒情写景等。,并写了几篇关于饮妓但还比较清新健康的文章;李商隐擅长表达感情、爱情等名篇。杜牧擅长古典诗词、七绝、七绝、散文、散文、古文。李商隐擅长五言诗、七绝,尤其是七绝,但散文、古诗略逊一筹。比如五代初期学西郊百韵的杜甫,五代的李贺,七代的韩愈,风格不统一,成就也不够高。杜牧的作品清丽典雅,古朴俊朗,别具特色,李商隐的作品清丽精致,“深情”婉约。写道:“李商隐和(杜)合称。但是,牧同李志的失意,却是沮丧的;李有的圆润,但不清爽。”也许李商隐在现代诗创作上的技巧和手法更为娴熟和精湛,但杜牧的题材、体裁和风格可能更为广泛和全面。清代洪也说他“散文异于韩、刘,诗歌异于元、白,故能为四大家之一”(《北江诗话》)。与他们的代表作品相比,杜牧主要以七言绝句为主,如《山行》、《江南春》、《清明节》、《秋夜》、《赤壁》、《博秦淮》、《给扬州知府韩绰的信》、《乌江阁》、《过华清宫》、《送别》、《送别》,河湟李商隐以七言无题诗(多首)、《锦瑟》、《乐游墓群》、《贾生》、《雨夜给北方友人的信》和《嫦娥》,杜牧的代表作似乎略多于李商隐。连全都称赞杜牧是“继唐长卿之后的第一人”(《论杜牧》)。

两位大诗人的创作也有不足之处,白碧稍有瑕疵是难免的。我之前说过,“然而,放牧和李志的失意是一样的,不过是沮丧;李有的浑圆,却没有的清新。”(钱基博)。杜牧没有李商隐那么消沉,李商隐缺少杜牧的爽快。杜牧清新、质朴、全面的同时,他的一些诗却是粗略而深刻的,如“雅而无骨”、“辞而无旨”、“思而无深,骨而无劲”、“才而无劲,灵而无劲,骨所以美而无劲”。他还用华丽的词藻写出了颓废颓废的人生,与他“无奇不有,无俗不俗”的理论命题相矛盾。相反,李商隐的诗太造作,太曲折,太深刻,用典太多,故故弄玄虚。反而用典故来害意,让一些作品晦涩晦涩难懂。另外,他的题材有限,视野狭窄,缺乏政治和宗教,格调不高。他的技巧和手法虽然高明,但有“深意”,毕竟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不如杜牧。抒情和描写是他的强项,但不擅长推理和叙述。杜牧的抒情性和描写性不逊于他,但他的推理性和叙事性比他强。

正因为杜牧和李商隐的作品各有千秋,水平相当,所以他们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杰作,在数量和反响上也难分伯仲。在我手头所有的选集的基础上,著名的恒唐推事编纂的《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牧的9首诗和李商隐的22首诗。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的《唐诗三百首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收杜牧诗13首,李商隐诗15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的唐诗现代译著集(译者多为著名作家、诗人、唐诗研究专家、高校古代文学教授、资深文学编辑等。),其中杜牧诗歌9首,李商隐诗歌21首;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词典》(鉴赏者多为唐诗研究专家、高校古代文学教授、资深文学编辑等。)还收录了杜牧、李商隐的几十首诗。在几乎所有唐诗选本中,其作品数量不相上下,仅次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少数作者。他们都是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诗坛巨匠之一,因此被后人称为“小杜丽”。

总之,无论从思想、行为、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还是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创作成就和整体水平来看,杜牧和李商隐都是旗鼓相当的,即使不比他强。只能说他们风格不同,追求不同,各有长短。

【参考书目】:1、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2、郭宇恒主编的《中国文学简史》,北师大出版社1992 3、钱基博著的《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65433。由游国恩、、肖涤非、纪振怀、费振兴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唐诗三百首》【清】恒唐推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