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不是一个贬义词
歧视的本质是什么?大家都觉得歧视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经济学中,歧视=差别待遇是一个完全中性的名词。
为什么会有歧视?因为资源总是稀缺的。基于资源稀缺,我们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如果我们做A件事,资源不够做B件事,必须选择。如果你选择做A件事,那么B件事就会被歧视——或者被区别对待。
石雪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和我妻子结婚时,我也做出了选择。我和她结婚的时候,歧视了世界上的其他女人,也歧视了世界上的其他男人,因为现在有些国家也可以和同性结婚。虽然我想平等对待所有人,但法律不允许我这么做。”
再比如我的时间有限,下班后晚上会花2个小时。如果我选择看书,我将无法与朋友交往,也无法与父母出去散步。如果你选择和父母出去散步,你将无法阅读和社交。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你选择读书,你就会歧视你的父母和朋友——你不需要感到不舒服。这里的“歧视”不是贬义,而只是单纯的“没有选择”。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是资源(这里主要是时间资源)太稀缺——如果你下班后有六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你可以轻松地做阅读、社交、散步,而不需要做出选择。
那么,歧视(或差别待遇)的依据是什么呢?石雪认为首先是偏好。比如有人喜欢王菲的歌,也有50块钱,他会决定买王菲的唱片,而不是其他歌手的唱片。二是信息不对称。面对老虎,人们会选择马上跑,而不是仔细了解老虎是否吃人再决定是否跑,因为这里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我们不知道老虎的爱好),成本太高(成本是我们自己的命)。
道理真的很简单,但是基于此,很容易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比如职场上为什么会有性别歧视,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年龄和地域歧视?不是HR不知道有工作能力极强的女性,也不是大众不知道以地域、年龄甚至星座来判断人是简单粗暴的。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信息不够对称,或者了解/筛选优秀个体的成本太高(也许是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为了节约成本,他们直接以概全来判断。
这并不是为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非理性行为辩护。其实,做出这种“歧视”动作的人,自己也要付出代价。“以偏概全(歧视)可以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一些初步印象,但错误的歧视可能代价很大...歧视的后果越严重,人们就越有动力减少歧视。如果歧视的后果不严重,人们就会随便歧视别人。”
所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群体中,或者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决定时,如果根据固有印象做出简单粗暴的判断,区别对待对象,后果不会很严重。但是,如果在市场竞争激烈或者人事/事务多样性很强的环境下,仍然笼统地歧视,后果会严重得多。相应的,后一种环境下的歧视会减少很多。比如在小村子里因为一个人是外地人而排挤他,这很正常,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企业里,这就是奇迹,因为如果把所有外地人都排挤出去,本地人也会付出严重的代价,任务可能完不成,甚至整个企业都跑不起来。
(本文主要观点引自《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009-011讲)。